Workflow
科技向善惠民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小而美” 科技向善利万家(评论员观察)——“十四五”创新突破启示录③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25
只有坚持科技向善惠民,并在这样的价值基准上完善社会治理、法律规则,才能在防范社会风险的同时 让科技创新的正向效应最大化 "光子"制作美味三明治,"旺达"清扫桌面,"墨子"高效收纳、精准叠衣,"阿尔法蛋"讲故事、教英 语……在前不久举办的"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上,人形机器人在多种家庭场景中大展身手,给 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硬核"科技的新突破,描摹出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 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向善惠民,始终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 复兴号CR450动车成功下线,提升旅客出行效率,将带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规模突破万亿元级;商 业航天"星箭"频频发射,助力农作物精细化管理,预计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达2.8万亿 元;"华龙一号""国和一号"核电机组单台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可满足千百万居民用电需求…… 实践证明,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动技术应用、技术集成、技术迭代,让更多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 家",有助于促进科技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胜势。 "中国正在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让残障人士也能过上自己 ...
聚焦“小而美”,科技向善利万家(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12
当生产与消费深度互动,创新的"星星之火"就能以"燎原之势"形成新的产业蓝海 让更多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助于促进科技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胜势 只有坚持科技向善惠民,并在这样的价值基准上完善社会治理、法律规则,才能在防范社会风险的同时 让科技创新的正向效应最大化 医疗机构推出人工智能陪诊服务,让患者就医流程更顺畅;电子社保卡广泛普及,个人社保权益单查 询、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申请等事项都能线上办理,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善用新技术破解民生难题、服务日常生活,能够跳出既有框架,为解决民生难点、痛点问题提供新方 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往深层看,坚持科技向善惠民,不仅关乎民生改善,更关乎科技创新的未来。当今时代,人工智能、生 物医药、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在激发发展新动能的同时,也对社会治理、法律规则等各方面带来新的冲 击。比如,大语言模型处理、生成数据时,可能侵犯个人隐私;换脸、拟声等技术可能被用来诈骗、制 造虚假信息。因此,科技创新已经不只是一个技术课题,而是具有了更鲜明的价值属性、治理属性、伦 理属性。只有坚持科技向善惠民,并在这样的价值基准上完善社会治理、法律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