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民族主义

搜索文档
一味追求遥遥领先,多半是病了
虎嗅· 2025-07-03 08:39
科技创新本质 - 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技术扩散能力而非原创发明 华为通过模仿思科、三星和特斯拉实现通信设备、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扩散[1] - 现代科技产业发展规律显示 技术扩散持续进行后 原创发明将自然涌现 德国、美国、日本均遵循此路径[2] - 创新是经济概念而非技术概念 熊彼特理论指出创新需将技术引入经济组织形成新生产能力[19][20] 航空业案例 - 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飞机但美国航空业未崛起 1907年法国建立首家飞机工厂时美国仍处作坊生产阶段[3][5] - 欧洲主导早期航空业发展 荷兰皇家航空成为首家航空公司 德国建造首个实用风洞 美国1920年才建成低速风洞NACA 1号[7] - 二战前美国航空工业全球市场份额微小 证明发明权不等于产业化能力[8][9] 造船业对比 - 亨利·凯泽1942年将建筑业预制技术引入造船 自由轮建造周期从200天压缩至24天 4年造1490艘船[10] - 美国因《琼斯法案》保护政策放弃分段制造工艺 1956年后被日本反超 1980年代全球份额仅3%[11][12] - 日本造船业通过技术引进和政府支持崛起 验证技术扩散比原创发明更具产业价值[14][15] 企业主导趋势 - 全球研发投入78%来自企业 美国2022年研发支出占GDP 3.42% 商业部门贡献78%[39] - 中国1995-2022年企业研发经费占比从40.64%升至77.57% 接近美国水平[39] - 欧盟数据显示全球2000强企业占研发总投资85% 前50强占40% 华为等5家中国企业进入前50[42][43] 中美科技对比 - 世界500强中美国科技企业58家利润占比41.5% 中国46家利润占比21.8% 盈利能力差距显著[45] - 美国科技七姐妹总市值相当于A股与中概股总和 反映企业规模差距[46] - 中国需强化技术扩散能力 聚焦市场应用而非追求"原创发明"标签[47][48]
全球AI芯片行业,正走到新的十字路口 丨小白商业观
经济观察报· 2025-05-20 17:29
全球芯片行业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罕见公开批评美国AI扩散规则 认为限制他国使用美国技术是错误策略 应加速技术全球化推广 [2] - 美国商务部撤销原定5月15日生效的《AI扩散规则》 但同步出台更严苛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 包括针对华为昇腾芯片的禁令和中国AI芯片使用封锁 [2] - 英伟达宣布联合台积电 富士康在中国台湾建设AI超级计算机 强化产业链布局 [3] 中国企业技术突破 - 华为鸿蒙系统持续升级 小米重启芯片制造计划 其玄戒O1芯片性能表现值得期待 [3] - DeepSeek通过开源突破AI算力垄断 BAT等公司AI大模型屡次登顶技术测评榜单 [3][4] - 中国AI产业进化速度加快 正将市场规模优势转化为技术开放生态优势 [4] 行业趋势与挑战 - 芯片行业战略意义已从贸易标的转变为决定AI全球化未来的关键要素 进入"芯片战争2.0"阶段 [3] - 全球技术标准出现区域壁垒可能导致AI训练所需的全球数据流动割裂 对各方均产生负面影响 [4] - 地缘政治因素正在取代摩尔定律成为影响芯片行业发展的更底层变量 [4] 技术创新路径 - 开源生态和开放系统被证明是技术创新的关键源泉 DeepSeek案例显示其能有效打破算力垄断 [4] - 历史经验表明技术封锁策略往往会催生更强大的替代力量 [4] - 行业面临抉择:继续走向技术民族主义或重建基于共同利益的创新共同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