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治国

搜索文档
马斯克的结局如何?美国历史早已给出答案,而且是两次
搜狐财经· 2025-07-13 12:42
特斯拉股价与市场反应 - 2018年9月马斯克宣布特斯拉私有化计划后股价飙升 但随后因SEC调查指控证券欺诈导致其辞去董事长职务并罚款4000万美元 [4] - 2022年特斯拉股价因马斯克分心于推特收购及政治活动暴跌60% 股东指责其精力分散 [9] - 2025年特斯拉财报发布后股价单日暴跌13% 主要投资机构提出减持计划 私募基金威胁撤资 [23] 推特/X平台收购与运营 - 2022年马斯克以440亿美元收购推特 收购过程充满戏剧性 包括反悔再回购等操作 [6] - 收购后马斯克大规模裁员 解散内容审核团队 废除蓝V认证 导致平台信任危机和广告客户撤离 [6] - X平台CEO辞职 被曝偏袒马斯克政治立场 引发利益冲突质疑 [21][23] 企业高管变动与管理危机 - 2025年X平台CEO和特斯拉高层相继离职 核心项目进展缓慢 投资者信心流失 [14] - SpaceX高管也出现离职潮 企业帝国陷入管理危机 [23] 加密货币与特斯拉业务关联 - 特斯拉曾宣布接受比特币购车支付 但因环保问题突然叫停 引发加密货币市场剧烈波动 [6] 政治活动对企业的影响 - 2025年马斯克成立"美国党"后 特斯拉和SpaceX股价双双下跌 投资者质疑其平衡能力 [10] - 企业被质疑利用政府补贴为政治事业提供资金 引发利益冲突审查 [21] 历史企业家案例对比 - 罗斯·佩罗1992年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 虽获19%选票但未能改变两党体制 [18] - 约翰·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因垄断被强制拆分为34家公司 商业帝国瓦解 [18]
马斯克组党:科技寡头搅动美国政治的野心与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6-11 23:46
2025 年 6 月,马斯克在 X 平台发起的 "中间党" 投票以 80.4% 支持率引爆舆论,"美国党" 的诞生标志着科 技资本对传统政治体系的公开挑战。这一行动表面是个人政治博弈,实则折射出美国政治生态的深层危 机。 一、商业利益驱动的政治反击 三、制度壁垒与资源优势的博弈 尽管马斯克拥有 2000 亿美元身家、X 平台舆论控制权和庞大粉丝群体,但美国选举制度对第三党极不友 好。例如,加州要求新党提交 800 万选民联署,全国性参选需累计 2000 万有效签名,这几乎难以完成。此 外,两党可能联合打压:特朗普威胁终止政府合同,民主党则追责特斯拉自动驾驶问题。 不过,马斯克的资源优势不容忽视。他可独立承担政党初期数亿美元开支,并通过 X 平台直接动员选民, 绕过传统媒体。历史上,西奥多・罗斯福的进步党曾在 1912 年赢得 88 张选举人票,虽未持久,但证明了 科技影响力转化为政治实力的可能性。 四、未来走向:政治杠杆还是长期实验?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决裂源于政策冲突。特朗普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每年或使特 斯拉损失数十亿美元,并威胁终止 SpaceX 价值 90 亿美元的 NASA 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