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斯拉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进军餐饮业?不好好卖车,马斯克卖汉堡干嘛?
搜狐财经· 2025-08-03 08:12
特斯拉进军餐饮业 - 特斯拉首家"餐厅+影院+超级充电站"组合式娱乐中心在洛杉矶好莱坞开业,占地两层,配备80个V4超级充电位与两块13.7米高的LED电影屏幕 [3] - 餐厅设计采用"复古未来主义"风格,灵感来自20世纪50年代汽车影院,提供汉堡、薯条、鸡翅等美式快餐,由主厨埃里克·格林斯潘掌厨 [3] - 消费者可选择在车内、室内或屋顶用餐,工作人员穿溜冰鞋送餐,特斯拉车主可通过车载系统订餐并同步观影 [3] 商业战略分析 - 借鉴奔驰2016年北京三里屯体验店模式,通过餐饮场景增强品牌忠诚度与客户黏性 [6] - 餐厅作为科技展示窗口,可穿插展示Optimus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强化品牌科技形象 [9] - 餐饮服务被纳入特斯拉新能源生态系统,与充电设施形成协同效应,提升用户体验 [10] 长期战略意义 - 若模式成功,可能在全球超级充电站推广餐厅网络,扩大品牌影响力并吸引潜在客户 [12] - 用户消费数据可反哺自动驾驶算法优化和娱乐系统内容推荐,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12] - 通过差异化服务构建竞争壁垒,将品牌从汽车制造商升级为生活方式服务商 [6][12]
每日复盘-20250731
国元证券· 2025-07-31 21:14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31日市场放量调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1.18%、1.73%、1.66%,市场成交额19161.8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882.88亿元,1019只个股上涨,4133只个股下跌[2][14]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指数涨跌幅排序为0>成长>稳定>消费>金融>周期,小盘成长>大盘价值>中盘成长>小盘价值>大盘成长>中盘价值,基金重仓股表现优于中证全指[19]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普遍下跌,计算机、通信、国防军工表现相对靠前,钢铁、有色金属、房地产表现相对靠后[19] - 多数概念板块下跌,液冷服务器、智谱AI、辅助生殖等板块上涨,特钢、低辐射玻璃(Low - E)、金属铅等大幅走低[19] 资金流表现 - 7月3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69.34亿元,超大单净流出286.85亿元,大单净流出282.50亿元,中单资金净流出102.07亿元,小单持续净流入671.41亿元[3] - 7月31日南向资金净流入131.26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76.04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55.22亿港元,港股市场成交额3206.33亿港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9.81亿港元[4] ETF资金流向表现 - 7月31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7月30日资金主要流入创业板指ETF,流入金额为15.60亿元[3][27] 全球市场表现 - 7月31日,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涨跌不一,恒生指数下跌1.60%,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69%,日经225指数上涨1.02%,澳洲标普200指数下跌0.16%[4] - 7月30日,欧洲三大股指普遍上涨,德国DAX指数上涨0.19%,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0.01%,法国CAC40指数上涨0.06%;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38%,标普500指数下跌0.1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15%,美股“七巨头”涨跌不一[5][32]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4年第193期-20250731
国海证券· 2025-07-31 11:31
报告核心观点 - 受益AI驱动的PCB扩产需求及高端化趋势,建议关注PCB生产环节核心设备及关键部件,重点关注芯碁微装、埃科光电,维持“推荐”评级;特斯拉短期基本面承压,建议关注未来Robotaxi业务进展和平价车型落地情况,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3][4][8] 最新报告摘要 AI驱动高端PCB扩产,关注核心设备及部件——行业动态研究 - 全球AI浪潮使PCB产业迎来发展机遇,相关企业扩产,资本开支大幅增长;受AI服务器、5G通信及新能源汽车需求驱动,HDI、IC载板及高频高速板等高端产品加速渗透,PCB生产环节核心设备及关键部件未来需求增长可期 [3] - 芯碁微装是国产高端直写光刻设备龙头,围绕高端化+国际化+大客户战略发力,2024年PCB设备销售量超370台,同比增长35%,中高阶产品占比提升至60%以上,二期园区产能约为一期2倍以上,正加速产能释放 [3] - 埃科光电是国内工业机器视觉行业国产替代先锋,产品可满足PCB制造检测需求,相关产品达国际一线水平,服务国内PCB检测设备头部制造企业,2024年电子制造行业出货量大幅增长,电子制造业务毛利率高,未来业绩有望受益高端PCB扩产 [4] 短期基本面承压,关注未来Robotaxi进展——特斯拉/海外(TSLA/2180)点评报告(港股美股) - 2025Q2特斯拉营收、毛利润、non - GAAP净利润、non - GAAP每股收益同比下降,汽车业务营收下滑16%,主要因销量下降、碳积分收入减少、单车售价下行,交付量下跌13%至约38.41万台,碳积分收入下跌51%至4.39亿美元,汽车业务毛利下降22%至28.66亿美元 [5][6][7] - 2025Q2能源和储能业务营收下降7%,虽储能装机量增长2%至9.6GWh,但ASP下降致营收下滑;服务及其他收入增长17%至30.46亿美元 [7] - 6月特斯拉在奥斯汀开启Robotaxi试点,仅限受邀用户,车费每次6.9美元,已行驶超7000英里,无显著安全关键事件且加快扩张,预计2026年底前对财务产生重大影响 [7] - 2025年底将推出Optimus 3,预估2026年量产,目标5年内年生产100万台;平价车型6月开始初步生产,预计下半年大规模生产 [7] - 预计2025 - 2027年特斯拉营收分别为862.18、923.07、961.04亿美元,同比分别 - 11.7%、+7.1%、+4.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83、62.05、72.38亿美元,对应PS估值分别为12.2、11.4、10.9倍 [8]
特朗普的“债务魔术”,关税不再TACO,美联储已做好降息博弈!
搜狐财经· 2025-07-29 07:44
美国债务危机:一场豪赌的崩盘边缘 美国正站在悬崖边缘。36.7万亿美元的国债,如同一个吞噬一切的巨兽,每年利息支出高达1万亿美元,超过国防预算,成为财政部最大的负担。每秒5.5万 美元的债务增长速度,令人触目惊心。特朗普政府为化解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祭出了种种激进的、甚至可以说是绝望的措施,却反而将美国推向更深的深 渊。 对冲基金的"核弹" 这场危机的导火索或许并非特朗普的种种举措,而是潜伏已久的金融风险。对冲基金加大了对美国国债的杠杆投资,创下历史新高。它们利用回购市场进行 套利,但隔夜逆回购余额已从2万亿美元暴跌至1000亿美元,流动性枯竭的风险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重演2020年3月那场"一切资产抛售"的惨剧。 "技术性违约"的阴谋论? 马斯克的审计团队抛出一个惊人说法:他们发现了美国国债登记中的"重复记账"问题,暗示着36万亿美元的债务中存在"虚高"部分。这一说法,与美联储 2011年的一份秘密文件相呼应,该文件显示,美联储曾讨论过将违约国债"视同有效"以维持市场稳定的方案。这是否意味着,一场"技术性违约"的逃生计划 正在酝酿之中? 他甚至试图通过"海湖庄园协议",强制日本、德国等债权国将美债置 ...
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行业周报、月报:小马智行在三城开启自动驾驶公开道路测试,特斯拉25Q2业绩下滑-20250728
国元证券· 2025-07-28 17: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2025.7.21 - 2025.7.27)海外AI芯片指数、国内AI芯片指数、英伟达映射指数、服务器ODM指数、存储芯片指数、功率半导体指数、A股果链指数和港股果链指数均上涨,且各指数成分股表现分化较大 [1]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今年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数量增长、应用场景扩大;25Q1全球平板出货量增长6%;25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下降4.0%,折叠机出货量下降14.0% [2] - 小马智行启动三城自动驾驶公开道路测试,特斯拉25Q2收入和毛利润下滑,苹果折叠机有新配置信息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指数 - 海外AI芯片指数上周涨4.3%,本周涨1.4%,AMD涨约6%,台积电和博通涨幅超2%,英伟达小涨,Marvell和MPS小滑 [10] - 国内A股芯片指数上周涨1.7%,本周涨7.5%,受国务院总理出席大会影响,寒武纪和翱捷科技涨幅超13%,中芯国际和恒玄科技涨幅近9%,瑞芯微涨6% [10] - 英伟达映射指数上周涨6.7%,本周涨1.6%,涨幅下滑且成分股分化大,景旺电子和工业富联涨幅分别为9.7%和5.7%,麦格米特和英维克下滑超7% [10] - 服务器ODM指数上周涨2.2%,本周涨3.1%,成分股表现分化,超微电脑和鸿海精密涨幅近5%,Quanta、Wiwynn和Wistron跌幅近3%,技嘉跌幅约1.1% [11] - 国内存储芯片指数上周跌0.4%,本周涨3.7%,受益价格上涨和AI算力催化,东芯股份、江波龙和德明利分别涨8.4%、7.2%和6.2%,普冉股份和兆易创新涨幅超4% [14] - 国内功率半导体指数上周涨1.0%,本周涨3.8%,芯联集成和扬杰科技涨幅超6%,斯达半导涨幅约5.6% [14] - A股果链指数本周涨2.5%,港股果链指数本周涨0.5% [17] - 本周覆盖标的中,斯达半导涨幅约6%,圣邦股份等涨幅超4%,强达电路下滑幅度最大约2.4%,立讯精密和澜起科技小滑约1% [22] 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今年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进步,数量增长、应用场景扩大 [24][26] - 25Q1全球平板出货量增长6%达3440万台,苹果出货1200万台,年增5%,市占率35%;三星出货710万台,年增6%,市占率21%;小米出货310万台,年增57%,市占率9% [26] - 25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6896万部,同比下降4.0%,华为等厂商除小米外出货量均下滑 [27] - 25Q2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221万台,同比下降14.0%,华为占超70%市场份额,荣耀、vivo等有相应份额 [30] 重大事件 - 7月25日,小马智行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城启动7×24小时全天候自动驾驶公开道路测试 [34] - 7月23日,特斯拉25Q2总收入224.96亿美元,同比下降12%;总毛利润38.78亿美元,同比下降15% [35] - 苹果折叠屏iPhone将采用三星OLED面板,搭载A20 Pro芯片等,有特定存储规格、内外屏尺寸和摄像头配置 [35] - OPPO K13 Turbo系列发布,搭载自研疾风散热引擎,散热能力提升 [35] - 苹果App Store规则和抽成费用调整或获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批准,开发者支付费用有不同标准 [36] - 受中国大陆稀土出口管制影响,鸿海集团旗下鸿腾精密印度厂区苹果AirPods生产或受阻,目前审核未通过 [37] - 加拿大Form公司推出Smart Swim 2泳镜升级版,更耐用且能追踪数据 [37]
今夜,暴跌!
中国基金报· 2025-07-26 00:07
【导读】期货夜盘, 焦煤、焦炭暴跌!黄金跳水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兄弟姐妹们啊,周末好!今晚继续关注海内外市场的消息。 焦炭、焦炭期货夜盘暴跌 7月25日晚间, 国内期货夜盘收盘多数下跌,焦煤、焦炭跌超7%,纯碱、玻璃跌超6%,烧碱跌超4%,甲醇、20号 胶、热卷、燃料油跌超2%。 | V | 主力合约报价排名 | | | | --- | --- | --- | --- | | 排序 | 名称 레딩 | 最新 | 跌幅 | | 涨幅/跌幅 | 焦煤2509 | 1140.5 | -7.76% | | 持仓量 | 焦炭2509 | 1620.0 | -7.32% | | | 氧化铝2509 | 3229 | -6.68% | | 总股本 | 纯碱2509 | 1341 | -6.29% | | 日増減仓 | 玻璃2509 | 1261 | -6.18% | | 资金流向 | 烧碱2509 | 2532 | -4.38% | | 十分 中方 中 | 甲醇2509 | 2430 | -2.80% | 消息面上, 交易所再度出手,焦煤、碳酸锂通通"降温"。 7月25日,大商所调整焦煤期货主力2509合约交易限额。经 ...
马斯克"美国党"政变计划:65%支持率背后,特斯拉暴跌60%的致命豪赌与两党围剿
搜狐财经· 2025-07-25 20:24
马斯克商业帝国受挫 - 特斯拉股价自2024年7月累计下跌23%,SpaceX估值缩水15% [2] - X平台用户活跃度跌至推特时代最低点,季度营收暴跌40% [2][3] - 特斯拉股价在收购推特后18个月内蒸发60%,相当于损失3个推特交易额的市值 [3] 资本市场的负面反应 - 机构投资者持有特斯拉股票比例从2021年的68%降至42% [4] - 特斯拉做空头寸达到创纪录的120亿美元 [4] - 风险投资家联合12家机构投资者向董事会施压要求马斯克回归主业 [4] 核心业务遭遇阻力 - 特斯拉德国工厂因"政治风险"遭遇审批延迟 [9] - SpaceX的Starship火箭发射被FAA附加17项环保条件 [9] - X平台仍保有2.5亿月活用户,但内容审核团队被裁撤75% [3][7] 历史商业案例镜鉴 - 1992年罗斯·佩罗花费6500万美元竞选总统却零选举人票 [6] - 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帝国因垄断被最高法院肢解 [6] - 当前困境类似佩罗的政治困境与洛克菲勒商业打压的结合体 [6] 潜在政治博弈影响 - X平台极端化用户群体可能分流10%-15%中间选民影响摇摆州选情 [7] - 特朗普政府启动对SpaceX联邦合同审查并威胁移民身份调查 [6] - 美国37个州对第三方政党设 ballot access 门槛,得州需20万签名且5%选民支持 [4]
特朗普:无意“摧毁”马斯克旗下公司
财联社· 2025-07-25 11:20
特朗普与马斯克关系动态 - 特朗普否认有意打击马斯克旗下公司 强调希望所有美国企业蓬勃发展[1] - 二人关系因"大而美"法案出现裂痕 该法案被认为削弱新能源产业利益[3] - 特朗普曾威胁终止政府补贴和合同 SpaceX与美国政府合作金额超220亿美元[3][4] SpaceX政府合作现状 - 2008年以来累计获得联邦政府合同收入超220亿美元 涉及NASA/空军/太空部队[4] - 五角大楼7月授予xAI等公司2亿美元AI合同 但白宫对合作释放矛盾信号[5] - 政府审查显示SpaceX多数合同至关重要 未发现大规模削减空间[4] 特斯拉政策与财务影响 - "大而美"法案9月30日起终止7500美元新车税收抵免及4000美元二手车抵免[5] - 法案修改CAFE标准降低环境罚款 特斯拉碳积分收入面临风险(2024年贡献28亿美元/占毛利16%)[5] - Q2财报显示营收降12% 净利润降16% 汽车业务收入降16%(占营收73%)[5] - 马斯克预警因关税和补贴到期将经历艰难季度 股价单日跌8% 年内累跌20%[6]
欧盟通过930亿欧元对美反制计划;两部门:拟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特朗普当面要求鲍威尔降息
第一财经· 2025-07-25 07:55
国际贸易与关税 - 欧盟通过总额930亿欧元的对美关税反制计划,涉及飞机、汽车及电气设备等高价值工业产品 [2] - 美国财政部长警告日本,若贸易协议履行情况让特朗普不满,对日关税将重新回到25% [18] - 美商务部长将与韩国官员会面讨论潜在贸易协定 [23] 国内政策与监管 - 两部门拟完善低价倾销、价格串通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3] - 商务部对战略矿产走私出口"零容忍",加强协同配合打击非法出口 [7]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国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强化CCC认证监管和质量监督抽查 [9] 金融与信贷 - 央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文,扩大首贷和信用贷款投放,支持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6] - 广东银行业上半年为外贸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近百亿元 [14] - 9个中西部省份领跑上半年进出口增速,青海以57.7%的增速位居第一 [15] 医疗与医保 - "十四五"期间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13万亿元,年均增速9.1% [8] - 长期护理保险参保覆盖达1.9亿人,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超90% [8] - 上海浦东支持进口创新药同步研发、同步临床、同步申报、同步上市 [13] 科技与汽车行业 - 特斯拉二季度营收225亿美元同比减少12%,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减少16% [27] - 亚马逊云科技部分团队进行人员精简,称是为持续投资和优化资源 [27] - 美股特斯拉股价跌超8%,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1.54% [34] 地缘政治与冲突 - 柬埔寨与泰国在边境地区发生交火,造成14名泰国人死亡 [25][26]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希望柬泰局势降温稳定,中方正在发挥斡旋作用 [11] -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于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 [20] 资本市场与投资 - 7月24日机构净买入前三股票为潞安环能(3.97亿元)、博云新材(1.53亿元)、深水规院(1.21亿元) [30][31] - 机构净卖出前三股票为华新水泥(2.48亿元)、法兰泰克(1.33亿元)、润本股份(1.20亿元) [30][33] - 美股道指收跌0.7%,纳指微涨0.18%,英伟达涨1.7% [34] 消费与零售 - 美团外卖行业恳谈会显示,部分品牌外卖客单价从25元锐减至10多元 [28] - LABUBU火爆全球,潮玩赛道寻求孵化第二个泡泡玛特 [35] - 新加坡上半年接待833万人次国际旅客,超过本国人口 [35]
特斯拉预警:不排除将经历几个“艰难季度”
第一财经· 2025-07-24 19:50
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表现 - 公司二季度营收225亿美元,同比减少12%,低于市场预期的2264亿美元 [1] - 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减少16%,略高于市场预期的1136亿美元 [1] - 营收同比跌幅创近10年最大季度跌幅 [2] - 全球交付量3841万辆,同比下降1348% [3] - 盘后股价下跌442%,报31787美元 [6] 汽车业务面临挑战 - 2024年全球交付量17892万辆,较2023年18086万辆下降11%,为十年来首次下滑 [9] - 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7208万辆,较上年同期831万辆减少133% [9] - 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提前至2025年9月底取消,预计冲击美国市场供应 [10] - 二季度碳积分收入439亿美元,较一季度595亿美元和去年同期89亿美元大幅下滑 [11] - 新增关税成本约3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影响汽车业务 [12] 新业务发展布局 - Robotaxi服务已在奥斯汀启动,目标年底覆盖美国一半以上人口 [16] - FSD计划2025年在中国、欧洲落地,等待监管部门审核 [17] - 计划将FSD模型参数规模扩大约10倍以提升体验 [18] - 人形机器人Optimus 25版本开发中,计划年底完成30原型设计,未来5年目标年产100万台 [19] 管理层展望 - 预计将经历几个"艰难季度",可能影响Q4至2026年Q2 [12] - 自动驾驶规模化部署后(2026年下半年)财务状况有望回暖 [4][12] - 廉价车型已于2025年6月生产,爬坡速度略低预期但仍计划四季度推出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