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种田
icon
搜索文档
河北衡水:漏斗区种上节水田
经济日报· 2025-11-12 06:04
多年来,旱作所的衡麦选育科研团队不断给麦种上压力,丰富鉴选关键指标,创新选育技术,研发了30 多项专利技术,构建了"衡麦选育技术体系"。衡水市瑞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秋良说,公司在衡 水市冀州区流转了土地,有沙土地、红土地还有盐碱地,需要根据土地类型选择合适的种子。今年试种 了1000亩"衡麦28",夏收的亩产从不足1000斤提升到1300斤,今年秋后推广种植规模达到2万亩。 河北省衡水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是重要的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500余万亩。这里曾是地下水超 采严重的"漏斗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矛盾长期突出。近年来,该市以科技为先导,以良种良法为核 心,优化种植结构,推广节水品种,发展旱作农业,探索节水增效、稳粮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今年衡水遭遇较严重旱情,但我种的'衡麦28'品种具有良好的抗旱性,春天只浇了两水,高产地块依 然能达到每亩1300多斤。"衡水深州市前营村农民曹秋民说。 曹秋民口中的"衡麦2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衡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旱 作所")培育的节水高产小麦品种。"极端条件下都能存活的麦苗,在大田环境中必然有更好的表 现。"旱作所小麦专家、副所 ...
回乡创业五年,家乡直接开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4:20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返乡创业青年通过科技手段改造传统农业,推动岭南乡村地区实现显著发展和转型 [1] 乡村发展现状 - 乡村呈现丰收景象,稻浪翻金,千村万户皆喜悦 [1] - 晒场充满欢语,机械轰鸣,共同构成丰年场景 [1] 返乡青年作用 - 返乡创业青年运用科技种田模式 [1] - 将曾经被“逃离的故土”转变为“最骄傲的归处” [1] - 科技种田对家乡进行了“爆改” [1] 媒体呈现方式 - 通过2分钟视频快速展示岭南乡村的蝶变过程 [1] - 内容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财经客户端等机构联合出品 [1]
二段志愿填报即将启动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招生计划
杭州日报· 2025-07-15 11:01
校友成就与农业创新 - "90后"农创客汪琰斌创办归本农场并管理2700多亩粮油农田,成为全国新农人代表,推动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和智慧化 [2] - 汪琰斌借助"互联网+"与数字化改革实现农场机械化、智慧化发展,荣获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二十余项荣誉 [2] - 其创业历程从青涩大学生到农业领军人物,强调技术、情怀与营销结合的非传统农业路径 [2] 学院教育特色与成果 -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以"三创教育"(创造、创业、创新)为核心特色,开设校本课程及实践活动如创造工坊、创业市集 [3] - 学院打造国际化教育、全人教育、美好教育三张"金名片",获浙江省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 [3] - 应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7%,就业质量、职位胜任度等指标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3] 招生与专业布局 - 2025年计划招生1806人,覆盖7省,浙江省普高招生886人,热门专业包括护理、大数据与会计等 [5] - 专业布局聚焦"智能技术、康养旅游、设计创意、数字经济"四大群,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为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 [6] - 服装设计与工艺为浙江省优势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为杭州市新型专业 [6] 国际交流与学生培养 - 设立"鲁冠球教育奖",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支持学生素质提升项目,受益学生超1000人 [7] - "万里追梦"项目每年选派80余名学生赴美英等国研习,费用由基金承担,包括哈佛领导力培训等 [7] - "升学圆梦"项目提供最高30万元海外奖学金及国内专升本奖学金,支持优秀毕业生深造 [7] 转专业政策 - 学生符合无违纪、无不及格课程等条件可申请转专业,在校期间仅1次机会,三年制学生可在第1或第2学期末申请 [8]
今年一季度 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出游花费增速均超城镇居民 从乡村出发,赴一场开心旅行(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05 05:37
农村旅游市场增长 - 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达17.94亿,其中农村居民出游人次4.76亿,同比增长39.2% [1] - 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32万亿元,同比增长39.6%,增速超过城镇居民 [1] - 农村居民旅游形式多样化,包括报团景区游和自驾周边游,融入日常生活 [1] 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 - 江苏省盱眙县种植大户徒忠香家庭年纯收入70万元,享受农业补贴政策 [3] - 徒忠香通过直播卖货增收至少20%,科技种田和电商经济提升收入 [3] - 徒忠香一家4人南京旅游花费1万多元,购买特产和文创产品 [2] 科技助力农业释放旅游时间 - 徒忠香使用电动工具疏果,工作量减少至原来的1/10 [2] - 水肥一体化、旋耕机、无人机等设备实现全程机械化,节约人力时间 [2] - 科技应用使种植大户能够"忙里偷闲",增加旅游频率 [2][3] 交通便利促进农村旅游 - 山西省晋城市城乡公交免费或1元低价,形成互联互通交通网 [4] -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城段贯通582公里,带动沿线景区游客增长 [5] - 崔随祥通过公交出行,低成本游览王莽岭景区并体验索道 [4][5] 县域旅游业态创新 - 云南省楚雄州彝人古镇景区推出鲜花会客厅、恐龙谷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 [6] - 紫溪彝村樱桃采摘园单日最高收入达6000元,农家乐消费三四百元/桌 [6] - 县域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满足农村居民周边游需求,推动市场下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