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育种

搜索文档
漠阳花13个自主培育花生新品种亮相,助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南方农村报· 2025-07-01 14:03
核心观点 - 漠阳花公司推出13个自主培育的花生新品种,旨在解决南方花生产业发展困局,助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1][4][5][6][7] - 新品种具有高油酸、高产量、广适性等特点,其中"漠阳花1号"油酸含量达80.2%,"漠阳花2号"抗逆性强,平均亩产较传统品种提升20%以上[34][35][36][37] - 公司构建了从育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年研发投入超千万,每年推出1-2个新品种,带动农户种植17万亩[47][48][49][53] 行业现状 - 广东省花生种植规模530万亩,居全国第三位,是南方花生产业的重要支撑[13][14][15][16][17] - 南方花生产业面临品种同质化严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广东省102个登记花生品种商业化运营率不足10%[19][20][21][22] - 花生作为重要油料作物,与食用油供给安全和农民增收密切相关[10][11] 公司育种成果 - 漠阳花系列新品种以高油酸、高产量、广适性为育种目标,其中"漠阳花1号"和"漠阳花2号"已于2021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26][27][29][30][31] - 新品种在广东阳江、茂名、湛江等核心产区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被农户称为"致富种"[42][43] - 公司建立2000亩核心育种基地,利用南北气候差异加速育种进程[48][49][50] 产业链布局 - 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立示范基地并推广配套栽培技术[52][53] - 通过区域经销商网络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兜底收购农户花生,解决销售难题[54][55] - 打造全自动化标准化生产线,从花生筛选到压榨灌装严格遵循高标准流程[56][57][58][59] 未来发展 - 公司筹备建设广东省首座现代化花生种子加工厂,计划向食品、保健、药理等领域拓展[62][63][64] - 政企学研协同支持公司发展,专家建议加强科企合作推动良种市场化推广[65][66][67][68][69] - 公司以"科技兴农、种业惠民"为使命,推动花生产业向标准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74][75]
“三夏”·我们不一样
河南日报· 2025-05-29 06:40
农业科技创新 - 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采用"加速育种"技术,将传统育种周期从8~10年缩短至2~3年,每年可完成4~5个育种周期 [2] - 该中心通过人工气候室精准调控温度、湿度和光照,模拟各类气候条件,实现小麦生长环境"定制化" [2] - 研究中心建立"基础研究—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全链条体系,配备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小麦数字化实验风洞"系统,可模拟十级狂风测试抗倒伏能力 [3] 育种成果与品种优势 - "百农矮抗58"和"百农4199"累计推广面积近4亿亩,其中"百农4199"亩产突破800公斤并连续5年被列为主导品种 [3] - 国家杂交小麦(邓州)产业化基地选育出增产10%以上的杂交小麦新组合32份,24个品种通过审定,包括京麦179、京麦183等 [5] - 京麦系列品种具备丰产稳产、节水抗旱、耐盐碱特性,已在我国北部冬麦区和黄淮麦区推广,并出口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 [6] 产业链与研发体系 - 国家杂交小麦(邓州)产业化基地采用全产业链一体化设计,涵盖种质创新、品种选育、亲本繁育等环节,保存亲本种质资源超1.5万份 [5] - 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焦黄淮麦区生态条件,结合"常规育种+现代技术"路径,突破传统杂交小麦种质资源创新难题 [2] - 邓州基地承担国家杂交小麦育种联合攻关等十项国家级项目,初步构建全程机械化种子生产体系 [5][6] 技术差异化 - 河南省研究中心以高产、稳产、优质小麦育种为主,侧重理论研究和常规育种技术 [2] - 邓州基地依托"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专注杂交小麦产业化与国际推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