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秘密递交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提升服务优质科技型企业质效
中国证券报· 2025-06-24 05:10
科技型企业IPO预先审阅机制 - 核心观点:科创板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借鉴境外"秘密递交"制度,旨在保护科技型企业敏感信息、缩短上市周期并提升审核效率 [1][2][3] 企业诉求分析 - 科技型企业对IPO过程隐秘性需求迫切,因过早披露财务状况、核心技术、竞争策略等敏感信息可能影响技术攻坚和商业竞争 [2] - 现有信息披露豁免制度无法完全满足需求,部分企业仍面临国际竞争风险 [2] - 中泰证券指出该机制适用于"因过早披露可能对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企业 [2] 境外实践借鉴 - 成熟资本市场普遍采用"秘密递交"机制,如禾赛科技通过该方式登陆纳斯达克,哔哩哔哩用于香港二次上市 [3] - 该机制允许企业不公开申请文件,待审核机构秘密审核后快速完成信息披露 [3] 制度设计特点 - 预先审阅非必经程序,企业需说明必要性,过程及结果不公开 [1][4] - 正式申报时需披露预审阶段的问询和回复文件 [4][5] - 审核标准不降低,信息披露义务不减损,保障投资者知情权 [5] 实施效果预期 - 大公国际分析显示:可缩短敏感技术暴露时长50%以上,降低核心知识产权泄露风险 [6] - 预审反馈帮助企业决策是否推进IPO,避免公开申报失败的市场信誉损失 [6] - 财通证券预计将加速企业整体上市进程30%以上 [2] 监管配套措施 - 上交所将严格遵循现有审核规则和时限要求 [5] - 支持企业依法使用信息披露豁免制度保护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3][5] - 通过"开门办审核"服务将关口前移,提升申报质量 [4]
科创板IPO预先审阅机制来了!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标准不降低
搜狐财经· 2025-06-19 12:18
科创板改革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深化科创板改革 推出"1+6"政策措施 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 [1] - 改革措施包括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 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1] IPO预先审阅机制 - 面向优质科技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借鉴境外"秘密递交"制度 允许企业不公开申请文件 审核机构秘密审核后快速完成信息披露并上市 [1] - 美国"秘密递交"制度最早适用于境外发行人 2012年扩展至新兴成长企业 香港今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 将"保密递交"扩展至特专科技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 [1] - 该机制为科技型企业创造友好上市环境 减少发行上市阶段的"曝光"时间 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2] 预先审阅机制细节 - 上交所将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进行预先审阅 提高正式申报质量和审核效率 申请过程及结果不对外公开 正式申报时再披露问询和回复文件 [2] - 预先审阅机制不代表对企业IPO的预先确认 并非所有企业都要经历 [3] 审核质量与信息披露 - 发行上市审核标准不降低 无论是否经过预先审阅 上交所都将严格遵循现有规则开展审核工作 [3] - 企业正式提交发行上市申请后 需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并披露预先审阅阶段的问询和回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