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搜索文档
希格斯玻色子衰变为缪子对再现新证据
科技日报· 2025-09-04 17:43
第一种过程为希格斯玻色子衰变为一对缪子,平均每5000次希格斯衰变仅发生一次。但它为研究希格斯 场与第二代费米子(缪子和中微子)的耦合提供了关键窗口,有助于揭示这些粒子的质量来源。此前, 科学家仅确认了希格斯玻色子与第三代粒子(如陶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种过程是希格斯玻色子衰变为Z玻色子和光子,其中Z玻色子会进一步衰变为电子或缪子对,该衰 变机制涉及由虚粒子构成的中间"环"。若存在未知的新粒子参与该过程,便可能揭示超越粒子物理标准 模型的新物理。 此前,ATLAS合作组观测到希格斯玻色子衰变为缪子对的初步迹象,显著性为2个标准差。如今, ATLAS合作组将该过程的证据显著性提高至3.4个标准差,即随机误差概率低于三千分之一。他们对希 格斯玻色子衰变为Z玻色子和光子的过程,也给出了迄今最严格的灵敏度上限。(记者刘霞)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超环面仪器实验(ATLAS)合作组宣布,他们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衰变为 缪子对的新证据,比之前的观测结果显著性更强。这种罕见的现象,有助于科学家更深入地理解粒子如 何获得质量。 研究团队表示,他们还在探测另一种更罕见的衰变过程——希格斯玻色子衰变为Z玻色子和光子方面取 ...
暗物质可探测参数空间扩宽两个数量级
科技日报· 2025-08-11 09:08
探测暗物质的本质对于完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理解宇宙形成与演化至关重要。然而,地面实验对 于强相互作用暗物质存在探测盲区。研究人员选取了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近红外谱仪的暗图像进行 分析。这类数据因不受外界光源的影响,可以很好地标定宇宙射线、仪器自身噪声等环境噪声,并且可 能蕴含暗物质信号。 科技日报合肥8月10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特任研究员杜佩 之与国际合作组合作,利用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数据进行强相互作用暗物质直接探测研究,成功克 服地面实验的探测局限,将可探测参数空间扩宽两个数量级,为未来空间暗物质探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此次研究揭示了空间探测器探测强相互作用暗物质的独特优势以及可行性。研究采用的分析方法可 运用到其他空间望远镜数据,并为未来空间暗物质探测器的设计及数据处理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将在 暗物质直接探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团队提出了新的暗图像处理方法,有效排除高能事件干扰,得到暗物质的全新约束。此约束填 补了地面实验的探测空白,使可探测参数区间扩宽两个数量级,并将宇宙中此类强相互作用暗物质在总 暗物质的丰度占比限制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