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
搜索文档
走出误区,正确认识“精神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4 07:34
医护人员在北京安定医院门诊诊室内接诊。(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提起"精神科",有些人会有误解。事实上,精神科与其他医学科室并无本质区别,其诊疗范畴也远比许 多人想象得广泛。公众对精神科存在哪些常见误解?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多位专家。 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精神疾病经过系统规范治疗后,预后都是不错的。即使是公众眼中最严重的精神 分裂症,只要能够早期识别、规范治疗并按医嘱服药,许多患者能够实现临床康复。 误区2:患精神疾病是性格缺陷、想不开或意志力不足的表现 董芳:这个误区把医学问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够坚强",是导致许多患者不被理解甚至不愿就医的重要 原因。事实上,精神疾病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状态,与性格缺 陷或意志力薄弱并无直接关系。 从医学角度看,精神疾病与大脑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例如,抑郁症常与大脑中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功能 失调有关,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并可能伴随大脑结构(如海马体、前额叶皮层) 的轻微改变。这些生理层面的异常,是无法单靠"意志力"来扭转或控制的——就像糖尿病患者无法 靠"坚强"让胰岛素分泌恢复正常一样。 误区3:去看精 ...
走出误区,正确认识“精神科”(健康驿站·盘点常见健康误区④)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4 07:05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误区2:患精神疾病是性格缺陷、想不开或意志力不足的表现 董芳:这个误区把医学问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够坚强",是导致许多患者不被理解甚至不愿就医的 重要原因。事实上,精神疾病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状态,与性 格缺陷或意志力薄弱并无直接关系。 从医学角度看,精神疾病与大脑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例如,抑郁症常与大脑中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 功能失调有关,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并可能伴随大脑结构(如海马体、前额叶皮 层)的轻微改变。这些生理层面的异常,是无法单靠"意志力"来扭转或控制的——就像糖尿病患者无法 靠"坚强"让胰岛素分泌恢复正常一样。 误区3:去看精神科很丢人 10病区主任医师董芳:精神疾病是一个涵盖数十类、数百种疾病的庞大体系。精神分裂症仅仅是其 中一种"严重精神障碍",更常见的精神疾病是抑郁症、焦虑症、失眠障碍、强迫症等。 2019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不含阿尔茨海默病)的终生患病率为16.6%,其中 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7.6%,抑郁障碍为6.8%,而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0.6%。由此可见,精神分 裂症只是精神疾病中占比 ...
8个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新基因发现
科技日报· 2025-08-19 09:22
值得注意的是,SLC6A1和KLC1成为首个仅通过"错义变异(即改变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特定突 变)"与精神分裂症建立关联的基因。这一发现表明,脑细胞间依赖GABA神经递质的通信障碍,以及 细胞内DNA空间组织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致病机制。 研究还揭示了精神分裂症与其他神经发育疾病的遗传共性。团队表示,这些基因就像拼图的关键碎 片,让他们能看清精神分裂症遗传网络的复杂轮廓。 科技日报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卡迪夫大学团队开展了迄今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最大规模 外显子组测序研究,鉴定出8个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新风险基因。这一发现为揭示该疾病的神经生物学 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有望为未来药物研发开辟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自然·通讯》杂 志。 团队整合分析了来自28898名患者、103041名健康对照者以及3444个患病家庭的遗传数据,重点检 测了患者群体中特有的罕见蛋白编码基因突变。结果显示,STAG1和ZNF136两个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存 在显著关联;而SLC6A1、KLC1、PCLO、ZMYND11、BSCL2和CGREF1等6个基因也显示出中等程度 的相关性。 ...
视网膜揭示心理健康遗传风险
科技日报· 2025-04-24 09:08
瑞士苏黎世大学等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有关,包 括其最远端的部分——视网膜。该研究有助于未来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更好的早期检测和治疗。相关成果 发表在新一期《自然·精神卫生》杂志上。 视网膜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被认为是大脑的"窗口"。因此,大脑的变化也可通过眼睛检测 到。此前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受到大脑灰质缺陷的影响,视网膜组织也会出现轻微萎缩 (变薄)。然而,视网膜萎缩究竟是在患上精神分裂症之前就已存在,还是继发性后果,一直没有得到 解答。 团队此次通过研究精神分裂症多基因风险评分与未确诊精神分裂症个体视网膜形态之间的关联来回 答这个问题。研究表明,在控制混杂因素的情况下,较高的精神分裂症多基因风险评分与视网膜整体黄 斑变薄相关。 为了调查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是否已经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团队对数万名健康人进行了检查, 然后使用基因评分计算他们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他们使用了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的34939名英国和爱 尔兰白人的人口数据。 该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涉及与大脑炎症过程相关的基因变异。神经炎症基因特异的精神分裂症多 基因风险评分越高,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