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防护

搜索文档
眼睛被晒伤……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36氪· 2025-07-18 08:17
光性角膜炎 - 核心观点:光性角膜炎是由紫外线暴露引起的角膜和结膜炎症,症状包括眼睛红肿、流泪、畏光、异物感和暂时性视力丧失 [1][2][4] - 病因:紫外线来源包括阳光、美黑设备、焊接电弧、美甲灯、紫外线消毒灯等 [6] - 症状:急性发作,伴随头疼、眼睑抽动,罕见情况下可导致暂时失明 [4] - 治疗:症状通常自行消退,可通过人工泪液、冷敷缓解,持续两天以上需就医 [4] - 高危场景:滑雪(雪盲症)、电焊作业(电光性眼炎)、高海拔地区及水面/沙滩反射紫外线环境 [6][8] 翼状胬肉 - 核心观点:翼状胬肉是结膜增生性疾病,与长期紫外线暴露相关,我国发病率达9 9% [10] - 症状:眼白处出现三角形增生物,可能引发发红、干涩、异物感或视力模糊 [10] - 高危人群:冲浪者(冲浪者之眼)、户外工作者(强光、风沙环境) [10] - 治疗:无症状者无需处理,严重时需手术切除 [10] 紫外线防护措施 - 防护方法:佩戴UV400太阳镜(阻挡100%紫外线)、宽檐帽,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强紫外线时段户外活动 [11][13] - 太阳镜选择:覆盖式设计可减少边缘紫外线入射,偏光功能适合长时间户外 [13] - 紫外线分类:UVA(320-400nm)、UVB(280-320nm)、UVC(100-280nm),UV400覆盖全部波段 [16] 其他紫外线相关眼病 - 长期风险:黄斑变性、白内障、眼睑皮肤癌 [11] - 防护必要性:短期暴露可逆,长期无防护可致永久性视力损伤 [11][17]
选购合适的防晒产品,看这篇指南就够了
贝壳财经· 2025-06-23 14:10
防晒基础知识 - 防晒主要是防紫外线中的UVA和UVB,UVA导致皮肤色素增加,UVB产生破坏效应 [2] - 紫外线会从地面、水面反射到皮肤上,冬季雪地和夏季水面反射更强烈 [2] - 防晒需要全年进行,包括春秋季、阴雨天和室内窗边环境 [3] 防晒方式选择 - 物理防晒包括遮阳帽、防晒衣、防晒伞等遮挡方式 [4] - 化学防晒包括防晒霜、乳液、喷雾等产品 [4] - 建议物理和化学防晒结合使用,因活动时物理方式可能无法完全防护 [5] 防晒产品技术指标 - SPF值表示防UVB能力,数值越大防日晒红斑效果越好 [6] - PA值表示防UVA能力,"+"号越多防晒黑效果越好 [8] - 防水型防晒产品需标注洗浴后SPF值,且减少不超过50% [7] 儿童防晒要点 - 0-6月婴儿推荐物理遮挡方式,不推荐使用防晒霜 [5] - 6月以上儿童可使用物理防晒霜,主要成分为氧化锌、二氧化钛 [10] - 6岁以上儿童可使用物理或化学防晒霜,首次使用需做皮肤测试 [10] - 不建议儿童使用防晒喷雾,存在误吸风险 [12][13] 防晒产品选购指南 - 需认准"国妆特字G/J"批号,查询产品注册信息 [14] - 日常通勤可选SPF15-30/PA+,户外活动建议SPF30-50+/PA+++ [9][14] - 物理防晒适合敏感肌和儿童,化学防晒适合油性肌肤 [14] - 需足量使用(面部1元硬币大小,全身30ml)并提前15-30分钟涂抹 [15] 防晒产品使用注意事项 - 防晒霜需每2小时补涂,出汗或接触水后需补涂防水型产品 [9][10] - 物理防晒霜需用无皂基香皂或沐浴油清洗,避免毛孔堵塞 [17] - 开盖后的防晒霜建议半年内使用,最长不超过一年 [18] - 性状发生变化的防晒霜不建议继续使用 [18] 特殊场景防晒建议 - 医美后需加强防晒,防止色素沉着和屏障受损 [19] - 皮肤白的人更需防晒,因黑色素保护能力较弱 [16] - 防晒喷雾需避免在密闭空间使用,注意防火防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