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质量策略

搜索文档
聚焦高质量、低拥挤赛道,“红利+质量”策略有效性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8-26 10:19
基于行业分布的差异,三大指数的收益来源也呈现出显著差异。银行股在传统红利指数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贡献了红利低波指数74%的涨幅及中证红 利指数50%的涨幅。中证红利质量指数的收益结构更多元,其年内涨幅主要得益于传媒、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成长板块的驱动。 8月26日早盘,大盘出现回调,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逆势走强,盘中再创上市新高。 在新"国九条"政策明确强调上市公司分红重要性的背景下,企业盈利质量评价体系正迎来深刻变革,分红能力逐渐成为衡量公司治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的关 键指标。在这一趋势引领下,红利投资策略正日益获得投资者认可,成为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的重要路径,高股息资产逐渐成为市场新的共识。 从中长期视角看,红利资产仍属于当前市场中具备较高配置性价比的方向。不过,传统红利板块如银行、煤炭、电力等,由于前期涨幅较大、行业增长预 期相对有限,逐渐出现交易拥挤的现象,股价对边际变化也更为敏感。 相比之下,"红利+质量"策略则立足于高质量、低拥挤度的赛道,尤其在市场风险偏好逐步修复的背景下,质量因子的有效性正在凸显。机构认为,在红 利策略内部,基于景气度逻辑的选股方式,当前可能较单纯看重安全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