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纳米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造血干细胞存储品牌推荐:生命银行新选择,为未来健康护航
头豹研究院· 2025-06-20 2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造血干细胞存储市场已进入高速发展期,2024 年市场规模突破 8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32%,行业呈现存储技术标准化、服务多元化、应用场景扩展等特征,正从单一脐带血存储向成人免疫细胞存储拓展,未来在技术、应用和市场合作等方面有良好发展趋势 [4] 各部分总结 市场背景 - 摘要:2024 年市场规模突破 85 亿,年复合增长率 32%,新生儿脐带血存储渗透率从 2018 年 2.1%增至 2024 年 7.8%,一线城市达 12.5%,行业有三大特征,成人存储业务 2024 年占比 28% [4] - 造血干细胞存储定义:从脐带血等分离提取造血干细胞置于 -196℃液氮保存,有采集、处理、存储等核心标准,2024 年起存储机构需公示关键信息 [5] - 市场演变:2002 - 2010 年探索期首批 7 家脐血库成立;2011 - 2018 年规范期《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出台促进行业规范;2019 年至今创新期技术、服务、应用多维度协同创新 [6][7] 市场现状 - 市场规模:2024 年全国有效存储量 280 万份,脐带血存储占 72%,头部企业库存量超 50 万份,新增脐带血存储量 23 万例,成人免疫细胞存储业务增长快,华东地区占比 41%,粤港澳大湾区存储量年增长率 35% [8] - 市场供需:供给方面,机构获取 AABB 认证、公开移植数据、推出保险套餐和新兴服务;需求方面,消费者重视机构资质、临床案例和保险保障,新兴需求如家庭套餐、基因检测、抗衰老咨询增长快 [9][10][11] 市场竞争 - 市场评估维度:评选十大代表品牌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核心指标包括资质实力、技术保障、临床价值、服务体系 [12] - 市场竞争格局:国家对脐带血库严格牌照管理,南京新百手握 4 张牌照,关联脐带血存储量超 160 万份,旗下山东脐血库优势明显 [16] - 十大品牌推荐:包括南京新百、中源协和、北科生物等十大品牌,各有优势和特色 [17][18][19] 发展趋势 - 智能监控与冻存革新引领技术突破: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保障存储安全,玻璃化冷冻和纳米材料保护剂提升存储效果 [29][30] - 治疗与预防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干细胞疗法在治疗和预防领域应用边界拓宽,有望在多种疾病治疗和预防上取得突破 [31] - 跨领域合作催生行业新发展:存储机构与金融机构、科研院校合作,推出创新金融产品,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32]
80后材料科学家张桥,出任苏州大学校长
生物世界· 2025-06-09 14:42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25 年 6 月 9 日,苏州大学迎来新任校长,材料科学家 张桥 出任校长,值得一提的是,43 岁的张桥成为 1982 年苏州大学更名以来的最年轻校长。 张桥 ,1982 年 6 月出生,2004 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导师为著名材料科学家 俞书宏 教授 (2019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 年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导师为著名材料科学家 殷亚东 教授,2012-2014 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 工作,2014 年回国加入苏州大学,历任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等职务。2020 年进入地方任职,历任昆山市副市 长、 苏州市副市长、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等职务。 谷歌学术显示, 张桥 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催化和纳米材料,目前已发表论文超过 200 篇,论文总被引次数为 29242 次,H 指数为 87。 | 引用次数 | | 查看全部 | | --- | --- | --- | | | 总计 | 2020 年至今 | | 引用 | ...
江苏菲沃泰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19 06:27
公司财务与经营情况 - 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106,646.73元,母公司净利润15,285,102.17元,截至2024年末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为-59,237,162.29元 [1]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2] - 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开展纳米薄膜制备业务,包括驻外生产和集中生产两种模式 [24][25][27]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优先与行业大客户深度合作再向中小客户下沉 [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36,082.83万元,2024年度使用12,639.33万元 [53][57] 主要产品与技术 - 主要从事高性能、多功能纳米薄膜的研发和制备,提供纳米薄膜产品及配套镀膜服务,同时销售纳米镀膜设备 [3] - 产品包括防护类薄膜(防水防腐蚀、绝缘耐压防腐蚀、水汽阻隔)、改性薄膜(超疏水、超亲水、疏水疏油、低滚动角)和增性薄膜(透明增硬、DLC耐磨) [4][7][8][9][10][11] - 自主研发了FT-35X等六种量产型号纳米镀膜设备,以及FTCX400等三种新型号设备 [12] - 创新研发FTCX1000E设备,融合PECVD与CVD工艺,首创"一腔多膜"功能 [13] - 核心技术包括PECVD等离子体聚合纳米薄膜制备技术,融合高分子材料、低温等离子体、纳米气相沉积和自动控制技术 [35][36] 行业与市场情况 - 全球纳米薄膜市场规模2023年约141.8亿美元,预计2032年超663.5亿美元,CAGR为18.7% [32] - 下游应用包括消费电子(占比最大)、汽车电子、医疗器械、马达电机、智能家居、算力服务器等领域 [33][38][40][43][45][47][48] - 消费电子领域受5G、AI技术驱动,折叠屏和TWS耳机增长显著,欧盟新规提升防护标准带来新机遇 [38][39] - 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分别增长34.4%和35.5%,带动汽车电子防护需求 [40][42] - 医疗器械领域受益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提升,公司通过ISO13485认证助力业务拓展 [43][44] 研发与生产 - 研发模式分概念研发、小试、中试、量产四个阶段 [15][17][18][19][20] - 采购模式为"以产订购",建立严格供应商评估制度 [21] - 生产分为设备制造中心(纳米镀膜设备生产)和镀膜中心(纳米薄膜制备) [22][23] - 驻外生产模式分为驻外融合生产和驻外独立生产两类 [26] - 已建立全球领先的纳米材料研发中心和先进设备制造中心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