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税率

搜索文档
热点思考 | 失业保险,如何更好保障失业群体?(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04 22:29
摘要 就业承压下,失业保障体系或如何更有效地实现"保生活—促培训—助就业"的闭环支持?结合我国失业 保障体系现状及海外部分经济体经验分析,可供参考。 我国失业保障体系现状?失业保险基金主由保险费构成,重点投向生活保障、技能提升 作为支撑失业保障体系运转的专项基金,失业保险基金显著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 2024年底以来稳就业 承压下,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持续提速,一季度累计同比22.4%。从当年结余来看,近年失业保险基金逆周 期作用发挥明显,呈现支出大于收入状态;2023年经济修复下,失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才由负转正至322 亿元;2024年累计结余达3342亿元。 失业保险基金收入主由失业保险费构成,支出重点投向失业保险金、技能提升及稳岗返还补贴等领域。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九成源自雇主与雇员共同缴纳的失业保险费;2018-2023年保险费收入占比达 89.5%。支出重点投向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如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费代缴等,2018-2023年两项支 出占比分别为32%、8%。2020年起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向预防失业领域倾斜,2023稳岗补贴及技能培训补 贴占比达19%。 缴纳和领取方面,我国失业保险费用缴纳遵循 ...
热点思考 | 失业保险,如何更好保障失业群体?(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04 22:28
我国失业保障体系现状 - 失业保险基金显著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2024年一季度支出累计同比增速达22.4% [2][9] - 2023年失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由负转正至322亿元,2024年累计结余达3342亿元 [2][9] - 失业保险基金收入89.5%来自雇主与雇员共同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2][17] -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重点投向失业保险金(32%)和医疗保险费代缴(8%) [2][24] - 2020年起支出向预防失业领域倾斜,2023年稳岗补贴及技能培训补贴占比达19% [2][24] - 失业保险缴纳遵循"共担共责"原则,全国统一执行1%费率上限 [3][31] - 失业保险金领取需满足缴费满1年、非自愿失业等条件,期限为12-24个月 [3][31] 我国失业保障面临挑战 - 2023年失业保险覆盖率51.8%,但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覆盖率仍较低 [4][33] - 2023年一季度新型灵活就业职位社保覆盖率仅19%,远低于传统就业的55.4% [4][33] - 失业保险参保受益率不足5%,2023年失业群体受益比例仅14.7% [4][39] - 2019-2022年失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为负的地区数量最高达30个 [5][48] - 2023年仍有9个地区失业保险基金可持续时间低于24个月 [48] 海外失业保障政策经验 - 德国双重失业保障体系覆盖超90%就业群体,提供失业金I和失业金II [6][58] - 德国为中小企业提供"新入职者+"项目,每接收一位弱势群体可获最高6000欧元奖金 [58][59] - 日本2024年财政支出25%投向社保,失业应对类支出维持1%以上 [65][66] - 美国实行联邦-州双层架构,采用经验税率激励企业减少裁员 [71][72] - 美国加州企业失业保险税率范围为0.1%-6.2%,依历史裁员情况调整 [71] 完善我国失业保障的建议 -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尤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7][75] - 提升受益率,动态优化申领条件 [7][75] - 参考"经验税率"模式增强政策灵活性 [7][75] - 构建"基本保险+失业救济"双重体系 [7][75]
“反脆弱”系列专题之十一:失业保险,如何更好保障失业群体?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4 22:14
我国失业保障体系现状 - 失业保险基金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2024年底以来支出提速,一季度累计同比22.4%,2023年当年结余转正至322亿元,2024年累计结余达3342亿元[2][15] - 基金收入九成源自失业保险费,2018 - 2023年保险费收入占比89.5%;支出重点投向失业保障等领域,2018 - 2023年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费代缴支出占比分别为32%、8%,2023年稳岗补贴及技能培训补贴占比达19%[2][21][24] - 缴费遵循“共担共责”原则,全国统一执行1%费率上限;领取需满足缴费满1年等条件,期限为12 - 24个月[3][28] 我国失业保障面临挑战 - 2023年覆盖率超五成,但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参保率低,一季度新型灵活就业者社保覆盖率仅19%,低于传统就业的55.4%[4][31] - 2019年以来参保受益率微幅上行但不足5%,2023年全年受益率3%,年末1.4%,失业群体受益比例14.7%[4][34] - 部分地区收支平衡压力凸显,2023年仍有9个地区基金可持续月数低于24个月[5][62] 海外失业保障政策经验 - 制度分强制性、非强制性、失业救济和双重失业保险四种类型,美、德、日分别为不同类型代表[6] - 德国双重保障体系覆盖超九成就业群体,联邦政府提供财政资助;日本财政支持力度大,2024年约25%财政支出投向社保,失业应对类支出比例维持1%以上;美国实行经验税率,历史裁员多的企业税率高[6][7][53] 我国失业保障制度完善建议 - 扩大覆盖面,尤其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升受益率,动态优化申领条件;参考“经验税率”模式,赋予地方调节权限;构建“基本保险 + 失业救济”双重体系,加大财政支持[7][63] 近期政策动态 - 总理出访东南亚,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加强与东盟、海合会合作[65] - 多部门发布多项政策,涉及企业制度、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就业公共服务、数智供应链发展等领域[68][72][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