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失业保险金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规模达2.55万亿元 新就业形态保障试点扩围
环球网· 2025-07-23 09:53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达2.55万亿元 [1][4]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持续推进,上半年调剂资金已全部调拨到位 [3] - 研究规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4] 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参保人数达1234万人 [1][3] - 试点扩围新增天津、河北、辽宁等10个省份,纳入滴滴出行、顺丰同城等平台企业 [3] - 计划用3年时间从扩容省份、新增企业、拓宽行业三个维度推进试点扩围 [3] 社保待遇调整与发放 - 自2025年1月1日起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重点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群体倾斜 [3]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工作扎实推进 [3] - 上半年为1479万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及代缴医保费768亿元 [3] 社保基金管理与监管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保持在2.55万亿元水平 [4] - 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加大打击欺诈骗保力度 [4] - 优化基金监管系统功能,健全基金安全监管体系 [4] 社会保障卡应用 - 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9亿人,覆盖98.9%人口 [4] - 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10.97亿人,覆盖77.9%人口 [4] 个人养老金制度 - 个人养老金制度进一步完善,研究制定相关通知以丰富领取条件并优化领取流程 [3] - 协同落实个人养老金政策 [4]
热点思考 | 失业保险,如何更好保障失业群体?(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04 22:29
我国失业保障体系现状 - 失业保险基金发挥显著逆周期调节作用,2024年一季度支出累计同比增速达22.4%,2023年当年结余由负转正至322亿元,2024年累计结余达3342亿元 [2][9] - 失业保险基金收入90%源自雇主与雇员共同缴纳的失业保险费,2018-2023年保险费收入占比89.5% [2][17] - 基金支出重点投向失业保险金(32%)和医疗保险费代缴(8%),2023年稳岗补贴及技能培训补贴占比提升至19% [2][24] - 失业保险缴纳遵循"共担共责"原则,全国统一1%费率上限,领取需满足缴费满1年、非自愿失业等条件,期限12-24个月 [3][31] 我国失业保障体系挑战 - 2023年失业保险覆盖率51.8%,但灵活就业者社保覆盖率仅19%,显著低于传统就业的55.4% [4][33] - 失业保险参保受益率不足5%,2023年失业群体受益比例仅14.7% [4][39] - 2019-2022年失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为负的地区数量峰值达30个,2023年仍有3个地区(重庆、天津、辽宁)为负 [5][48] 海外失业保障经验 - 德国双重保障体系覆盖超90%就业群体,失业金I支付原工资60%-67%,企业接收弱势群体可获最高6000欧元奖金 [58][59] - 日本财政25%支出投向社保,失业救济覆盖老年人等特殊群体,2024年失业应对支出占比超1% [65][66] - 美国实行联邦-州双层架构,经验税率使裁员多企业税率达0.1%-6.2%,平均给付标准为原工资34% [71][72] 政策优化方向 - 扩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覆盖,优化申领条件提升受益率 [75] - 参考"经验税率"赋予地方调节权限,构建"基本保险+失业救济"双重体系 [75] - 加大财政支持缓解基金收支压力,强化职业培训与就业促进 [75]
热点思考 | 失业保险,如何更好保障失业群体?(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04 22:28
我国失业保障体系现状 - 失业保险基金显著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2024年一季度支出累计同比增速达22.4% [2][9] - 2023年失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由负转正至322亿元,2024年累计结余达3342亿元 [2][9] - 失业保险基金收入89.5%来自雇主与雇员共同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2][17] -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重点投向失业保险金(32%)和医疗保险费代缴(8%) [2][24] - 2020年起支出向预防失业领域倾斜,2023年稳岗补贴及技能培训补贴占比达19% [2][24] - 失业保险缴纳遵循"共担共责"原则,全国统一执行1%费率上限 [3][31] - 失业保险金领取需满足缴费满1年、非自愿失业等条件,期限为12-24个月 [3][31] 我国失业保障面临挑战 - 2023年失业保险覆盖率51.8%,但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覆盖率仍较低 [4][33] - 2023年一季度新型灵活就业职位社保覆盖率仅19%,远低于传统就业的55.4% [4][33] - 失业保险参保受益率不足5%,2023年失业群体受益比例仅14.7% [4][39] - 2019-2022年失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为负的地区数量最高达30个 [5][48] - 2023年仍有9个地区失业保险基金可持续时间低于24个月 [48] 海外失业保障政策经验 - 德国双重失业保障体系覆盖超90%就业群体,提供失业金I和失业金II [6][58] - 德国为中小企业提供"新入职者+"项目,每接收一位弱势群体可获最高6000欧元奖金 [58][59] - 日本2024年财政支出25%投向社保,失业应对类支出维持1%以上 [65][66] - 美国实行联邦-州双层架构,采用经验税率激励企业减少裁员 [71][72] - 美国加州企业失业保险税率范围为0.1%-6.2%,依历史裁员情况调整 [71] 完善我国失业保障的建议 -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尤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7][75] - 提升受益率,动态优化申领条件 [7][75] - 参考"经验税率"模式增强政策灵活性 [7][75] - 构建"基本保险+失业救济"双重体系 [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