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络虚假信息
icon
搜索文档
网络发布女童“寻人启事” 实为虚构引流 涉事男子被行拘
央视网· 2025-08-18 02:51
事件概述 - 抖音平台用户"诺言"于7月23日发布一则关于2岁女童王喵喵在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乌桥超市走失的寻人启事 视频内容包含女童姓名、年龄、身高、体貌特征及走失地点等详细信息 并声称监控显示女童被五六十岁女性带走 同时提供了所谓"父亲"与"母亲"的联系方式 [1] - 该视频在发布后十余小时内获得超过160万次播放量 引发广泛网络关注与转发 [3] - 浙江嘉兴警方介入调查后 事件出现反转迹象 [3]
网民“苏星颜”被行政处罚
第一财经· 2025-08-15 14:51
虚假网络内容事件 - 视频账号"苏星颜努力中"及"小颜拼搏中"自2025年6月14日起发布数十条身穿外卖骑手工服摆拍视频 内容包含哭诉"后悔没好好读书"及"凌晨四点送外卖"等虚假悲惨经历 [3] - 视频声称"每天跑十几个小时外卖"且"一个差评一天白干" 引发大量网民关注与讨论 [3] - 创作者杨某实际于2025年3月24日注册骑手身份 截至8月15日仅上线3天 累计完成10单配送 具体为3月27日6单 7月5日1单和8月1日3单 [5] 流量变现操作 - 2025年7月下旬借谣言视频热度发布《视频上了1000多万大热门 我究竟做对了什么》主题视频 [5] - 通过"下单99元面膜附赠短视频课程"方式诱导用户添加个人账号并购买课程 [5] - 公安机关确认杨某为吸引眼球获取流量刻意摆拍虚假视频 通过带货与卖课方式牟利 [5] 社会影响与处置 - 虚假视频严重损害外卖骑手群体形象 误导网民并挑起公众情绪对立 [5] - 相关内容扰乱社会秩序并对网络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5] - 山东青岛公安机关已对违法行为人杨某作出行政处罚 [6]
北京金融法院丁宇翔答每经问:金融领域创新发展迅速 司法审判应与行业发展同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00:41
金融司法创新 - 北京金融法院开发全新证券投资损失核算模型 处理260多名投资者证券欺诈纠纷案件[1] - 推行"庭审百问"要素化审理模式 将证券欺诈案件归纳为十大类107个细节要素[3] - 探索"双轨双平台"群体性金融纠纷解决机制 通过代表诉讼和示范判决降低诉讼成本[4] 互联网司法挑战 - 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全国首例操纵"网络水军"民事公益诉讼案 明确以盈利为目的操纵转评赞等行为属传播虚假信息[5] - 面临案件高度专业化复合化挑战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使利益平衡复杂性升级[5] - 新技术新业态加速迭代 互联网前沿领域纠纷缺乏法律先例可循[5] 知识产权保护 - 上海浦东法院处理网络游戏商业秘密案件 游戏更新周期仅42天[5] - 及时作出行为禁令制止泄密行为 保障新版本游戏上线运营[6] - 网络游戏新技能新角色等关键元素在正式上线前遭网上公开[5]
法情报部门诬称中方贬低“阵风”战机,国防部:有关说法纯属捕风捉影、造谣抹黑
环球时报· 2025-07-08 06:45
中法战斗机市场竞争 - 法国情报机构指控中国驻外使馆通过国防武官会议贬低"阵风"战斗机性能,并推销中国制造战机,目标包括已订购国印尼及其他潜在买家 [1][2] - 印尼已订购42架"阵风"并考虑增购,但在印巴空战后又研究采购中国歼-10战斗机的可能性 [1][3] - 法国达索航空CEO在巴黎航展宣称"阵风"综合能力最佳,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表示歼-10CE与"阵风"同属世界先进战机 [4] 印巴空战引发的市场影响 - 巴基斯坦宣称歼-10C击落5架印度战机(含3架"阵风"),这是该机型首次在实战中被击落的公开记录 [1] - 美国及西方媒体密集报道印度空战损失,可能意在削弱"阵风"竞争力,为F-35进入印度市场铺路 [3] - 法国总统马克龙借空战后访问印尼促成12架"阵风"增购订单 [3] 舆论战与市场策略 - 法国情报部门指认社交媒体出现逾千新账号传播中国技术优势内容,包括AI生成视频和篡改战机残骸图像 [2] - 印尼国防部副部长表态考虑歼-10采购的关键因素为性能达标且价格合理 [3] - 行业专家指出军贸市场竞争属正常商业行为,法国自身也积极宣传武器性能 [3]
网红造谣的幕后生意:以AI造假起号引流,涨粉后再转型转卖
南方都市报· 2025-05-14 16:06
AI生成内容灰色产业链 - 不法分子利用AI深度伪造技术快速起号引流,形成"起号、转型、转卖"的灰色产业链,部分账号被明码标价交易,如17万粉账号底价1.65万元,6.4万粉账号底价8500元 [5][7][8] - AI生成数字人账号通过爆款文案抓取、AI配音和数字人模板替换等简单步骤制作内容,部分账号未标注AI生成,通过带货卖课变现,如卖29元左旋肉碱、59元《道德经》等 [5][7] - 部分群组专门教授AI起号技术,如"AI做PLOG"课程和AI实操引流变现书籍,群友分享通过AI生成风景照片实现"两天1000粉"的快速涨粉经验 [7][8] 平台监管与行业规范 - 多个社交平台明令禁止账号转卖行为,用户协议规定账号仅限本人使用,近期平台宣布整治AI起号违规行为,加强AI生成内容监测甄别 [9] - 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对AI生成内容进行显示和隐式标识,新规自9月1日起施行 [17][19] - 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分两阶段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和清理违法不良信息,处置违规账号和平台 [19][20] 虚假信息传播模式 - 造谣团伙通过AI工具批量扩写故事文案,如每月99元会员费的"AI文案速写"工具可快速生成100字左右的抢劫、霸凌等主题文案 [11] - 部分犯罪分子利用AI伪造警徽悬赏通告等图片视频吸粉引流,有团伙通过流量算法返款盈利,如发布视频文章获取阅读量收益 [12] - 交友软件公司通过代理商分包,底层传媒公司用AI批量制作"造黄谣"引流视频,诱导用户下载软件并充值聊天 [15] 行业技术应用现状 - AI技术大幅降低造谣成本,免费工具使虚假信息传播更便捷,部分平台针对AI作品限流,但可通过"变清晰"功能或多工具转换规避 [17] - 虚拟数字人账号制作简单且变现能力强,如挂车卖书可赚25万元,部分账号通过"蒲公英"平台接推广,1万粉报价可达1000元 [7][8] - 行业专家指出AI技术本身中性,正确使用可提高效率改善生活,但需防范制造传播谣言等滥用行为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