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党政治博弈

搜索文档
美国在“劫贫济富”
虎嗅· 2025-07-14 06:31
法案核心内容 -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延续2017年减税、控支政策,削减拜登政府"绿色新政"和社会福利支出 [1] - 法案核心条款:未来十年减税4万亿美元,削减支出1.5万亿美元,联邦债务上限一次性提升5万亿美元至41万亿美元 [1][6] - 法案通过过程艰难,参议院51:50涉险过关,众议院218:214微弱优势通过,民主党全体反对 [2] 政治博弈与利益分配 - 法案精准回应共和党支持者诉求:削减清洁能源补贴(传统能源行业2024年向共和党提供数亿美元献金,占比80%),增加国防和边境安全开支 [4] - 民主党政策主张相反:加税、扩大社会福利、推动绿色能源,选民基本盘为城市中产阶级和少数族裔 [4] - 法案本质是两党选民基本盘的利益碰撞,涉及减税/加税、传统能源/绿色能源、福利削减/扩张等核心分歧 [4][5] 财政影响与债务危机 - 法案导致未来十年新增2.5万亿美元赤字,需发行国债弥补,CBO测算将增加3.4万亿美元新债务 [6][7] - 债务占GDP比重维持125%高位,借贷成本上升加剧"借新还旧"循环,美元信用面临长期压力 [8][9] - 债务上限提升为程序性手段,未解决财政结构性问题,反而通过减税进一步削减政府收入 [6][7] 债务解决路径分析 - 常规解决路径(财政紧缩、经济增长、直接违约)均因政治或经济现实受阻 [10][11] - "通胀化债"成潜在方案:通过维持高通胀稀释债务实际价值,例如5%通胀率下4%利率国债实际年缩水1% [11][12] - 美联储降息可能助推"通胀化债",短期缓解利息压力但长期削弱美元信用,利好黄金等抗通胀资产 [13][14] 行业影响 - 传统能源行业直接受益,如怀俄明州化石能源贡献超30%州GDP,法案取消清洁能源补贴 [4] - 国防与边境安全行业获数千亿美元新增拨款,包括特朗普标志性边境墙项目 [4] - 绿色能源行业受冲击,拜登时期补贴被大幅削减 [4]
宏观ABC之八:博弈体系下的美国财政预算制度
德邦证券· 2025-06-18 13:02
美国财政体制框架 - 政府财政体制分联邦、州和地方三级,各级财政相对独立,承担不同职责,联邦支出侧重国家主权及全国性事权,州及地方侧重本地事务[9] - 联邦收入主要源于个人所得税、工资税、企业所得税等,2024财年个人所得税收入24261亿美元,占比49.3%,企业所得税5299亿美元,占比10.77%[10][12][14] - 州和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是财产税、个人所得税和销售税,联邦向州和地方提供补助,2024财年约9555.6亿美元,占联邦收入19%[16] 财政权力与职能 - 国会掌控财政收支大权,行政部门负责执行预算,总统可提出预算提案、否决拨款法案,审计与问责机构强化财政制衡[19][24][25] - 美国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2024财年国防开支占联邦支出17.7%,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支出分别占12.9%和21.5%[26][27] 预算制度演化 - 1789 - 1921年立法统治,国会对财政有绝对控制权,约2/3时间预算平衡[33] - 1921 - 1974年总统支配,《预算与会计法》赋予总统预算编制权,大萧条和新政使财政扩张[38][39] - 1974 - 2000年预算冲突,《国会预算与截留控制法》使预算制度进入立法主导/协同阶段,后续出台法案控制赤字[42][45] - 21世纪债限政治化,预算与债务管理依赖政治协商,2023年通过《财政责任法案》避免债务违约[46][51][54] 预算编制与审议流程 - 总统每年2月提交预算案,无法律约束力;国会制定预算决议,为拨款立法提供框架;国会通过拨款法案,总统签署生效,特殊情况采用持续决议[60][63] 联邦财政结构 - 法律制度框架由程序规制和财政约束机制结合,PAYGO、BCA、《财政责任法案》等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赤字恶化[63][64] - 强制性支出占比从1962年约26%升至2024年60.1%,工资税和个人所得税成主要收入来源,税率降低致入不敷出[5][68][71] - 2024财年联邦赤字1.8万亿美元,占GDP 6.36%,公共债务约28.2万亿美元,占GDP 97.8%,利息支出沉重[80][82] 2026财年预算争议 - OBBB法案旨在实现“高增长 + 低税负”,但预计未来10年增加约2.4万亿美元联邦赤字[89][94] - 法案在众议院通过历经波折,在参议院面临不确定性,需关注后续审议、签署、债务上限等情况[99][101][102] 风险提示 - 共和党内强硬保守派威胁法案或领导层地位[105] - 共和党内部“小团体”博弈拆散队伍[105] - 鹰派议员不满法案“无节制”放水[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