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
icon
搜索文档
正视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的影响
第一财经· 2025-08-25 08:50
2025.08. 25 本文字数:1660,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同时,当前数字技术变革等,正在改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场景。如数字技术不断拓宽信用货币使用 范围和传导范式,货币政策的传导速率、时空边界都较过往出现复杂而彻底的改变,这意味着美联储 需基于数字技术的流变特征来调整其货币政策的适应性支持框架。又如去中心化的稳定币等,正在改 变货币的传导媒介和生态,以美元为支撑的稳定币,将抬高美联储跟踪和分析货币在经济社会演进路 径的成本,增加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社会敏感适应能力的难度。 美联储降息之门正缓缓开启。 作者 | 一财评论员 而且,基于美元的稳定币使部分货币政策功能,比如币值稳定的部分功能正在从美联储向美国财政部 转移,这越发侵蚀美联储对宏观金融全局的把控能力,及决策难度,从而击穿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独 立性的传统信仰,毕竟信用货币的价值受国债发行部门的影响更多。 这次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调整,继续保留传统就业与通胀目标的互补性假设前提,这意味着美联储 货币政策新框架在设计机制上,无法割舍掉其赋予委员会相对灵活的自由裁量空间,如委员会打算在 每年1月的年度组织会议上审查这些原则并酌情进行调整等。 在最新的杰克逊霍 ...
降息之门正缓缓开启 正视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的影响
第一财经· 2025-08-25 07:49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调整 - 美联储更新货币政策运行框架 取消针对低利率环境的特殊表述 回归灵活通胀目标制 放弃补偿性通胀策略 [1] - 新框架认为充分就业水平无法直接衡量且随时间变化 为就业设定固定目标不适合 价格稳定对经济至关重要 委员会可为通胀设定长期目标 [1] - 政策调整带有被动性 因美国劳工统计局史无前例修正近几个月就业数据 引发市场对就业数据可信度质疑 [1] 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 - 美联储决策依据面临稳定性挑战 就业统计事故和潜在价格指数统计问题存在数据失真确定性风险 [2] - 数字技术变革改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拓宽信用货币使用范围和传导范式 改变传导速率和时空边界 [2] - 去中心化稳定币改变货币传导媒介和生态 以美元为支撑的稳定币抬高美联储跟踪分析货币演进路径成本 [2] 政策框架机制特点 - 新框架保留传统就业与通胀目标的互补性假设前提 赋予委员会相对灵活的自由裁量空间 [3] - 委员会计划在每年1月年度组织会议上审查原则并酌情调整 这种主观性评估缺乏确定性稳定性 [3] - 自由裁量空间无法消除美国行政当局与美联储的政策观点分歧 影响美联储独立性重塑 [3] 降息传导机制变化 - 降息是预防性行为 非激进式降息 对全球金融市场影响不同于过往 [1][3] - 降息传导沿两个方向演进 美国新构建的经贸体系获得主要美元流动性覆盖 以及沿美元稳定币方向浸润 [3] - 降息对全球市场影响非雨露均沾 基于各国与美国经贸关系相关性及对美元稳定币接受程度自发调节 [4] 对各国央行的挑战 - 美联储政策调整促使各国央行反思用相关性决策依据执行因果律判断的传统政策框架 [5] - 需面对数字技术和新传导机制 适应新决策环境的制度范式变革 [2][5] - 中国需对美元跨境流动性更新压力测试模型 有效应对稳定币对国别货币和金融的冲击路径方式形态 [4]
一财社论:正视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的影响
第一财经· 2025-08-24 20:37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调整 - 美联储更新货币政策运行框架 取消针对低利率环境的特殊表述 回归灵活通胀目标制并放弃补偿性通胀策略 [2] - 新框架认为充分就业水平无法直接衡量且随时间变化 为就业设定固定目标不适合 价格稳定对经济至关重要 委员会可为通胀设定长期目标 [2] - 框架调整动因包括美国劳工统计局对近几个月就业数据史无前例修正 引发市场对就业数据可信度质疑 侵蚀美联储决策权威性 [2] 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 - 美国劳工统计局就业统计事故和潜在价格指数统计问题属于结果统计 存在技术和动机上的数据失真确定性风险 [3] - 数字技术变革拓宽信用货币使用范围和传导范式 改变货币政策传导速率和时空边界 [3] - 去中心化稳定币改变货币传导媒介和生态 以美元为支撑的稳定币抬高美联储跟踪分析货币演进路径成本 增加货币政策对经济社会敏感适应能力难度 [3] 货币政策功能与独立性挑战 - 基于美元的稳定币使币值稳定等部分货币政策功能从美联储向美国财政部转移 侵蚀美联储对宏观金融全局把控能力 [3] - 新框架保留就业与通胀目标互补性假设 赋予委员会相对灵活的自由裁量空间 如每年1月年度组织会议审查原则并调整 [4] - 自由裁量空间本质是主观性评估 缺乏确定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无法消除美国行政当局与美联储的政策观点分歧 [4] 降息传导机制变化 - 美联储开启的非典型降息是预防性行为 非下坡冲刺式激进降息 [2] - 降息传导结构沿两个方向演进 一是美国新构建的经贸体系 全球美元流动性主要覆盖此类使用场景 二是沿美元稳定币方向浸润 [4] - 降息对全球市场松紧影响非雨露均沾 基于各国与美国经贸关系相关性及对美元稳定币接受程度进行自发调节 [5] 对各国央行的启示 - 货币政策框架调整促使各国央行反思用相关性决策依据执行因果律判断的传统政策框架 [1][6] - 需面对数字技术和新传导机制 迎应新决策环境的制度范式变革 [1][6] - 具体到中国 需对美元跨境流动性更新压力测试模型 有效认识和应对稳定币对国别货币和金融的冲击路径方式形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