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独立性

搜索文档
普京再次让美失望,特朗普与欧洲达成共识,制裁俄石油结束战争?
搜狐财经· 2025-09-22 10:42
人们常说,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预料:一是国产剧的剧情走向,二是美联储的利率调整。 表面上看,美联储的决策似乎基于严谨的经济分析,实则暗藏玄机;看似遵循市场规律,背后却充满政治博弈。 然而降息消息公布后,美股市场不涨反跌,华尔街一片惨淡。令人意外的是,中概股却逆势大涨。这一反常现象反映出全球资本流动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 化,也暴露出美联储温和调控策略的失效。当央行独立性受到挑战,全球经济格局正在重新洗牌。 这场酝酿已久的降息最终落地,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市场反应。美联储25个基点的微调,与其说是及时雨,不如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此前高调要求大幅降 息的特朗普突然沉默,而华尔街则用暴跌表达不满。鲍威尔在记者会上将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一场预期中的市场狂欢变成了多方皆输的困局。 特朗普试图将美联储变成白宫的政策工具,但这次他显然失算了。八个月来,他不断施压,甚至威胁要撤换不配合的理事,只为促成大规模宽松政策。然而 最终仅获得象征性的25个基点降息。更尴尬的是,他提名的亲信在会议上激烈争取50个基点未果,最终愤然离场。11:1的投票结果充分暴露了特朗普对美联 储影响力的局限。 鲍威尔同样面临两难处境。经济增速从2.5%放缓至1 ...
特朗普撑不住了,降息靴子落地,美联储没有“无痛解决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9-21 10:01
9月17日这场议息会议堪称一场白宫与美联储的巅峰对决。面对来自政府方面的巨大压力,美联储内部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高度团结,最终以11:1的压倒性 票数通过了25个基点的预防性降息决议。然而,随着鲍威尔主席任期临近结束,以及白宫对美联储人事任命的频繁干预,这场关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拉锯 战,其实才刚刚开始。 【第三段改写】 2025年9月18日凌晨,全球投资者的目光都聚焦在美联储总部。随着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25%区间,市场屏住的呼吸终于 可以稍稍放松。这是2025年的首次降息,距离2024年的三次降息已经过去了整整九个月。 【第四段改写】 在决议公布前,特朗普总统就不断在社交媒体上造势,他不仅要求美联储大幅快速降息,更直言希望降息幅度能超出市场预期。这些言论给美联储带来了前 所未有的政治压力。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逐段改写这篇文章,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提升可读性和细节描写: 【第一段改写】 坊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说法: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预料,一是国产剧的剧情走向,二是美联储的利率决策。表面上看,美联储的决策应该基于严谨的经济模 型和数据测算,但实际上却充满了不确定性;看似遵循市场规 ...
美联储降息,全球连锁反应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9-20 19:17
美联储降息决策分析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为自2024年12月降息后时隔9个月首次降息操作 标志美国货币政策进入宽松周期前奏 [1] - 降息25个基点基于美国经济通胀黏性未消与增长韧性承压的权衡 核心通胀环比增速连续放缓 服务业价格压力边际缓解 同时8月失业率升至4.3%创四年新高 非农就业新增人数远低于预期 [4] - 降息幅度获FOMC投票11票赞成1票反对 反对票主张降息50个基点 体现美联储政策独立性 避免被解读为货币政策过度转向而重燃通胀预期 [5] 全球市场影响机制 - 美元指数迅速下跌至96.22 创2022年2月以来新低 带动非美货币普遍升值 美元计价原油及有色金属等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迎来阶段性上涨 [8] - 美元资产收益率下降推动资本从发达市场回流新兴市场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但道琼斯指数创历史新高 日经225指数收涨1.15% 韩国综合指数单日上涨1.40% [9] - 全球货币政策协调难度加大 欧元区及英国可能跟随降息避免本币过度升值 新兴市场获得更大货币政策自主空间 但各国经济基本面差异可能导致政策各自为战 [9] 对中国经济双向影响 - 美元走弱提升以外币计价的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 同时降低进口原油及有色金属成本 缓解制造业企业生产端压力 [10] - 人民币面临阶段性升值压力 对依赖低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利润挤压 可能影响订单稳定性与盈利空间 [10] - 中美利差收窄减轻跨境资本流出压力 北向资金或加速回流利好股市估值修复 外部流动性宽松拓宽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10] 中国政策应对策略 - 保持货币政策自主性与精准性 根据国内经济修复节奏引导实际利率下行 灵活运用降准及结构性工具引导资源流向科技创新与中小微企业 [14] - 短期通过出口退税及汇率避险工具缓解出口企业压力 长期推动产业升级支持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摆脱对低成本优势依赖 [14] -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退市制度及投资者保护 吸引长期资本依赖制度型开放而非短期红利 强化经济长期增长潜力吸引力 [15]
不够鸽派的降息下,独立性与宽松如何抉择?:——美联储FOMC会议点评(2025.9)
华福证券· 2025-09-18 16:35
美联储降息决策与影响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4.25%[3] - 美联储上修25Q4、26Q4和27Q4实际GDP同比预测0.2、0.2和0.1个百分点[3] - 美联储上修26Q4核心PCE预测0.2个百分点,下修26Q4和27Q4失业率预测0.1个百分点[3] 内部意见与市场反应 - 点阵图显示19名官员中9人支持年内最多再降息一次,10人支持两次或更多[3] - 美元指数因降息预期已充分消化且鲍威尔言论不够鸽派,未大幅下行反而回升[3] 劳动力市场与通胀风险 - 劳动力市场降温是降息主因,移民减少导致供需双重下降[4] - 《大而美法案》减税支撑中高收入群体收入,消费需求或维持高增长[4][5] - 关税影响可能传导至通胀,8月核心CPI已显示渠道商传递成本迹象[4] 经济前景与政策约束 - 货币宽松与财政扩张可能强化美国经济相对非美经济体的优势[5] - 通胀高位黏性可能限制2026年降息幅度[5] - 中美利差收窄为中国人民银行降息打开窗口,建议降息10BP以稳定房地产市场[5]
2028年才能到2%通胀目标,现在降息会否加大通胀风险?鲍威尔回应(记者会全文)
搜狐财经· 2025-09-18 09:17
美东时间9月17日周三,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会后公布,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4.25%至 4.5%降至4.00%至4.25%,降幅25个基点。 这是美联储今年开年以来六次FOMC会议首次决定降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表示,虽然失业 率依然处于低位,但已经略有上升,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也在增加。与此同时,通 胀最近有所上升,仍然略高于正常水平。同时,美联储也决定继续缩减所持证券规模。 而他在问答环节则表示,今天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对降息50个基点呼声的支持并不多。 以下是鲍威尔记者会问答环节: Q1:你们今天欢迎了新的联储委员会成员Steven Myron,但他仍然保留了白宫职务。这是几十年来首 次有联储理事与白宫行政部门有直接联系。这是否削弱了美联储在日常事务中保持政治独立性的能力?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你们要如何维持公众对美联储政治中立的信任? 鲍威尔:我们今天确实迎来了一位新的委员会成员,就像我们历来会做的那样。委员会在追求双重使命 目标上仍然是团结一致的。我们坚定地致力于维护我们的独立性。除此之外,我没有更多要分享的。 Q2:你和其他美联储官员经常谈到关税对通 ...
特朗普即将接管美联储,德银发出警告,大放水时代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9-13 19:59
美联储决策机制与权力结构 - 美联储最高决策机构为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 由12名票决委员组成 其中8名为常设成员(1名纽约联储行长和7名美联储理事会理事) 4名为轮换成员(地区联储行长)[4] - 7名美联储理事会理事由总统提名且国会任命 任期长达14年 总统无法随意辞退 实际掌握美元货币政策决策权[4] - 轮换成员任期仅一年 影响力较弱 需依附常设成员才能进入决策圈[4] 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潜在控制路径 - 当前7名理事中已有2名为特朗普上一任期提名的亲信(包括克里斯托弗·沃勒) 其公开支持降息且沃勒被视为下任美联储主席热门人选[6] - 2024年8月一名理事辞职后 特朗普立即提名白宫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补缺 使亲信人数增至3名 仅需再增加1名即可在7人理事会占据多数[6]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任期将于2025年5月结束 该职位已被特朗普锁定 另一名理事库克因贷款利率申报问题被特朗普要求辞职 可能空出额外席位[6][7] - 最晚至2025年5月 美联储理事会可能出现4-5名特朗普亲信 实现全面接管[9] 大规模降息的动因与预期规模 - 美债规模突破37万亿美元 年利息支出超1万亿美元(高于军费) 降息为缓解债务压力的紧迫手段[9] - 特朗普公开呼吁美联储降息3个百分点 目标将联邦基准利率从4.25%-4.5%降至1.25%-1.5%(较中国现行利率低50%)[9] - 2024年美债债务置换策略(借短债不借长债)旨在等待降息后以更低成本融资[12] 全球流动性及资本流动影响 - 美联储超高利率导致全球资本涌入美国 新兴市场投资乏力及需求承压 降息将缓解全球"钱荒"状态[12] - 若美联储丧失独立性 可能引发资本恐慌性逃离美国并流入新兴市场 因外国资本担忧货币政策被美国政府操纵[12] - 其他国家可能跟随美联储降息步伐 共同实施货币宽松政策[12] 经济周期与格局变革 - 降息将开启全新经济周期 逆转过去数年全球资本流向与需求压制状态[12] - 特朗普政策组合(全面关税、大而美法案、降息)聚焦资金筹措 前两项已落地但资金不足 降息成为关键补充[9] - 美联储独立性丧失可能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打破现有货币政策决策范式[14]
美联储摊上大事,110多年来历届总.,统不敢做的事,特朗普真就做了
搜狐财经· 2025-09-06 11:37
美联储摊上大事,110多年来历届总.,统不敢做的事,特朗普真就做了 美国政坛这两天又炸锅了!特朗普最近直接公开说要把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给开了,这事儿一出来, 全球金融圈都懵了 —— 要知道,这可是美联储 110 多年来从没发生过的事,以前哪任美国总.,统都不敢 碰这条红线,结果特朗普直接给突破了。 要是特朗普真能掌控美联储,那可是美国历史头一遭。一方面,降息可能会来得更快,到时候国际资本 说不定会往中国这些新兴市场跑,人民币汇率也可能跟着走强;但另一方面,美联储的独立性肯定会被 削弱,货币政策搞不好就成了政治的工具。 说到底,这场权力博弈不光关系到美国经济往哪儿走,对全球金融格局影响也大了去了。现在最难的是 鲍威尔:到底是坚持原则硬刚到底,还是松口妥协?不管最后选哪条路,美联储这百年来的独立地位, 这次是真的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得不说,特朗普这波 "金融操作" 简直是在改写美国历史,现在全球市场都盯着呢:下一个被他打破 的惯例,又会是什么? 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根源就是特朗普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货币政策上吵得不可开交。特朗普一直催 着要降息,说是能缓解政府的债务压力,但鲍威尔咬死了 "货币政策得独立 ...
紧跟特朗普批美联储,美财长:独立性危险,货币政策等运作都必须审查
华尔街见闻· 2025-09-06 07:23
紧跟美国总统特朗普,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猛批美联储。在外界越发质疑特朗普开除联储理事威胁联 储独立性之际,贝森特反过来指责联储,认为是这些年联储自身的问题导致独立性岌岌可危。 他首次明确要求: "必须对整个(美联储)机构进行一次诚实、独立、无党派的审查,包括货币政策、监管、沟通、人员 配备和研究。" 这一要求比他此前仅针对非货币政策职能的内部审查建议更加广泛。 在周五披露的一家杂志采访中,贝森特还表示,期待美联储对他呼吁的内部审查给出答复,并强调"良 好的管理是靠实干赢得的,不是靠空谈。" 美东时间5日周五,媒体发布署名贝森特的专栏文章,文章严厉批评美联储因"职能扩张"而将自身独立 性置于危险境地,并呼吁对美联储进行独立的全面审查。这是特朗普政府高官对美联储发起的最新一轮 攻势。 贝森特在文章中指出,美联储超越其法定范围的职责扩张损害了联储自身的信誉与政治合法性。非标准 政策的过度使用、使命蔓延和机构臃肿威胁着央行的独立性。文章写道: "独立性的核心在于信誉和政治合法性。美联储的扩张超越了其职权范围,这两者都受到了威胁。" 贝森特的批评呼应了特朗普的立场。本周五公布的8月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经济疲软后,特朗普 ...
金价、通胀与美联储的博弈:政策言论如何扰动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00
金价、通胀与美联储的博弈:政策言论如何扰动市场? 最近金价的"过山车"行情让不少人直呼"心脏受不了":2025年8月底,现货黄金一度逼近350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 ,而高盛的一份报告更是扔下"炸弹"—— 如果美联储公信力受损,金价可能飙升至近5000美元/盎司。这背后,是金价、通胀与美联储政策之间的复杂博弈。今天咱们就聊聊,看看这些看不见 的"手"是如何搅动市场的。 一、金价涨跌的底层逻辑:通胀、美元与地缘"三重奏" 黄金价格的波动,本质是多空力量的"拔河比赛",而这根绳子的两端,拴着三个关键因素: 1. 通胀的'温度计'作用 二、美联储的"紧箍咒":政策言论如何掀起市场波澜 美联储的每一句话,都像扔进市场的"石头",能激起千层浪。咱们从三个角度看: 1. 利率决策的'明牌与暗牌' 2024年美联储三次降息,背后是通胀从9%的高位回落至2.5%。但到了2025年,官员们的分歧开始显现:点阵图显示,19位官员中,有人认为2025年该降息 125个基点,有人觉得不该降息。这种分歧直接反映在市场预期上——利率掉期市场预计9月降息概率85%,但对之后的路径却"各执一词" 。 黄金被称为"抗通胀利器",但实际效果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