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消费

搜索文档
21评论丨提振内需,需找准并疏通消费堵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7:44
居民实际购买力的可持续性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当前需通过五方面措施着力破解相关堵点。 日前,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在解读今年前7个月我国消费市场运行情况时表示,我国消费市场发展 态势总体平稳。数据显示,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 个百分点。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万亿元,同比增长4.8%,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商 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同比增长5%左右。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关键现象是居民储蓄持续增长与消费动力相对不足并存。这并非主要 源于居民主观"不愿消费",而是受到"能消费"(购买力基础)、"敢消费"(安全感信心)、"易消 费"(便利性体验)三个维度存在的系统性因素影响。有效激发内需的关键,在于精准识别并系统性地 疏通这些关键堵点,通过深化制度改革,构建公平、顺畅、有保障的长效机制,充分释放我国超大规模 市场的内需潜力。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住户存款余额增加了10.77万亿元至162.02万亿元,增幅为7.42%。然而,同 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5%,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仍低于60%。这一显著的"高储蓄 —低消 ...
提振内需,需找准并疏通消费堵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6:42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 同比增长3.7% 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 [2]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万亿元 同比增长4.8%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同比增长5%左右 [2] - 2025年上半年住户存款余额增加10.77万亿元至162.02万亿元 增幅7.42% 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5%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低于60% [3] 消费动力不足的系统性因素 - 居民储蓄持续增长与消费动力不足并存 主要受"能消费"(购买力基础)、"敢消费"(安全感信心)、"易消费"(便利性体验)三个维度系统性因素影响 [2] - "高储蓄-低消费"现象反映内需引擎未充分激活 核心问题是"易消费"环节存在堵点 包括消费便利性、可获得性与体验感 [3] - "能敢易"消费构成三位一体长效机制框架:"能"是物质基础关乎实际购买力 "敢"是心理基础关乎安全感和未来预期 "易"是转化桥梁关乎意愿向行为的转化效率 [3] 稳固能消费的基础措施 -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 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强化再分配环节税收社保转移支付调节功能 [3] - 稳定社会预期降低预防性储蓄 加强宏观政策稳定性连续性 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 缓解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支出忧虑 [4] - 保障重点群体收入及时足额获取 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工资专户+总包代发"制度 健全信用约束机制 完善权益救济渠道 [4] - 畅通企业资金循环保障就业源头 规范公共采购支付责任 创新供应链融资平台 清理历史债务拖欠 [5] - 稳定财产性收入预期 强化预售资金穿透式监管 完善项目风险处置机制 探索现房销售试点 [5] 筑牢敢消费的安全网措施 - 加大民生投入降低"三育"负担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教育医疗养老公共保障水平 构建生育友好环境增加普惠托位供给 [6] - 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 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县域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升级养老服务体系扩大长护险试点范围 [6] - 健全消费权益保护体系 提高食品安全医疗欺诈金融诈骗等领域侵权成本 优化维权机制降低维权门槛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7] 优化易消费的环境措施 - 深化制度型开放推进跨境消费便利化 优化汽车限购措施转向经济调节手段 提升个人外汇便利化额度 改善银行卡境外交易体验 [8] - 扩容提质打造友好消费场景 培育高品质服务供给 支持传统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包容审慎支持新业态新场景 [9] - 建立长效机制监测消费市场 构建"消费便利化指数"评价体系 完善政策后评估与反馈机制 实施"消费堵点"清单管理 [9] 未来工作重点方向 - 聚焦破除影响公平的制度性因素 包括公共服务非必要差异化、价格歧视、身份限制等 [10] - 填补高质量商品和服务供给空白 弥合关键民生领域保障短板 [10] - 通过深化制度改革与高水平开放 构建更加公平畅通便捷友好的消费环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