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21评论丨提振内需,需找准并疏通消费堵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7:44
消费市场总体运行情况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 [1]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万亿元,同比增长4.8%,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同比增长5%左右 [1] - 2025年上半年住户存款余额增加10.77万亿元至162.02万亿元,增幅为7.42%,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5%,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低于60% [2] 激发内需的系统性框架 - 激发内需需系统性地疏通“能消费”(购买力基础)、“敢消费”(安全感信心)、“易消费”(便利性体验)三个维度的关键堵点 [1][2] - “能消费、敢消费、易消费”构成三位一体长效机制框架,“能”是物质基础,“敢”是心理基础,“易”是转化桥梁 [2] 稳固“能消费”基础的措施 -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在再分配环节强化税收、社保、转移支付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功能 [4] - 稳定社会预期以降低预防性储蓄,包括加强宏观政策稳定性、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缓解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的未来支出忧虑 [4] - 保障重点群体收入及时足额获取,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工资专户+总包代发”制度,对恶意拖欠行为主体实施联合约束,优化维权渠道 [4] - 畅通企业资金循环以保障就业源头,规范公共采购支付,创新供应链融资平台,清理历史债务拖欠 [5] - 稳定财产性收入预期,强化预售资金监管,完善项目风险处置机制,探索现房销售试点 [5] 筑牢“敢消费”安全网的措施 - 加大民生投入降低“三育”负担,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保障水平 [6] - 构建生育友好环境,增加普惠托位供给,探索延长带薪育儿假成本分担机制,提高婴幼儿照护费用个税专项扣除标准 [6] - 推动医疗资源分布更加均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6] - 升级养老服务体系,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范围,支持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发展 [6] - 健全消费权益保护体系,对食品安全、医疗欺诈等重点领域违法行为实施更严厉处罚,优化维权机制,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7] 优化“易消费”环境的措施 - 深化制度型开放,审慎评估与优化汽车限购措施,指导限购城市为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未来考虑转向经济调节手段和提升公共交通供给 [8][9] - 提升跨境消费便利度,优化个人外汇便利化额度管理,改善银行卡境外交易体验,扩大海南自贸港等免税政策效应 [9] - 推进服务领域“放管服”,推行“一业一证”“证照联办”,建立全国统一的服务标准与监管规则,消除区域壁垒 [9] - 培育高品质服务供给,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托育等短板领域,支持传统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升级 [9] - 包容审慎支持新业态新场景,为外摆经济、VR/AR、智慧零售等制定精细化管理规范,支持文旅商体融合 [9] - 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加强供应链下沉,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强化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和人才支撑 [9] - 建立长效机制,构建“消费便利化指数”监测体系,完善政策后评估与反馈机制,实施“消费堵点”清单管理 [10] 未来工作重点方向 - 未来工作重点应聚焦于破除影响公平的制度性因素、填补高质量商品和服务供给的空白、弥合关键民生领域的保障短板 [11] - 需深化制度改革与高水平开放,构建更加公平、畅通、便捷、友好、充满获得感的消费环境,以将高储蓄潜力转化为现实消费 [11]
提振内需,需找准并疏通消费堵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6:42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 同比增长3.7% 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 [2]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万亿元 同比增长4.8%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同比增长5%左右 [2] - 2025年上半年住户存款余额增加10.77万亿元至162.02万亿元 增幅7.42% 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5%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低于60% [3] 消费动力不足的系统性因素 - 居民储蓄持续增长与消费动力不足并存 主要受"能消费"(购买力基础)、"敢消费"(安全感信心)、"易消费"(便利性体验)三个维度系统性因素影响 [2] - "高储蓄-低消费"现象反映内需引擎未充分激活 核心问题是"易消费"环节存在堵点 包括消费便利性、可获得性与体验感 [3] - "能敢易"消费构成三位一体长效机制框架:"能"是物质基础关乎实际购买力 "敢"是心理基础关乎安全感和未来预期 "易"是转化桥梁关乎意愿向行为的转化效率 [3] 稳固能消费的基础措施 -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 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强化再分配环节税收社保转移支付调节功能 [3] - 稳定社会预期降低预防性储蓄 加强宏观政策稳定性连续性 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 缓解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支出忧虑 [4] - 保障重点群体收入及时足额获取 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工资专户+总包代发"制度 健全信用约束机制 完善权益救济渠道 [4] - 畅通企业资金循环保障就业源头 规范公共采购支付责任 创新供应链融资平台 清理历史债务拖欠 [5] - 稳定财产性收入预期 强化预售资金穿透式监管 完善项目风险处置机制 探索现房销售试点 [5] 筑牢敢消费的安全网措施 - 加大民生投入降低"三育"负担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教育医疗养老公共保障水平 构建生育友好环境增加普惠托位供给 [6] - 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 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县域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升级养老服务体系扩大长护险试点范围 [6] - 健全消费权益保护体系 提高食品安全医疗欺诈金融诈骗等领域侵权成本 优化维权机制降低维权门槛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7] 优化易消费的环境措施 - 深化制度型开放推进跨境消费便利化 优化汽车限购措施转向经济调节手段 提升个人外汇便利化额度 改善银行卡境外交易体验 [8] - 扩容提质打造友好消费场景 培育高品质服务供给 支持传统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包容审慎支持新业态新场景 [9] - 建立长效机制监测消费市场 构建"消费便利化指数"评价体系 完善政策后评估与反馈机制 实施"消费堵点"清单管理 [9] 未来工作重点方向 - 聚焦破除影响公平的制度性因素 包括公共服务非必要差异化、价格歧视、身份限制等 [10] - 填补高质量商品和服务供给空白 弥合关键民生领域保障短板 [10] - 通过深化制度改革与高水平开放 构建更加公平畅通便捷友好的消费环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