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内需
搜索文档
 光大证券晨会速递-20251028
 光大证券· 2025-10-28 08:59
 宏观与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涨幅继续扩大,呈现量价齐升、利润率改善、主动补库特征,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扩大[2] - 国内权益市场指数上行,创业板指领涨1.98%,中小板指涨1.63%,深证成指涨1.51%,上证综指涨1.18%[3][7] - 国内股票ETF资金大幅净流出,资金主要减仓大盘、科创板、TMT主题ETF,而港股通互联网ETF和黄金ETF等商品ETF资金显著流入[3] - 商品市场中SHFE黄金收盘934.14,下跌0.42%,SHFE铜收盘88370,上涨0.74%[7] - 海外市场主要指数普遍上涨,纳斯达克指数涨1.86%,标普500指数涨1.23%,日经225指数涨2.46%,韩国综合指数涨2.57%[7]   行业趋势与展望 - 汽车行业在智驾和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变革背景下产业格局加速重塑,建议关注机器人+智驾主题和强车型周期产业链[4] - 钢铁行业盈利有望修复到历史均值水平,但钢铁期货主力合约利润已跌至2015年以来低位[5] - 建材行业方面,十五五规划首提"航天强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有望加速,上海发布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6] - 9月水泥需求旺季不旺,期待供给收缩提振行业盈利,建议关注新材料和基建地产链方向[6] - 金工领域显示TMT主题基金净值涨幅再度占优,除医药主题基金回调外,其余各行业主题基金净值均上涨[3]   公司业绩与预测 - 川发龙蟒由于天宝公司并表,Q3营收及利润同比显著增长,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7亿元、8.17亿元、9.64亿元[8] - 海油工程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77亿元,同比减少13.5%,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减少8.0%[9] - 洛阳钼业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54.85亿元,同比减少5.99%,归母净利润142.8亿元,同比增长72.61%,Q3铜产量超预期[10] - 西部矿业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7.8%,以86.1亿元收购茶亭铜多金属矿,新增175万吨铜资源[11] - 北新建材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99.1亿元,同比减少2.3%,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减少17.8%[12] - 东鹏饮料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8.44亿元,同比增长34.13%,归母净利润37.61亿元,同比增长38.91%[19] - 紫燕食品25Q1-Q3实现营业收入25.14亿元,同比减少6.43%,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减少44.37%[16] - 劲仔食品25Q1-Q3实现营业收入18.08亿元,同比增长2.05%,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减少19.51%[18]
 华泰证券:政策性金融工具快速投放有望短期支撑内需
 新浪财经· 2025-10-21 07:40
 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规模与进度 - 农发行通过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资金1,001亿元 [1] - 国开行通过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资金1,894亿元 [1] - 截至10月17日工具落地速度较快 [1]   对信贷与基建投资的影响 - 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提振短期信贷和基建投资增速 [1] - 工具有望撬动2-2.5万亿元的信贷投放 [1] - 有望支撑10月及4季度的信贷增长并提振4季度至明年1季度的基建投资增长 [1]   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 工具有助于提振4季度增长并推动明年1季度"开门红"走势 [1] - 承托信贷周期和投资增长 [1] - 若5,000亿元资金全部在4季度投放可相当于4季度单季度年化6-7万亿元的准财政力度 [1]
 畅想十五五:提振内需将与生产并重
 2025-10-14 22:44
 行业与公司概览 *   纪要主要涉及中国消费行业 包括传统消费、新兴消费、科技消费及服务消费等多个细分领域 [1] *   重点讨论的公司包括消费品牌如安踏体育、泡泡玛特、中宠股份、东鹏饮料、美的集团、海尔智家、TCL、石头科技、科沃斯等 以及渠道商如零食量贩店和山姆会员店 [1][2][6][8][9][12][19][20][22][23][30][31][37][38][40]   政府政策与宏观趋势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提振内需 在“十五五”规划中将消费刺激政策置于重要位置 [1][3] *   具体政策包括以旧换新补贴 2024年补贴1500亿元 2025年补贴3000亿元 并预计在必要时将继续实施 [3] *   非补贴类措施包括促进国外游客来华旅游购物等 这些措施已显示出一定效果 [3][4][5] *   长期来看 消费占比提升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政府将消费端作为重要经济任务 [3][41]   消费细分领域前景与动态   传统、新兴与科技消费 *   **传统消费**面临压力 主要由于出生率下降和年轻人消费观念变化 [1][6] *   **新兴消费**受益于人口结构变化和对性价比及情绪价值的追求 上半年表现较好 [1][6] *   **科技消费**依托中国上游科技突破 在电子、AI等领域快速扩张 例如扫地机器人(石头、科沃斯)、AI玩具、健康服务机器人等 [1][6]   新消费与出海 *   新消费领域围绕新渠道(如零食量贩店“鸣鸣很忙”门店超2万家、山姆会员店增速超17%)、新品牌、新品类(如功能饮料、魔芋产品)展开 [2][37] *   **新消费出海**是重要方向 例如东鹏饮料、卫龙等积极布局东南亚市场 [2][37] *   中国快时尚品牌通过供应链和销售端数字化 反应速度超越传统欧美品牌 [11] *   生活文娱类软消费品国际竞争力增强 例如安踏运营始祖鸟成功 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快速增长 [1][12]   户外、体育与潮玩 *   **户外服饰市场**自2022年起高速发展 高端格局稳定 中低端市场有扩容空间 [13] *   **跑步**等轻运动项目火热 垂直细分跑鞋品牌如HOKA、亚瑟士增长优于行业平均 [14][15] *   **潮玩市场**快速发展 中国玩具和游戏市场保持约10%增速 占全球比重从2009年的6.1%提升至20% [21] 泡泡玛特海外收入从2021年的1.8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0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亚太、美洲、欧洲增速分别达258%、1100%、729% [22][23]   服务消费与宠物经济 *   **服务消费**(如体育赛事、演唱会)表现良好 2025年国庆期间观影人次翻倍 是供给创造需求型市场 [28][29] *   **新茶饮**赛道景气度高 头部品牌如古茗、蜜雪冰城市场集中度提升 预计2026年仍能实现双位数增长 [24][25][26][27] *   **宠物食品企业**加速国际化 由产品出口转向产能及品牌出口 例如中宠股份海外业务收入增长 毛利率提升至28% [30][32]   企业全球化战略与成就   科技与家电产业 *   中国科技产业全球化成就显著 石头、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在欧美定位高端 大疆无人机、影视设备国际领先 [1][6][8] *   家电企业如美的、海尔、TCL通过全球供应链布局实现广泛覆盖 海尔在美国本土化生产并超过惠而浦成为大家电销售第一 [1][8][9]   应对挑战与产能布局 *   面对关税波动(如2025年4月美国提高关税) 中国企业通过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等地 建立全球供应链有效应对 [10] *   纺织服装企业将订单转移至海外基地生产 受关税直接影响有限 已布局海外产能的企业反而受益 [16] *   中宠股份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建厂 实现深度本地化供应链 截至2024年底在美国拥有4万吨/年产能 贡献约30%海外收入 [31][33][34][35]   市场表现与投资建议   当前市场状况 *   消费市场预期悲观 原因包括内需补贴退坡预期、国庆消费数据一般、出口面临关税战 [41] *   2025年Q3及国庆期间白酒动销同比下滑约20% 但环比改善 高端茅台批价稳定在1800元左右 [36] *   2025年8月秋装上新带动社零增速达3.1% 但Q4零售流水增速关键取决于11月和12月天气 [17]   投资机会与建议 *   短期关注Q3业绩良好公司 如东鹏饮料、万成 [38] *   Q4至明年Q1 关注高股息率、估值较低公司 如新消费、户外场景、体育龙头(安踏、特步、李宁等)及出口企业(华立集团、伟星股份等) [19][39] *   新消费大白马股如农夫山泉、东鹏特饮具备持续性 年底可能估值切换 [40] *   大众消费品(如青岛啤酒)、餐饮链(保利食品)以及白酒中表现最好的公司值得关注 [39] *   长期存在结构性机会 如户外运动、宠物经济、潮玩、现制茶饮、量贩零食等 [41]
 华金证券:十月慢牛趋势不变,风格难改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12 10:48
 历史复盘与影响因素 - 2010年以来的15年中有8次上证综指在10月上涨,市场表现偏震荡 [2] - 政策和外部事件是核心影响因素,在政策和外部事件偏积极的年份如2010、2015、2020等“五年规划”落地年份,上证综指10月均上涨 [1][2] - 流动性宽松可能导致A股10月走强,例如2010年美国QE2预期、2015年央行降准降息、2019年美联储降息等事件 [2]   当前市场展望 - 10月积极的政策预期可能上升,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可能提升积极的政策预期 [3] - 10月流动性可能进一步宽松,美联储10月大概率继续降息,国内央行可能加大逆回购力度 [3] - 10月A股三季报业绩披露,盈利可能结构性回升,科技和周期等行业盈利增速可能回升 [3]   行业配置建议 - “十五五”规划可能重点强调科技创新和提振内需,与此相关的科技和消费可能表现相对占优 [4] - 三季报盈利增速预期较高的是计算机、传媒、军工、电新、电子等科技成长行业和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等周期行业 [5] - 10月建议继续逢低配置通信(算力)、机械设备(机器人)、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传媒(游戏)、计算机(AI应用)、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 [5]
 午评:沪指失守3800点,地产、医药等板块走低,银行板块逆市拉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2:24
 市场表现 - 沪指跌1.23%报3781.61点失守3800点 深证成指跌1.84% 创业板指跌1.75% 北证50指数跌逾3%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7137亿元 场内超4900股飘绿 [1] - 银行板块逆市拉升 中特估概念活跃 旅游出行/地产/医药/券商/酿酒等板块走低 [1]   机构观点 - 美联储降息落地后 "十五五"有望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涉及反内卷/服务消费/提振内需/产业升级等内容 [1] - 市场仍处高位无明显冲顶回落趋势 前期热门赛道轮动加剧 指数处于横盘整理阶段 [1] - 建议以横盘心态应对市场 重视赛道行业轮动 轻指数重个股 关注低位板块与"拒绝调整"相关股票 [1]
 下一波的线索是什么?股市不会止步于此,外资继续流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9:17
 行业配置框架 - 围绕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三大主线展开行业选择 [2] - 资源股从周期属性转向偏红利属性带来估值体系重构 [2] - 中国制造业龙头全球化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提升 [2]   市场驱动力 - 无风险收益下沉推动"找资产"需求井喷 [3] - 资本市场改革提高投资者回报改善中国资产观念认识 [3] - 中国转型加快与传统L形企稳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确定性 [3] - 融资盘呈现"节前收敛、节后迸发"变化规律 [5] - 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后A/H股未来上涨概率较高 [5]   资金流向 - 海外被动基金单周流入27亿美元而主动基金流出1.3亿美元 [6] - 内资单周流入31.03亿美元外资流入25.7亿美元 [6] - 全球资金流出货币市场大幅流入发达市场股市 [6] - 资金行为从存量市"搬家"变为增量市"扩容" [9]   板块配置方向 - 右侧趋势品种聚焦资源、消费电子、创新药和游戏 [2] - 左侧配置关注化工和军工 [2] - 产业趋势重点关注AI从云侧向端侧逻辑扩散 [2] - 关注国产算力链、机器人、化工、电池及大众消费龙头 [4] - 关注固态电池、AI算力、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领域 [5] - 行业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AI、生猪养殖、新能源、新消费等 [7]   市场风格特征 - 热门赛道间轮动加剧指数处于横盘整理阶段 [7] - 三季度涨幅靠前品种在四季度多数无法延续 [10] - 低位补涨可能性正在上升 [10] - 轮动非简单高低切换而是基于景气逻辑的机会扩散 [9]   制造业投资机会 - 出口优势制造业自由现金流出现改善迹象 [11] - 反内卷政策叠加全球再工业化继续修复现金流 [11] - 反内卷加码将系统性重塑中国优势制造业估值体系 [11] - 牛市主线有望切换到出口优势的高端制造 [12]   港股机会 - 恒生科技大概率从"跟上来"到"顶起来" [10] - 南向资金流入叠加外资回流驱动恒生科技主升浪行情 [12] - 6-8月滞涨的港股或有补涨行情 [8]   资产配置策略 - 同时受益于国内反内卷和海外降息的实物资产 [8] - 盈利修复后内需相关领域出现机会 [8] - 保险长期资产端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回升 [8] - 布局逆全球化下的硬通货、硬科技和中国优势制造三条主线 [12]
 十大券商策略:下一波的线索是什么?股市不会止步于此 外资继续流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7:47
 行业选择框架 - 围绕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进行行业选择 [1] - 资源股在供给受限及全球地缘动荡预期推动下从周期属性转向偏红利属性带来估值体系重构 [1] - 中国制造业龙头的全球化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提升带来超越本国经济基本面的市值增长 [1] - 右侧趋势品种继续聚焦资源、消费电子、创新药和游戏 [1] - 左侧配置关注化工和军工 [1] - 产业趋势层面重点关注AI从云侧逻辑向端侧逻辑扩散 [1] - 关注国产算力链、创新药、机器人、化工、电池以及大众消费龙头 [3] - 关注固态电池、AI算力、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领域 [4] - 中期角度关注高内在回报率质量成长策略 [4] - 行业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AI、生猪养殖、新能源、新消费、创新药、有色、基础化工、非银 [6] - 中期推荐上游资源、资本品以及原材料 食品饮料、猪、旅游及景区 保险和券商 [7] - 布局牛市3条主线包括逆全球化下的硬通货(黄金/资源/银行/保险/公用事业)、硬科技(创新药/AI算力等)以及受益于反内卷的中国优势制造(光伏/风电设备/锂电/玻纤等) [10][11]   市场驱动因素 - 无风险收益下沉推动找资产需求井喷 [2] - 提高投资者回报的资本市场改革改善对中国资产观念认识 [2] - 中国转型加快与传统L形企稳能见度提高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确定性提升与资产回报率预期企稳改善 [2] - 中美元首通话表明短期风险展望稳定 [2] - 弱美元与海外降息有利于中国宽松与央行重启国债交易 [2] - 资本市场改革红利有望加快 科创板成长层推出和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在即 [2] - 资金面正反馈是当前行情持续性关键 交易性资金活跃度仍较高 [3] - 赚钱效应是资金面正反馈能否延续关键因素之一 [3] - 海外流动性及地缘问题继续改善 国内基本面向上继续蓄势 [3] - 国庆节前市场走势较为平淡 节后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改善 [4] - 9月美联储如期降息 预防式降息后A/H股未来上涨概率较高 [4] - 市场仍处于牛市阶段Ⅱ 驱动A股本轮上行三大原因未发生变化 [4] - 十五五有望成为下一阶段市场关注重点 反内卷、服务消费、提振内需、产业升级等构成重要内容 [6] - 降息后开启新场景转换 流动性压制解除后6-8月滞涨港股或有补涨行情 [7] - 成长投资逐步从科技驱动走向出口出海 [7] - 增量资金和景气优势驱动行情 轮动基于景气逻辑与产业趋势挖掘优势风格及优势主线下机会扩散 [8] - 资金行为从存量市搬家变为增量市扩容 [8] - 三季度-四季度多存在明显风格切换 三季度涨幅靠前主流品种多数情况四季度无法进一步延续 [9] - 9月降息落地暗示降息周期可能性上升 [9] - 反内卷政策发力叠加全球再工业化 中国出口优势制造业自由现金流有望继续修复 [10] - 反内卷加码将系统性重塑中国优势制造业估值体系 [10] - 美联储重启降息加速全球资金回流中国 [10]   资金流向 - 海外主动基金流出1.30亿美元 海外被动基金流入27.00亿美元 [5] - 内资过去一周流入31.03亿美元 外资过去一周流入25.70亿美元 [5] - 全球资金流出货币市场 大幅流入发达市场股市 [5] - 沪深300期权市场资金在4250点以上开始减仓 [5] - 沪深300的10月到期看涨期权在4250点以上价位持仓量相比此前一周明显下降 [5] - 南向资金流入叠加外资回流有望驱动恒生科技开启主升浪行情 [11] - 食品饮料ETF最新份额84.6亿份增加1.3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2404.3万元 [13] - 游戏ETF最新份额56.2亿份增加55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763.2万元 [13] - 科创半导体ETF最新份额6.9亿份增加64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3857.1万元 [13] - 云计算50ETF最新份额3.6亿份增加1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200.4万元 [14]   市场表现与估值 - A股在创新高后有所调整 整体仍处于9月以来整顿期 [3] - 市场仍处高位没有明显冲顶和回落趋势 前期热门赛道间轮动加剧指数整体处于横盘整理阶段 [6] - 参考历史回踩最终点位可能就在60日均线 [6]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涨跌-2.31% 市盈率20.74倍 估值分位20.63% [13] - 游戏ETF近五日涨跌3.64% 市盈率46.87倍 估值分位69.24% [13]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涨跌7.82% [13]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涨跌-0.37% 市盈率122.42倍 估值分位91.38% [14]
 BBVA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穿越风险,中企出海前景广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5:10
 全球关税战态势与成因 - 美国将关税武器化并将其归因于贸易逆差和海外竞争 [2] - 美国希望凭借其全球经济主导地位获取更多好处 [2]   中国应对策略 - 核心策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需从宏观框架应对而非单一贸易事件 [3] - 有所为方面 需从投资和出口驱动转向内需驱动 通过增加消费和开放部门吸收剩余劳动力 [3] - 有所为方面 需团结坚持自由贸易的伙伴并保持中美双边密切磋商 [3] - 有所不为方面 应避免采取竞争性人民币贬值或对出口部门补贴等措施 [3] - 中国经济自身的转型与再平衡是关键 外部冲击可能加速这一进程 [3]   提振内需路径 - 面对经济不确定性 市民捂紧钱包的情绪需要政府引导和经济应对 [4] - 未来税收投入将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投资于人 如育儿补贴和消费贷款补贴等 [5]   企业出海方向与策略 - 中国企业出海持续 制造业为应对美国关税向墨西哥和东南亚转移生产部门 [6] - 企业需转型以提高产品附加值或压低成本来应对美国高关税 [6] - 欧洲对中国投资有需求 如电动车行业 但面临一些阻碍 [6] - 服务行业如腾讯和阿里出海成功 在海外有大规模业务运营如建设数据中心 [6]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优势 - 香港作为金融中心是企业出海首选地 有助于建立海外信用记录以减轻金融约束 [7] - 澳门与葡语国家的天然联系及大湾区制度多样性对企业出海有帮助 [7]   人民币国际化作用 - 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自然推动的过程 如在与越南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 [8] -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海外被广泛接受 以商业模式自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8]
 倒车接人?A股猛踩刹车,大摩最新研判!
 搜狐财经· 2025-09-03 03:42
 市场表现 - 沪指跌0.36%至3861.52点 创业板指跌2.07%至2895.03点 深证成指跌1.65%至12617.79点 科创50跌1.72%至1333.86点 北证50逆势涨1.08%至1585.52点[1][2] - 科技板块普遍下挫 消费电子 通信设备 算力硬件 半导体板块走弱 黄金及贵金属板块因国际金价创新高而上涨 银行股在红利板块防御属性下走强[2]   成交与资金 - 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超2万亿元 较上日放量948亿元 预计全天成交金额约2.9万亿元[4] - 两融余额突破历史新高 达22970亿元 单日增长356亿元 自6月以来持续上升 8月接连突破2万亿元 2.1万亿元 2.2万亿元整数关口[4] - 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平稳 沪深两市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全球配置资金净流入A股 居民储蓄加速向资本市场转移[19][20]   企业盈利 - A股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营收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 净利润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6][7] - 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 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1943家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8][9] - A股总市值单月增长超过9万亿元[10]   机构观点 - 融资融券成为重要增量资金正反馈机制 融资余额流入规模持续扩大推动市场上行[5] - 摩根士丹利认为股市未全面过热 成交量与两融余额较历史纪录未创新高 风险可控 股权质押比例下降 散户资金流入未达去年特定水平[13][14][15] - 政策转向影响未被市场充分消化 中国市场涨幅可能超预期 内外政策利好与流动性充裕支撑市场 美联储降息信号与美元走弱利好外资回流[17][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