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整合
icon
搜索文档
5000亿并购潮席卷三省,省级能源集团“大整合”,改写中国能源版图
36氪· 2025-10-14 07:57
整合规模与政策驱动 - 2024年前三季度贵州、河南、四川三省能源集团并购规模突破5000亿元,涉及煤炭产能10亿吨、电力装机近8000万千瓦,远超市场预期 [1] - 政策驱动整合加速,国务院国资委文件要求到2025年战略性重组覆盖70%以上重点行业 [2] - 贵州能源集团整合后形成煤炭年产能4635万吨、水电装机680万千瓦、页岩气探明储量800亿立方米的互补型产业体 [2] - 河南能源集团与中国平煤神马联合,掌控煤炭储量284亿吨和年产150万吨尼龙新材料产能 [2] - 四川川投集团与四川能投合并后水电装机达3560万千瓦,强化对“西电东送”核心通道的掌控 [2] 资本市场反应 - 整合消息刺激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盘江股份市值单周暴涨42%,融资融券余额激增3倍 [3] - 中国平煤神马相关上市主体复牌首日涨停,机构预测其新材料板块估值有望突破千亿 [3] - 资本市场看好整合后“能源巨无霸”的规模效应、抗周期能力及长期新能源布局潜力 [3] 整合的深层战略意义 - 整合旨在破解“资源诅咒”,通过“煤+新能源”跨界融合实现转型,如贵州关停12座小煤矿并将产能指标投向新能源 [4] - 废弃资源被重新利用,贵州利用废弃煤矿巷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将“废矿”变为价值50亿元的储能资产 [4] - 技术整合降本增效,河南将煤焦化副产品氢气与煤制氢技术结合,使氢气生产成本下降40% [4] - 整合推动技术卡位与资源掌控,四川组建联合实验室攻克高海拔光伏技术,河南收购澳洲锂矿股权将锂资源自给率从15%提升至40% [4] 区域差异化发展与全球布局 - 国内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西南地区(如云南、四川)依托水电优势剑指“世界级储能基地”,金沙江下游抽水蓄能项目总装机相当于1.5个三峡工程 [5] - 中部地区(如湖北、安徽)以煤化工转型为突破口,规划中的“煤基可降解塑料基地”预计消化超亿吨煤炭过剩产能 [5] - 东部地区(如山东、江苏)押注海上风电与核电,计划2026年前建成全球首个“零碳港口群” [5] - 中国省级能源集团开始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如国电投黄河水电向非洲输出光伏治沙技术,山东能源集团锁定南美“锂-铜-钴”关键矿产十年供应 [5] - 中国在能源互联网领域话语权提升,深圳供电局主导的“虚拟电厂调度标准”获国际电工委员会采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