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

搜索文档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纳入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中国经济网· 2025-10-16 16:59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立足上海全市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依托"大交通、大会 展、大商务、大科创"功能优势与制度型开放优势,聚焦进博会等溢出效应核心承载地、国际贸易中心 新平台、服务企业"走出去"先行区、高能级专业服务业集聚区、长三角科创服务生态圈等功能定位,对 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拓展全球高端要素资源交互融通新路径,加快推进联动创新区建设,在更大范 围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促进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协同发展,形成更多具有引领性的自主改 革成果,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和活力,加速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标志性区域。 据了解,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地处长三角经济地理中心,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高质量共 建"一带一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等多重国家战略承载 区。《建设方案》明确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联动创新区实施范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全域,总面积 151.4平方公里,成为此次8个重点区域中唯一全域入选的区域。商务区纳入自贸试验区,可以更好地服 务国家战略,打造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世界级交通枢纽门户、长三角协同创新引领区和国际化中央商 务区,在更大区域、更广领域 ...
第二批“8+1”联动创新区浮出 上海更大范围释放自贸区制度红利
上海证券报· 2025-10-16 02:35
为促进跨境资金自由流通,《方案》明确,联动创新区将探索优化上海市内、自贸试验区外FT账户适 用范围拓展名单的申请流程。深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支持跨国公司主办企业通过国内 资金主账户代境外成员企业办理其与境内成员企业或境外主体之间的集中收付。开展外债登记管理改革 试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不再逐笔办理外债签约登记。允许银行业金融机构按 相关规定向境外金融同业跨境拆出短期人民币资金。允许试点地区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公司与其下设的 特殊目的公司(SPV)共享外债额度。 为有序推进数据跨境流动,联动创新区将在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允许金融机构向境 外传输金融监管部门认可的日常经营所需的数据。优化科研数据跨境流动管理,实施科研数据分类分级 管理,探索建立科研数据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安全保护等制度和标准规范。企业和个人因业务需要确 需向境外提供数据,且符合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要求的,可以向境外提供。支持探索"来数加 工"等新业态和新模式。 在自主改革清单方面,《方案》全力支持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新形态。具体来看,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 务区联动创新区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支持上海国际 ...
虹桥全域纳入!上海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添新“成员”
国际金融报· 2025-10-15 21:42
商务区纳入自贸试验区,可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世界级交通枢纽门户、长三角协同创新引领区和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在 更大区域、更广领域内优化提升自贸试验区战略。 根据《建设方案》部署,在加快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着力优化金融和数据跨境服务、全面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人才和土地要素保障 体系等四大方面的改革任务外,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联动创新区将重点聚焦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推动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支持举措精准落地。 具体来看:支持开展跨境电商企业数字化监管试点;研究建设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实现"一次申报、监管前置、港口直通";支持上海海关技术中心功 能落户虹桥,设立海关综合技术服务点;推进上海仲裁机构在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提供高效便捷的仲裁服务:推动在虹桥商务区设立各国签证服务中心,试 行再次赴港澳签注24小时便利办证服务。 商务区将立足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的定位,发挥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协同优势,促进商品、技术、数据、信息、服务、人才等资源要素充分交 流、交换和交易,推动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迎来重大利好! 10月15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 ...
上海黄浦:区域经济密度保持全市首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83家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17
核心观点 - 黄浦区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达3344亿元 年均可比增长约4.5% 经济密度达163亿元/平方公里 位列全市首位 区级财政收入达299亿元 年均增长6%以上 [1] 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 地区生产总值达3344亿元 "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可比增长约4.5% [1] - 区域经济密度达163亿元/平方公里 保持全市首位和全国前列 [1] -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99亿元 年均增长6%以上 [1] - 金融业增加值达1286亿元 占全区GDP38.5% 占全市金融业比重近1/6 2021-2024年均增长率6.5% [3] - 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2601万亿元 占全市比重超70% [3] - 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 累计达83家 2024年完成税收近60亿元 占全区总税收比重约10% [2] - 累计合同利用外资金额约83亿美元 保持平稳增长 [2] 改革创新与营商环境 - 成功获批上海首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试点保税展示交易新模式 [2] - 建设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设立全市首家AEO高级认证指导中心 [2] - 发布"1+7+N"新一轮产业支持政策 2024年营商环境测评及企业满意度评价居全市第一 [2] - 打造"门楣之光"人才发展体系 建成运营外滩国际人才服务中心 [2] 重点产业发展 - 金融业增加值规模达1286亿元 占全区GDP的38.5% [3] - 成功举办外滩大会、外滩金融峰会 获批建设全市首批股权投资集聚区、金融科技集聚区 [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海区域中心成功落地 [3] - 在世博浦西园区规划建设中央科创区 构建"1+N+1"产业体系 [3] - 机器人产业基地和脑机接口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3] 消费与商业发展 - 南京路、淮海中路、豫园三大商圈加快转型升级 [4] - 率先建成上海市夜间经济精细化治理示范区 [4] - 积极推进上海国际珠宝时尚功能区、全球新品首发地等示范区建设 [4] - 百联ZX创趣场等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快速发展 [4] - 离境退税业务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设置上海首个"全市退付点" [4] 城市建设与更新 - 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成片旧改3.7万户以上 [5] - 2023-2024年"两旧"改造受益居民总量超过7000户 [5] - 制定外滩第二立面区域城市更新行动计划 探索"三师联创"机制 [5] - 老市府大楼完成更新改造 大新天地、南外滩、金陵路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有序推进 [5] 文化产业发展 - 集聚专业剧场27个、"演艺新空间"101个 "十四五"以来完成国内申报演出超19万场 [7] - 打造南昌路主题街区等红色寻访研学目的地 推动140余处红色遗址遗迹整体展览 [6] - 集聚近60家美术馆、艺术馆、画廊、拍卖行、艺术空间 数量和质量全市领先 [7] - 获评全国首批"全民阅读推广城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