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研制

搜索文档
航发动力(600893.SH):参与新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开展产品试制
格隆汇· 2025-07-29 16:41
战略合作与研发进展 - 公司与研究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参与新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1] - 公司负责产品试制并配合完成试验验证等关键环节 [1] - 科研经费主要由研究院所拨付,减轻公司研发资金压力 [1]
我国自主研制!这一“千千瓦”级航空发动机获颁生产许可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12:42
AES100发动机进展 - AES100发动机获颁生产许可证并签订销售合同 标志着从设计研发阶段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1] - 该发动机为我国首型严格按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1000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 具有复杂环境适应能力及安全经济性优势 [1] - 可适配5-6吨级双发直升机及3-4吨级单发直升机 覆盖运输 救援 警用等多场景 已于2024年8月获型号合格证 [1][6] 低空经济应用拓展 - 将作为"镧影R6000"倾转旋翼无人运输平台动力单元 支持低空物流和应急救援 计划2026年交付 [6] - 同步签订租赁合同 加速商业化落地 [6] 航空发动机谱系发展 - 未来一年内多款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将实现首飞和取证 通用航空发动机全谱系快速发展 [6] - 衍生型号AEP100涡桨发动机功率达900千瓦 适配3-10吨级无人机 已完成首飞且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6] - AES20涡轴发动机功率200千瓦 适用于1吨级轻型直升机 填补轻型航空器领域空白 [6]
航发动力(600893):24年营收实现稳步增长 25年预算阶段性承压
新浪财经· 2025-05-01 14:32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降 2025年预算阶段性承压 盈利能力受成本和研发影响 业务规模扩张使应收应付增长 现金流短期承压 预计未来归母净利润增长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3][4]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478.80亿元 同比增长9.48% 完成年度预算497.62亿元的96.22% 主要因客户需求和产品交付增加 [1][2] -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60亿元 同比下降39.48% 完成年度预算15.12亿元的56.88% 主要是研发费用增加和未按预期处置股票所致 [1][2] - 2024年实现扣非净利润7.92亿元 同比下降35.20% [1][2] - 2025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76.63亿元 与24年实际营收基本持平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92亿元 较24年实际归母净利润下降31.16% [2] 分业务情况 - 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449.94亿元 同比增长10.03% 完成预算值464.82亿元的96.80% 毛利率同比下降0.48pct至9.54% 因新产品成熟度有待提升致成本增加 [2] - 外贸出口转包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20.74亿元 同比增长6.45% 毛利率同比提升5.30pct至19.72% 因订单增加带来边际贡献提升 [2] - 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1.97亿元 同比下降24.91% 因受托加工等业务减少 毛利率同比下降1.32pct至18.41% 因高毛利产品收入减少 [2] 盈利能力 - 2024年度销售毛利率为10.06% 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 因业务规模扩大成本上升和新产品成熟度有待提升 [3] - 2024年销售净利率为2.05% 同比下降1.42个百分点 [3] - 2024年销售费用为2.93亿元 同比下降38.14% 因售后保障任务增加致销售服务费变动 [3] - 2024年管理费用为15.81亿元 同比微增0.91% 基本保持稳定 [3] - 2024年财务费用达4.5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4.30% 因带息负债规模扩大致利息费用增加 [3] - 2024年期间费用率为6.95% 同比上升0.45个百分点 [3] - 2024年研发费用为9.95亿元 同比激增79.82% 受研制任务增加驱动 [3] - 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44亿元 23年同期3.63亿元 减值压力有所缓解 [3] 子公司情况 - 航发动力母公司及黎明、南方子公司利润端下滑较大 黎阳动力营收快速增长且实现扭亏 [3]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本期末应收账款为357.20亿元 同比增长70.59% 因部分货款回收滞后 [4] - 期末应付账款余额为244.25亿元 同比增长35.86% 因生产任务量增加采购原材料和配套产品增加 [4] - 期末存货为316.99亿元 同比增长6.87% 应收、应付及存货增长反映业务规模扩张与备产节奏加快 [4] - 报告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07.53亿元 同比下降15.13% 因销售回款减少 [4] - 2024年向中国航发系统内关联方销售商品20.73亿元 同比下降15.9% 采购商品109.78亿元 同比下降3.2% [4] - 2025年预计向关联方采购商品金额将提升至135亿元 较2024年实际发生额增长23.0% [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62/8.84/12.25亿元 对应估值132、99、71倍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