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提升
icon
搜索文档
南网广东电网解读“获得电力”新政
中国电力报· 2025-06-13 11:29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在2020年1479号文基础上提出更深化改革措施 [1][3] - 新政策确立"五化"目标: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标志供电服务从"保质量"向"优质量"转型 [3] 电网建设与规划 - 要求科学规划配电网布局,适度超前建设,提高配电网灵活转带能力和自愈能力,差异化提升防灾标准 [5] - 优先投资农村、民族地区、老旧小区等供电薄弱区域,广东电网创新业扩配套工程敏捷建设模式,前移可研设计等准备工作 [5] - 推动基础设施均等化,缩小城乡供电差距,构建坚强可靠电网支撑供电高质化发展 [4] 供电质量提升措施 - 持续提升配电线路及台区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水平,鼓励先进地区开展电能质量服务示范建设 [6] - 建设基于实时数据的可靠性管理体系,推动数据采集自动化,试点低压供电可靠性统计 [6] - 广东电网推进非电网直供电小区设施改造,强化居民用电保障 [6] 技术创新应用 - 深化配电网智能巡检体系建设,推广无人机巡检和带电检测装备,提升隐患排查能力 [8] - 完善停电监控和自愈控制策略,实行"一停多用"检修计划,重点城市计划检修逐步实现"零感知" [8] - 广东电网运用南网智瞰、移动营销APP等工具实现用户端用电感知,结合计量系统3.0精准定位故障 [8] 频繁停电治理机制 - 严格执行"一年停电≤5次""连续60天停电≤3次"标准(自然灾害除外),推进问题台区"整线成片"治理 [10] - 建立公开监督机制,供电企业需主动公开停电整治情况,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开展闭环销号核查 [10] - 广东电网采用整线治理模式,联合地方政府解决电网用地等难题,通过四级联动机制快速解决低电压问题 [10] 政策实施方向 - 供电企业需对照意见查漏补缺,总结典型服务案例推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服务水平 [11] - 未来供电服务将向"更高效、更智能、更普惠"发展,支撑"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1]
一图读懂丨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
国家能源局· 2025-06-11 19:43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旨在巩固"三零"服务成效并优化用电营商环境 [1][3] - 政策目标为到2029年实现供电高质化、监管协同化、办电便捷化、服务普惠化、用电绿色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用电营商环境 [4] - 分层级建设示范性用电环境:一流城市体现国际竞争力、先进地区发挥引领作用、特色城镇形成区域影响力 [4] "三零"服务深化措施 - 扩大服务对象范围:将160千瓦及以下各类民营经济组织纳入"零投资"覆盖范围,鼓励地区提高低压接入容量上限 [10] - 压缩办电时限:无电力外线工程不超过5个工作日,有外线工程不超过15个工作日,10千伏及以上电网改造需同步建设配套电网 [10] - 创新服务模式:规划便民接电点,推广主动办电服务(超前对接用户)和快捷办电服务(重大项目绿色通道) [10][11][12] 服务流程优化 - 推行联合服务:水电气业务实现线上线下"一次提交、联合办理",不动产登记与电力过户等高频业务联办 [16][17] - 简化审批流程:电力外线工程采用告知承诺、备案制、非禁免批等优化措施 [17] - 数字化升级: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实现"一次提交多次复用",试点用电报装"全程网办",运用AI技术提供24小时智能客服 [17] 电网建设与质量提升 - 配电网规划:科学布局并适度超前建设,增强配电网灵活转带和自愈能力,结合新能源需求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18] - 投资重点:加强供电薄弱区域配电网改造资金投入,有效提升供电质量 [18] - 精准服务:供电企业与用户签订契约协议明确报装容量标准,按实际需求合理确定接电时间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