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券做空
icon
搜索文档
提振中国股市是振兴科技、经济、品牌与扩大就业、拉动消费的最佳选择
搜狐财经· 2025-07-12 18:22
中国股市长期低迷的症结与改革建议 - 中国股市长期低迷的核心症结在于监管缺位与制度缺陷,上证指数长期在3000点徘徊,而根据中国经济体量与GDP增速推算,合理水平应在5000点左右[1][3] - 监管问题表现为外行监管、量化交易乱象、财务造假处罚不严,导致优质实体企业股价低迷(如康美药业2-7.3元),而白酒等非实体经济股票被炒至300-1400元的畸形高价[4] - 当前市场存在严重不公平现象:机构利用T+1制度、信息差和资金优势收割散户,量化交易频率达每秒300次,95%散户无法抗衡这种交易机制[7] 制度改革的具体建议 - 建议实施最严厉的退市制度:对长期亏损且无创新的企业强制退市,对财务造假企业追究法律责任并全额赔偿投资者损失[5] - 建议改革投资者保护机制:优化中小投资者保护基金运作,将证监会罚没资金用于退市补偿,建立"取之于股市,用之于股民"的补偿机制[6] - 建议限制做空机制:在指数达到5000点前严格限制非限售股融券做空,改革转融通制度,防止大股东通过IPO和减持套现抽离市场资金[7][8] 市场激活措施 - 建议国家队加大入市力度:中投、汇金等机构应改变被动买入模式,避免短期抛售打压市场,建议设立2-3万亿平准基金进行长期注资[9] - 建议改革独立董事制度:将独立董事任命权从交易所移交上市公司协会,建立行业薪酬标准,使其真正发挥监督大股东的作用[8] - 建议资金投向聚焦实体经济:救市资金应重点支持国家倡导的创新型企业、品牌企业和实体制造业,而非仅集中在金融板块[9] 理论依据与现状分析 - 股市指数是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中国GDP增速是美国的2倍以上,理论上交易所指数应站上4000点并稳定在5000点水平[3][5] - 当前市场存在严重资金漏斗效应:大股东通过IPO、转融通、财务造假等手段疯狂减持套现,导致无论多少资金进入最终都会流失[7] - 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上市公司治理形同虚设,独立董事受制于大股东,无法有效监督职业经理人,导致公司治理失效[8]
十年了,过来人谈谈2015年7月股市的腥风血雨
集思录· 2025-07-07 20:33
2015年股灾回顾与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从5178点暴跌至3400点区间 十年间未能有效突破[1] - 2015年7月市场出现连续千股跌停现象 7月8日达到极端状态[1] - 监管层7月4日紧急暂停IPO并退回打新资金[1] 分级基金套利机会 - 分级B产品在市场暴跌期间出现显著价格与净值差 提供套利空间[2][9] - 部分投资者通过分级A和分级套利策略实现40%年化收益[5] - 分级B下折事件成为市场重要转折点 后该产品退出历史舞台[12] 极端行情下的投资行为 - 有投资者在5100点通过融券做空180ETF获取超额收益[2] - 政策救市宣布与实际资金到位存在3天时滞 导致部分抢反弹资金遭遇连续跌停[2] - 食品B品种在救市后出现连续三个跌停又三个涨停的极端波动[2] 仓位管理与资产配置 - 部分投资者在5000点成功逃顶并将仓位降至10%以下[3][9] - 有案例显示3月底清仓后 7月4日完成彻底清仓 较峰值少赚5个百分点[8] - 部分资金转向房地产投资 实现资产翻倍增长[4][11] 市场周期与投资者成长 - 新手投资者在牛市高点入市 一年内亏损严重但最终实现职业化转型[3] - 有投资者经历完整牛熊周期后 资产规模从200万增长至A9级别[4] - 市场波动催生投资者教育 部分群体通过实践快速提升投资能力[2][5] 救市政策与市场反应 - 国家强力救市政策催生"大奇迹日"行情[12] - 救市资金存在被权贵资本套利现象[12] - 政策时滞导致市场出现"生死三天"的关键窗口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