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资灵活性
icon
搜索文档
申银万国期货早间策略-20250701
申银万国期货· 2025-07-01 11: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整体有突破前期震荡向上突破迹象,操作上股指期货建议偏多为主,股指期权建议买权为主 [2] - 中长期角度,A股投资性价比较高,中证500和中证1000受科创政策支持成长性高有机会带来更高回报,上证50和沪深300在当前宏观环境下更具防御价值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指期货市场 - IF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3906.40、3893.20、3885.80、3855.60,涨跌分别为10.80、8.80、7.60、6.60,涨跌幅分别为0.28、0.23、0.20、0.17,成交量分别为30836.00、2035.00、40077.00、6044.00,持仓量分别为65471.00、3682.00、135428.00、40026.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4640.00、 -344.00、 -3939.00、 -618.00 [1] - IH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2693.00、2689.00、2689.00、2690.00,涨跌分别为8.80、7.60、7.20、7.00,涨跌幅分别为0.33、0.28、0.27、0.26,成交量分别为14261.00、855.00、22994.00、2568.00,持仓量分别为26401.00、1756.00、49133.00、8551.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4124.00、 -235.00、 -3937.00、 -298.00 [1] - IC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5863.00、5818.80、5768.80、5650.00,涨跌分别为33.20、25.80、20.40、15.00,涨跌幅分别为0.57、0.45、0.35、0.27,成交量分别为32984.00、3036.00、27514.00、7769.00,持仓量分别为73467.00、4820.00、91475.00、51599.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4070.00、17.00、 -3076.00、 -649.00 [1] - IM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6283.00、6220.60、6148.60、5973.20,涨跌分别为48.40、42.40、29.80、20.60,涨跌幅分别为0.78、0.69、0.49、0.35,成交量分别为53137.00、4220.00、94541.00、20114.00,持仓量分别为82875.00、7270.00、158728.00、68772.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9504.00、449.00、 -9029.00、 -1081.00 [1] - IF下月 - IF当月、IH下月 - IH当月、IC下月 - IC当月、IM下月 - IM当月隔月价差现值分别为 -13.20、 -4.00、 -44.20、 -62.40,前值分别为 -9.60、 -4.40、 -37.20、 -56.20 [1] 股指现货市场 - 沪深300指数前值3936.08,前两日值3921.76,涨跌幅0.37,成交量(亿手)前值145.17,前两日值194.56,总成交金额(亿元)前值2888.21,前两日值3434.68 [1] - 上证50指数前值2711.99,前两日值2707.57,涨跌幅0.16,成交量(亿手)前值38.31,前两日值57.08,总成交金额(亿元)前值764.64,前两日值957.14 [1] - 中证500指数前值5915.39,前两日值5863.73,涨跌幅0.88,成交量(亿手)前值166.28,前两日值199.39,总成交金额(亿元)前值2265.17,前两日值2433.03 [1] - 中证1000指数前值6356.18,前两日值6276.94,涨跌幅1.26,成交量(亿手)前值237.32,前两日值248.56,总成交金额(亿元)前值3362.21,前两日值3304.55 [1] - 沪深300行业指数中,能源、原材料、工业、可选消费前值分别为2145.40、2562.78、2091.69、6203.45,前2日值分别为2143.08、2562.27、2071.13、6204.10,涨跌幅分别为0.11%、0.02%、0.99%、 -0.01% [1] - 沪深300行业指数中,主要消费、医药卫生、地产金融、信息技术前值分别为21178.06、8014.49、6639.80、2362.34,前2日值分别为21117.36、7945.26、6668.87、2337.53,涨跌幅分别为0.29%、0.87%、 -0.44%、1.06% [1] - 沪深300行业指数中,电信业务、公用事业前值分别为3169.80、2640.44,前2日值分别为3109.30、2640.06,涨跌幅分别为1.95%、0.01% [1] 期现基差 - IF当月 - 沪深300、IF下月 - 沪深300、IF下季 - 沪深300、IF隔季 - 沪深300前值分别为 -29.68、 -42.88、 -50.28、 -80.48,前2日值分别为 -29.76、 -39.36、 -45.16、 -75.36 [1] - IH当月 - 上证50、IH下月 - 上证50、IH下季 - 上证50、IH隔季 - 上证50前值分别为 -18.99、 -22.99、 -22.99、 -21.99,前2日值分别为 -23.17、 -27.57、 -27.57、 -25.77 [1] - IC当月 - 中证500、IC下月 - 中证500、IC下季 - 中证500、IC隔季 - 中证500前值分别为 -52.39、 -96.59、 -146.59、 -265.39,前2日值分别为 -36.73、 -73.93、 -118.73、 -232.13 [1] - IM当月 - 中证1000、IM下月 - 中证1000、IM下季 - 中证1000、IM隔季 - 中证1000前值分别为 -73.18、 -135.58、 -207.58、 -382.98,前2日值分别为 -46.74、 -102.94、 -166.14、 -333.94 [1] 其他国内主要指数和海外指数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前值分别为3444.43、10465.12、6528.34、2153.01,前2日值分别为3424.23、10378.55、6472.18、2124.34,涨跌幅分别为0.59%、0.83%、0.87%、1.35% [1] - 恒生指数、日经225、标准普尔、DAX指数前值分别为24072.28、40487.39、6204.95、23909.61,前2日值分别为24284.15、40150.79、6173.07、24033.22,涨跌幅分别为 -0.87%、0.84%、0.52%、 -0.51% [1] 宏观信息 - 6月我国制造业、非制造业和综合PMI分别为49.7%、50.5%和50.7%,比上月上升0.2、0.2和0.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2] - 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境外投资者以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用于境内直接投资,符合条件可按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应纳税额 [2] - 深交所发布创业板“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符合标准的约200余家上市公司不再受募集资金30%补流比例限制,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强调机构要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有效统领和协调重大工作,深入调研提升决策议事质效 [2] - 国家外汇管理局向部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发放投资额度合计30.8亿美元,支持跨境投资业务 [2] 行业信息 - 自2025年7月1日起,对原产于欧盟、英国、韩国和印尼的进口不锈钢钢坯和不锈钢热轧板/卷继续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20.2% - 103.1%,实施期限5年 [2] -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国内票房154.45亿元收官,总观影人次3.24亿,全球总票房突破159亿元,已打破113项纪录,获308项里程碑式成绩 [2] - 1 - 6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18364.1亿元,同比下降11.8%,降幅较1 - 5月扩大1个百分点;6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18.5%,较5月单月降幅扩大1.2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波动调整,下半年城市分化行情或延续 [2] - 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7月开始集体减产30%,部分玻璃企业堵口计划增多,预计国内光伏玻璃供应量下滑,供需失衡状况改善 [2]
重磅!两办发文:允许港股大湾区企业重回深交所
华夏时报· 2025-06-12 20:23
政策核心内容 - 允许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红筹股有望首次实现在深交所二次上市 [1] - 支持符合条件的港交所上市公司在深交所发行上市存托凭证 [1] - 政策将加速红筹企业"H+A双重上市"趋势,利好科技龙头、生物医药及先进制造企业回归A股 [1] 市场影响与意义 - 深化深港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从交易端向发行端延伸,截至2024年11月深港通累计成交金额达93万亿元 [2] - 提升企业融资灵活性,解决港股上市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面临的估值差异与流动性问题 [4] - 为国内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试点探路,可能为中概股回流A股提供参考路径 [4] 受益企业分析 - 港股上市的广东企业共255家,总市值约12万亿元,行业集中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消费,头部企业包括腾讯控股(市值4.7万亿元)、小鹏汽车、比亚迪电子等 [4] - 符合深交所二次上市标准的企业:市值≥2000亿元的仅腾讯控股和腾讯音乐2家,市值≥200亿元且具技术优势的企业约20家(如小鹏汽车、优必选、越疆等) [6] 政策实施挑战 - 红筹架构企业回归需满足市值门槛(≥2000亿元或≥200亿元+技术领先) [5] - 实操难点包括深港上市规则差异、A股IPO审核机制压力、高合规成本(VIE架构调整、跨境监管)及未盈利科技企业准入限制 [6][7] - 政策落地依赖配套细则优化:需细化红筹回归标准、放宽未盈利企业限制、优化跨境资金及税收政策、建立快速上市通道 [7] 企业反馈与动态 - 佑驾创新等企业表示将密切关注政策落地,评估双重上市对融资渠道及市场影响力的提升作用 [4] -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2024年工作重点包括支持大湾区企业赴港上市并鼓励港股企业回归深交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