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
搜索文档
一个血液黏稠的人 身体会发出5个信号
央视新闻· 2025-11-18 10:47
血液黏稠的定义与成因 - 血液黏稠属于血液流变学范畴,描述血液的浓稠度和流动性,指血液中有形成分增多,导致血流阻力增加、流速变慢 [3] - 红细胞变形与聚集、血小板数量增多、血浆蛋白成分增加、血脂升高(特别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多)以及身体水分不足(脱水)等因素均可能导致血液变黏稠 [5] -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内二科主任医师刘芳用"水溶液"比喻解释此过程:一杯溶解了多种物质的水,任何溶质增加或水分减少都会导致溶液浓度升高变稠 [4][5] 血液黏稠的病理影响 - 血液黏稠度增高最先影响毛细血管,使其氧气与营养输送受阻,导致组织细胞长期处于缺氧、缺血状态,功能受损乃至凋亡 [7] - 黏稠血液会加剧与血管壁摩擦,加速血管内壁老化损伤并引发炎症,为胆固醇沉积创造条件,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7] - 斑块破裂会激活凝血系统,最终可能形成血栓,诱发心梗、脑梗等严重疾病,血液黏稠是引发血管斑块、血栓乃至心梗、脑梗等一系列致命病变的重要开端 [7][8] 血液黏稠的识别信号 - 晨起头昏:头脑昏沉不清醒,早晨起床后尤其明显,因血流速度减慢血氧量下降,大脑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营养氧气 [10][11] - 容易嗜睡:餐后嗜睡更频繁明显,因大脑血氧供应不足引发精神萎靡 [13] - 下蹲时胸闷:下蹲体位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回心血量降低,高黏稠度血液加重循环负担,使肺脑等重要脏器出现短暂性缺血缺氧 [13] - 劳动后嘴唇发紫:嘴唇常呈青紫色且稍事活动便气短,是机体缺氧标志,提示需排查心血管或肺部疾病 [13] - 阵发性视力模糊:血液流经视网膜微小血管速度变慢导致短暂缺血缺氧,表现为突感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或眼前发黑,片刻后自行恢复 [13][14] 血液黏稠的预防措施 - 及时补水:饮水不足或出汗过多导致身体脱水引起血液浓缩,清晨起床后、三餐前1小时、就寝前1小时三个关键时段各喝约200毫升温开水有助稀释血液 [16][17] - 戒烟戒酒:香烟毒性物质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红细胞凋亡,大量饮酒加重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症状 [19] - 调整饮食:动物内脏含大量胆固醇增加血液有形成分,甜食糖分多提升黏稠度,建议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膳食纤维及鱼类摄入,血脂不稳者每天吃1斤蔬菜、鸡蛋不超过1个、每周吃2次三文鱼等深海鱼 [20] - 规律运动: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脂质代谢,推荐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车等轻中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运动后补充水分 [21] - 学会减压:情绪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经常熬夜、睡眠质量差与血液黏稠相关,建议放松心情、疏解压力、规律作息、保证睡眠 [22]
血栓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如何预防?医生建议→
搜狐财经· 2025-10-13 15:41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什么是血栓,它又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专家指出,血栓性疾病常危及生命,一旦怀疑形成血栓,应立即就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张韬:血栓一旦形成之后,如果没有进行很好的治疗,会逐渐增加、逐渐蔓延,甚至从小 腿血栓变成大腿血栓、肺栓塞,严重者出现致残和致死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多多重视,尤其血栓的预防非常重要。 专家建议,预防血栓应多吃新鲜果蔬,控制肉类和油脂摄入,并保持适当运动与饮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李伟:血栓的预防其实最核心的一个要点就是要动起来,尤其长时间坐立的时候,要每30 到60分钟一定要去活动、进行一定的下肢运动,通过肌肉收缩来促进血液、加速血流。饮水一般还是建议每天喝1500至2000毫 升。 专家介绍,血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状态下,凝聚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的血块。 血栓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是一种全身性 疾病,按照生成部位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李伟:血栓形成三要素,主要是当血管壁有损伤,比如外伤、炎症等问题,或者血流缓 慢、久站久坐、卧床休息术后的这些病人 ...
世界血栓日 | 什么是血栓?血栓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一起来看!
央视网· 2025-10-13 14:43
央视网消息: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什么是血栓?它又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一起来看! 专家介绍,血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状态下,凝聚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的血块。 血栓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按照生成部位的 不同,主要分为: 一、静脉血栓性疾病。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二、动脉血栓性疾病。主要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房颤动、 动脉缺血和卒中。三、毛细血管血栓。也被称为毛细血管动脉瘤,好发于颜面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李伟:血栓形成三要素,主要就是当血管壁有损伤,比如说外伤、炎症等等问题,或者是血流缓慢,久站久坐, 卧床休息术后的这些病人,都会有血流缓慢的问题。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血液高凝状态,由于药物原因或者是服用一些激素,癌症、肿瘤、吸烟、肥胖等等因 素,它都会让你的血液变得高凝。这几个因素叠加起来之后,就会更容易出现血栓的问题。 专家指出,血栓性疾病常危及生命,一旦怀疑形成血栓,应立即就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张韬:血栓一旦形成之后,如果没有进行很好的治疗,那么它会逐渐增加、逐渐蔓延,甚至于从一个小腿血栓变 成大腿血栓、肺栓塞,严重者出现致残 ...
这些习惯正给你的血管添堵
北京青年报· 2025-05-26 09:12
高盐高糖饮食对血管健康的危害 - 高盐饮食导致血压升高 钠使身体存更多水分 血液量增加 心脏需超负荷泵血 长期可致血管变脆 胆固醇沉积形成动脉狭窄 心脏可能衰竭[1] - 高糖饮食促使脂肪在血管内壁堆积 造成动脉硬化 血糖波动损伤血管内皮 炎症因子持续破坏 血液黏稠度增加 心脏负担加重[1] - 盐糖协同作用加剧危害 盐分滞留水分影响血糖控制 高血糖促进肾脏回收盐分 形成恶性循环 中风和心梗风险比普通人高3倍[1] 高脂及反式脂肪酸的影响 - 高脂肪 高胆固醇及含反式脂肪酸食物对血管健康构成显著威胁 建议减少摄入[2] 久坐不动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 每日久坐超8小时者心脏病风险比普通人高47% 腿部血流减缓导致心脏代偿性加强泵血 可能引发心肌缺血[3] - 久坐导致血液中脂肪糖分堆积 血管狭窄硬化 坐1小时以上血液黏稠度显著上升 高血压糖尿病风险增加[3] - 连续静坐12小时肺栓塞风险翻倍 小腿血流淤积易形成血栓 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致命性肺栓塞[3] - 久坐加速血管老化 30岁人群血管年龄可能达40岁水平[3] 熬夜与心理压力的心血管影响 - 连续熬夜3天血管年龄老化10岁 心脏长期超负荷运转 可能出现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甚至心梗[4] - 熬夜压力促使胆固醇甘油三酯堆积 血管壁硬化加速 年轻人熬夜一年血管硬度比同龄人高30%[4] - 熬夜引发肾上腺素分泌激增 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常见头痛心慌为血压异常信号[4] - 40岁以下猝死案例中60%与熬夜相关心血管问题有关 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下肢血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