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治理现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工信部:加强碳管理、绿色制造与循环利用标准建设
核心观点 - 工信部发布《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以标准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为核心目标,涵盖碳管理、绿色制造、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 [1][2][3] - 提出到2025年制定行业标准1800项以上,组建5个以上新兴产业标准化组织,编制100项以上强制性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转化率达88% [5] - 重点布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标准供给,强化标准与产业政策协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6][7][8][9] 标准与产业协同 - 加强标准与产业发展战略协同,聚焦产业链安全、先进制造业、两化融合、工业绿色发展等领域 [6] - 推动产业规划与标准建设同步部署,加快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领域关键标准研制 [6] - 统筹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标准建设,推进人工智能+标准化,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联合攻关标准 [7] 现代化产业体系标准 - 传统产业:加快石化装备、重型机械等领域标准修订,推广数智化、绿色技术工艺标准 [7] - 优势产业:完善光伏、锂电池、稀土、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推进5G轻量化、毫米波终端标准 [8] - 新兴产业:构建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标准体系,加快5G-A、6G、量子通信、绿色智能船舶标准研究 [9] - 未来产业:开展元宇宙、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生成式AI等前沿领域标准预研 [9] 工业绿色低碳标准 - 碳管理:制定碳足迹核算规则、碳计量技术规范,布局温室气体监测评价全链条标准 [1][12] - 绿色制造:修订绿色工厂、园区、供应链评价标准,分行业完善绿色设计规范 [2][12] - 资源循环:加快固废综合利用、节水工艺、环保装备标准制定,强化有害物质管控 [3][12] 数字化转型标准 - 建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覆盖数字化研发、生产、供应链等场景 [10] - 推进5G+工业互联网、算力互联互通、IPv6+等网络协同标准 [11] - 加快AI芯片、大模型、智能制造标准研制,扩大智能工厂成熟度标准应用 [11] 国际标准化建设 - 支持国内单位参与ITU/ISO/IEC国际标准制定,推动绿色低碳、网络安全标准国际化 [14][15] - 开展国际标准对标行动,对转化率低于80%领域建立督查机制 [15] - 提升ITU-T标准文稿质量,加强中国专家在国际组织任职管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