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重构
搜索文档
把童颜针从万元打到2999元,是否真的能搅动医美市场?
齐鲁晚报· 2025-10-24 17:49
核心观点 - 医美平台新氧以2999元的行业颠覆性价格推出童颜针,旨在打破行业高价壁垒并推动普及,但面临质量质疑与供应链博弈的巨大挑战 [1][5][12] 产品定价策略 - 新氧将童颜针价格拉至2999元/支,仅为国内行业均价12800元的四分之一左右 [1] - 此前1.0和2.0版本定价分别为4999元/支和5999元/支,也远低于厂商16800元/支和18800元/支的控价 [5] - 低价策略主要通过规模效应、低毛利策略、去除中间商环节及平台补贴实现 [4][11] - 公司连锁诊所毛利率为24.3%,远低于医美行业普遍50%以上的毛利率水平 [4] 市场潜力与规模 - 童颜针是增长最快的医美赛道之一,其B端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的5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42亿元 [1] - 未来随着价格下探,童颜针有望达到或超过水光针的普及程度 [1] - 国内获批上市的童颜针已达九款,形成“3款进口+6款国产”的竞争格局,市场已从“蓝海”变为“红海” [13] 成本结构与行业痛点 - 传统万元级童颜针的成本中,品牌溢价和渠道利润可能占比达70%以上 [3] - 原料成本仅占10%-20%,而营销和渠道费用却占30%-40% [3] - 行业陷入恶性循环:上游成本高企导致售价高昂,消费者转向“黑医美”或海外就医,行业信任度下降、获客成本攀升 [13] 供应链博弈与挑战 - 新氧的低价策略引发上游厂商强烈反对,普丽妍和圣博玛曾因定价过低向新氧发函并断货 [5] - 为摆脱供应链依赖,新氧最终与西宏生物合作定制专用于水光打法的“奇迹童颜3.0” [7] - 合作厂商西宏生物在2025年5月曾因未按规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被药监局立案处罚,引发质量担忧 [8] 公司业务转型与财务表现 - 新氧线下连锁业务成为新增长点,“新氧青春诊所”已有40家门店开业,预计年内开至50家 [15] - 今年二季度,新氧线下业务收入同比猛增426.1%至1.44亿元,首次超越线上业务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15] - 由于传统平台信息服务业务收缩,公司二季度整体营收同比下降7%至3.79亿元,净亏损3600万元 [15]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低价策略可能重塑利润分配格局,头部医美机构凭借规模优势承接更多流量,大量中小型诊所可能被迫卷入价格战 [10] - 有观点认为,当市场充分竞争后,童颜针会变成消费品,消费者将享受到真正的红利 [13] - 产品成功的关键不仅取决于价格,更取决于消费者对质量的信任与市场的接受度 [13]
京东秋招启动,开放3.5万岗位,比去年扩容近一倍
齐鲁晚报· 2025-07-28 15:52
招聘规模与岗位分布 - 公司启动2026校园招聘 开放3 5万个岗位 其中应届毕业生岗位2万个 实习生岗位1 5万个 较2025校招增加1 7万个岗位 扩容近一倍 [1] - 招聘岗位覆盖采销 物流 产品 技术等11大方向 工作地点包括北上广深等30多座城市 [1] - 2025届校招曾开放1 8万个岗位 含1 2万个应届生岗位和6000多个实习生岗位 为行业最大规模校招 [1] 薪酬与福利政策 - 校招入职的"京东采销"岗位采用全年20个月薪酬结构 年终奖高达8倍月薪 [1] - 过去一年公司连续7次大范围提高员工薪酬激励 全面上调校招各岗位薪酬 [3] - 在北京投入70亿打造近5000套人才公寓 实习生公寓9月启用 符合条件者可免费入住 配套商业设施和共享区域 [3] 人才培养体系 - 全球培训中心已接纳超万名2025届新员工 实施"五年成长计划" 开放跨级晋升通道 [3] - 推出战略级年轻人才培养项目"后浪计划" 聚焦未来领军人才 [3] - 设立TET管培生 JDS新星 新锐之星 TGT JD YOUNG等多个人才项目 覆盖管理 技术 业务等方向 岗位涉及零售 科技 物流等八大业务板块 [3] 行业趋势 - 校招规模同比翻倍 反映互联网行业重构期加速人才新陈代谢的态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