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颜针
搜索文档
医药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回顾
2025-11-10 11:34
医药上市公司 2025 年三季度业绩回顾 20251109 摘要 医药行业逐步企稳复苏,多数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降本增效及下游 生物医药需求复苏,实现盈利修复。三季度上游板块毛利率环比上升 0.6 个百分点,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均同比和环比下降,得益于企 业持续推进经济化管理和运营效率优化。 CRO/CDMO 板块需求稳定回暖,前三季度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 增长 14%和 36%,Q3 利润端环比 Q2 加速改善。全球生物制药投资自 24 年以来止跌回升,国内 Q3 生物制药投资额同比增长 76%,环比增 长超 150%,有望带动国内需求进一步改善。 医疗器械板块迎来拐点,医疗设备板块业绩显著改善,高值耗材板块分 化。预计 2026 年医疗设备龙头公司将加速发展。过去几年政策对器械 板块的负面影响逐步出清,集采政策也逐步明朗,建议关注业绩和估值 复苏机会。 中药行业前三季度整体承压,但三季报显示环比降幅收窄,多数企业渠 道优化接近尾声。随着冬季旺季来临,终端需求回暖,中医药规划及基 药目录调整将为中成药带来新的推广机会,看好中成药行业估值修复机 会。 Q&A 2025 年第三季度制药产业链上游板块的整 ...
美护25年三季报综述:分化中把握成长性、确定性
浙商证券· 2025-11-10 09:07
证券研究报告 分化中把握成长性&确定性 ——美护25年三季报综述 2025年11月10日 行业评级:看好 分析师 罗晓婷 分析师 周舒怡 邮箱 luoxiaoting@stocke.com.cn 邮箱 zhoushuyi@stocke.com.cn 电话 18916604585 电话 18315314730 证书编号 S1230525020003 证书编号 S1230525060002 摘要 1、化妆品:分化延续,品牌淡季需求偏淡、代运营商困境求变、生产端重视国际大客户供应链重构机遇 • 品牌商:淡季需求偏淡 2、医美:新进入者出货超预期,关注新品催化 2 95% ✓ 美妆:受双十一大促节奏进一步提前影响,9月消费热情下降且品牌相应收缩达播活动,Q3需求端淡季偏淡,单季度收 入增速看,水羊股份、上海家化增长超20%,丸美生物中双位数增长,珀莱雅低双位数下降,贝泰妮、福瑞达高个位数 下降。双十一费用前置&流量成本上升拖累利润表现,上海家化、水羊股份、贝泰妮控费效果初显,Q3利润端扭亏为盈。 3Q25美妆品牌商板块收入/扣非净利润80.5/4.2亿元,同比-1.3%/+16%。 ✓ 个护:Q3收入增长平稳、盈利延 ...
新氧创始人金星出席世界互联网大会:数智技术加速医美行业实现“营销驱动”向“交付驱动”转型
中国经济网· 2025-11-09 09:50
11月6日至9日,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各界代表围绕AI技术、数字经济、普惠应用等议题展开对话。 新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金星受邀参加大会,并在11月8日举办的数字经济论坛上分享数智技术 赋能医美行业品质化与普惠化的实践。 "AI、数字化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医美行业也不例外。这几年,理性消费趋势深化,产业供需关系发 生转变,医美行业正经历着从'营销驱动'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交付驱动'转型。这一进程中,数字 化、AI极大推动了医美服务交付的安全性、品质一致性和普惠性。"新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金 星表示。 新氧集团创始人金星受邀担任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经济论坛发言嘉宾 《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中国轻医美产品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3120亿 元,同比增长14.8%。近几年,社会对多元审美的包容度持续提升,"悦己经济"蓬勃兴起,医疗美容已 成为新消费领域的代表。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上游供给不足等问题,使得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服务质 量良莠不齐,也间接催生了"黑医美"乱象,引发消费信任 ...
四环制药20251104
2025-11-05 09:29
四环制药 20251104 摘要 四环医药自 2014 年起布局医美,以韩国肉毒素乐提葆为起点,该产品 于 2020 年获批在中国上市,预计 2025 年收入近 10 亿元,占比医美业 务 80%,上半年收入 5.85 亿元,同比增长 81%,预计全年增长不低于 50%。 公司推出自研童颜针、少女针及水光动能素等新产品,市场覆盖超过 7,000 家医美机构,与 500 家头部机构达成 100%覆盖,并与 1,400 家重点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了强大的渠道优势。 四环医药拥有三个生产基地,确保产品质量,目前销售包括代理的肉毒 素、玻尿酸、黄金微针及自研的童颜水光和少女针等六款产品,并推行 组合式营销,以肉毒素带动新产品销售,增强商业粘性。 公司打造五大研发平台,覆盖国际创新材料、再生材料等,拥有 60 多 款医美产品,并通过每年数百场医学培训和市场活动,覆盖数千名医生, 加强学术推广。 四环医药目标 2025 年现有产品收入突破 10 亿元,新产品收入达 2 亿 元,总收入达 12 亿元,未来两三年预期保持不低于 50%的年增长率, 目前账面现金约 39 亿元,财务资源充足。 Q&A 四环医药在医美领域的 ...
华大智造(688114):扎实经营,新质攀升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03 19:36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华大智造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等同于“增持”)[1][4] - 基于公司主业增长稳健及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PS 11倍,对应目标价为75.81元[4]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6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0.01%),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减亏3.43亿元[4] - 单三季度营收为7.55亿元,同比增长14.45%,归母净利润为-0.16亿元,同比实现减亏[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21.92亿元,较2025年6月30日减少4.27亿元[4]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单三季度毛利率为54.01%,同比下降4.37个百分点[4] - 公司费用控制成效显著,销售费用率为23.19%(同比下降10.80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1.19%(同比下降12.17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14.80%(同比下降12.72个百分点)[4] 财务预测摘要 - 预测营业总收入:2025E为28.70亿元(-4.7%),2026E为33.34亿元(+16.1%),2027E为37.84亿元(+13.5%)[3] - 预测归母净利润:2025E为-1.46亿元(+75.7%),2026E为-0.10亿元(+92.8%),2027E为1.51亿元(+1538.4%)[3] - 预测销售毛利率:2025E为54.5%,2026E为56.6%,2027E为59.4%[5] - 预测每股净收益(EPS):2025E为-0.35元,2026E为-0.03元,2027E为0.36元[3] 知识产权与资产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拥有境内有效专利640项,境外有效专利492项,共计有效授权专利1132项[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预测,公司总资产为105.13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76.90亿元[5] 可比公司估值 - 选取微电生理、澳华内镜、惠泰医疗作为可比公司,其2025年预测PS平均值约为15倍[6] - 报告给予华大智造2025年PS为11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4][6]
爱美客神话不再近10年业绩首双降 14亿收购“童颜针”尚未见成效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8.65亿元,同比下降21.49% [1][5]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93亿元,同比下降31.05% [1][5]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9.76亿元,同比下降36.20% [5] - 2025年第一、二、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7.90%、25.11%、21.27% [6] - 2025年第一、二、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5.87%、41.75%、34.61% [6] - 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已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双降 [2][8] - 2025年第一、二、三季度综合毛利率分别为93.85%、93%、93.19%,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 [9] 历史业绩对比 - 2016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从1.41亿元增长至28.69亿元,累计增长19.3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53.79% [5] - 2016年至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0.53亿元增长至18.58亿元,累计增长34.06倍,年均复合增长率66.22% [5] - 2024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45%和5.33%,为2016年以来首次个位数增长 [6] 核心产品分析 - 以"嗨体"为核心的溶液类注射产品和以"濡白天使"为核心的凝胶类注射产品是公司核心产品 [11] - 2025年上半年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为7.44亿元,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为4.93亿元,均低于去年同期 [12] - 2024年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增速降至4.4%,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增速降至5.01% [11] - 两大核心产品合计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98.57%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5.24% [11] 行业竞争与战略举措 - 医美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关键期,市场竞争加剧 [10] - 华熙生物"润致·格格"于2024年7月获批上市,圣博玛"艾薇兰童颜针"、华东医药"伊妍士少女针"等竞品相继上市 [11] - 2025年3月公司以约13.86亿元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 Inc 85%股权,获得"童颜针"产品AestheFill [12] - 收购的"童颜针"产品已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并表,但对第三季度业绩贡献尚不明显 [3][12] 二级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从2021年2月18日盘中高点1331.02元/股跌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价160.09元/股,复权后跌幅超过70% [4]
乐普医疗(300003):2025Q3 业绩点评:第二增长曲线爆发,童颜针、水光针放量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31 16:12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乐普医疗(300003)投资评级的总结,已按要求排除风险提示、免责声明、评级规则及其他无关内容。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乐普医疗“优于大市”评级 [1][4][12] - 基于公司主业增长稳健及新品快速拓展,结合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市盈率35倍,对应目标价为20.29元 [4][12] 核心观点 - 公司整体业绩稳健,新产品童颜针/水光针呈现爆发式增长,带动利润高速增长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49.39亿元(同比增长3.20%),归母净利润9.82亿元(同比增长22.35%),扣非归母净利润9.41亿元(同比增长28.18%),经营性净现金流10.1亿元(同比增长139.37%) [4][12] - 单三季度营收15.69亿元(同比增长11.97%),其中童颜针和水光针营收8614万元,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176.18%) [4][13] 财务表现 历史及预测业绩 - 营业总收入:2023年7980百万元,2024年6103百万元(同比下降23.5%),2025年预测6719百万元(同比增长10.1%),2026年预测7693百万元(同比增长14.5%),2027年预测8751百万元(同比增长13.8%) [3] - 归母净利润:2023年1258百万元,2024年247百万元(同比下降80.4%),2025年预测1090百万元(同比增长341.5%),2026年预测1340百万元(同比增长23.0%),2027年预测1599百万元(同比增长19.3%) [3] - 净资产收益率:2023年7.9%,2024年1.6%,2025年预测6.9%,2026年预测8.1%,2027年预测9.2% [3] - 每股净收益:2023年0.67元,2024年0.13元,2025年预测0.58元,2026年预测0.71元,2027年预测0.85元 [3] 单季度业务细分 - 心血管植介入业务营收5.55亿元(同比增长7.18%) [4] - 外科麻醉业务营收9511万元(同比下降37.38%) [4] - 体外诊断业务营收6470万元(同比下降17.45%) [4] - 制剂销售营收3.87亿元(同比增长53.08%) [4] -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营收3.21亿元(同比增长28.27%) [4] 前三季度业务细分 - 医疗器械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5.72亿元(同比增长0.33%),其中心血管植介入业务营业收入17.93亿元(同比增长7.45%),外科麻醉业务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下降20.08%),体外诊断业务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下降17.38%) [4][15] - 药品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6.37%),其中原料药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下降26.89%),制剂营业收入13.62亿元(同比增长14.32%) [4][15] -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实现营业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6.79%),其中合肥心血管医院营业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5.16%),乐普云智科技营业收入4.20亿元(同比增长7.27%) [4][15] 可比公司估值 - 报告列举了部分可比公司的预测市盈率,例如惠泰医疗2026年预测市盈率为32.9倍,威高骨科2026年预测市盈率为34.1倍 [6] - 可比公司平均预测市盈率2025年为41.6倍,2026年为111.2倍,2027年为70.3倍 [6]
乐普医疗(300003):2025Q3 业绩点评:第二增长曲线爆发,童颜针/水光针放量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31 13:3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报告对乐普医疗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6] - 目标价格为20.29元,相较于当前价格17.49元存在约16%的上涨空间 [6][7]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公司整体业绩稳健,新产品童颜针/水光针呈现爆发式增长,带动利润高速增长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39亿元,同比增长3.20% [1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82亿元,同比增长22.35% [13] - 2025年单三季度营收15.69亿元,同比增长11.97%,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6.18% [13] - 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为1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9.37% [13] 分业务板块业绩 - **医疗器械板块**: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72亿元,同比增长0.33% [13] - 心血管植介入业务:前三季度营收17.93亿元,同比增长7.45%;单三季度营收5.55亿元,同比增长7.18% [13] - 外科麻醉业务:前三季度营收3.36亿元,同比下降20.08%;单三季度营收9511万元,同比下降37.38% [13] - 体外诊断业务:前三季度营收2.28亿元,同比下降17.38%;单三季度营收6470万元,同比下降17.45% [13] - **药品板块**: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6.37% [13] - 制剂销售:前三季度营收13.62亿元,同比增长14.32%;单三季度营收3.87亿元,同比增长53.08% [13] - 原料药:前三季度营收2.08亿元,同比下降26.89% [13] -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6.79%;单三季度营收3.21亿元,同比增长28.27% [13] - **新产品表现**:童颜针与水光针首次实现营业收入,单三季度营收达8614万元 [1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收入预测**:预计2025年/2026年/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7.19亿元/76.93亿元/87.51亿元,同比增长10.1%/14.5%/13.8% [4] - **净利润预测**:预计2025年/2026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0亿元/13.40亿元/15.99亿元,同比增长341.5%/23.0%/19.3% [4] - **盈利能力指标**:预计销售净利率将从2024年的3.2%提升至2025年的13.5%,并进一步升至2027年的15.2% [14] - **估值指标**:基于2025年35倍市盈率给予目标价,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市盈率为30.17倍 [4][13]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公司当前总市值为328.92亿元 [7] - 过去12个月股价绝对升幅为50%,相对指数升幅为21% [11] - 当前市净率为2.1倍 [8]
乐普医疗(300003):业绩符合预期 看好创新+医美驱动业绩回升
新浪财经· 2025-10-31 12: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39亿元,同比增长3.2%,归母净利润9.82亿元,同比增长22.3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长11.97%,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176.18% [1] - 前三季度毛利率回升至64.21%,同比提升1.41个百分点,净利率提升至20.17%,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达10.1亿元,同比增长139%,全年现金流有望达到14-15亿元 [2] 分业务板块表现 - 医疗器械板块前三季度营收25.7亿元,同比增长0.33%,其中心血管植介入业务营收17.9亿元,同比增长7.45% [2] - 药品板块前三季度营收15.7亿元,同比增长6.37%,其中制剂业务营收13.6亿元,同比增长14.32% [2] -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业务前三季度营收7.96亿元,同比增长6.79%,其中童颜针和水光针首次贡献营收0.86亿元 [2] 医美新业务进展 - 童颜针自8月初发货以来含税收入约1亿元,已覆盖1500-2000家医美机构,包括80%以上大型品牌连锁机构 [3] - 9月中下旬与美团签署合作,预计第四季度将进一步放量,水光针已开始铺货 [3] - 热玛吉已提交注册并开始生产准备,PDRN(三文鱼针)有望于2026年第一季度获批 [3] 创新药与神经调控业务 - 创新药MWN109注射液国内Ⅱ期临床已完成入组,口服剂国内Ⅰ期临床接近完成,并开始积极寻找BD合作 [3] - 创新药MWN105正着手开展MASH和超重/肥胖的Ⅱ期临床,同时布局双靶或多靶SiRNA类药物的临床前研发 [3] - 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器(DBS)预计近期获批上市,植入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将于明年上半年申报 [3]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6.18亿元、73.63亿元、83.4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44%、11.26%、13.35%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0亿元、12.93亿元、15.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3.48%、15.43%、19.63% [4]
研报掘金丨东方证券:维持乐普医疗“买入”评级,业绩基本稳定,经营有望继续改善
格隆汇APP· 2025-10-30 14:22
财务业绩 - 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增长22.4% [1] - 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2.9亿元,环比下降6.8%,业绩基本稳定 [1] - 经营状况有望继续改善 [1] 业务板块分析 - 25年第三季度心血管植介入业务收入5.5亿元,环比下降10.5% [1] - 心血管业务收入环比下降主要系公司主动进行渠道库存管理,以应对和准备冠脉植介入和封堵器等部分产品集采 [1] - 体外诊断业务基本见底,随着政策影响消化、新品获批和格局稳定 [1] - 外科麻醉业务有望恢复增长 [1] 增长动力与未来展望 - 公司童颜针首秀亮眼,医美新曲线放量在即 [1] - 有创脑机接口研发顺利推进,神经疾病领域市场空间巨大 [1] - 长期来看公司作为头部企业将从集采中获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