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文化
搜索文档
杭州亚运会两周年城市穿越赛带你感受亚运活力
杭州日报· 2025-09-22 10:11
每个点位上的趣味活动,让参赛者大呼又好玩又过瘾。在承办亚运会羽毛球赛事的滨江体育馆,参 赛者要完成羽毛球颠球,边上还有非遗市集和节目;在亚运会足球项目承办场馆上城体育中心,参赛者 要穿越回古代踢一回蹴鞠;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门口玩投壶,还能喝到杭州亚运会两周年定制版宋 画咖啡;在杭州体育馆、拱墅运河体育公园和杭州亚运会博物馆,参赛者还参与了心肺复苏及AED急 救培训并实操体验……参赛者通过趣味打卡任务,亲身体验"赛时服务竞赛,赛后服务民生"的理念成 果,感受宋韵文化、西湖文化、大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与亚运精神的精彩对话。 据悉,本次活动坚持"全民参与、全城联动、全域融合"的理念,面向6至70周岁市民零门槛开放报 名。参赛者以3-5人团队形式自由组队,从"大莲花"出发,需综合运用徒步、跑步、骑行、地铁、公交 等绿色出行方式完成穿越,全程允许使用一次网约车或出租车,严格呼应杭州亚运会"绿色、智能、文 明、节俭"的办赛初心。这种强调团队协作与低碳理念的参赛方式,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情侣、好友 跨代际组队,在城市的脉动中共同探索,在协作中增进情感。 赛事设置亚运故事奖、最潮创意奖、团队优胜奖三大奖项,激发市民多元参 ...
杭州西湖博物馆就要20岁了!
杭州日报· 2025-09-12 10:37
公司活动与成就 - 举办纪念建馆2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 汇聚专家学者及一线工作者共同庆祝与展望未来 [2] - 杭州西湖博物馆自2005年开馆以来累计举办展览254场 推出活动5000余场 累计服务游客2300余万人次 [4] - 服务青少年约690万人次 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4] - 馆藏品从零起步发展至17763件/套 形成独特藏品体系并于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4] - 在西湖申遗 G20峰会及杭州亚运会等重大事件中作出贡献 其展览多次荣获省级和国家级奖项 [5] 行业地位与功能 - 公司是国内第一座湖泊专题类博物馆 已成为西湖文化展示中心 西湖学研究中心 红色教育基地和宣教互动中心 [4] - 公司在西湖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发挥多重核心作用 是学术研究平台 国际专家实证窗口和公众传播枢纽 [3] - 公司通过文物 历史 科技等多元形式全面呈现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 [3]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未来将继续深耕学术研究 讲好西湖故事 推动文明互鉴 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展示空间 [6]
浪涌钱唐,湖起东南:一部西湖写就的杭州史
经济观察报· 2025-09-02 10:26
杭州历史与西湖形成 - 杭州拥有8000年人类活动史 新石器时代跨湖桥遗址发现7500年前独木舟(中华第一舟)及世界最早漆弓和中国最早草药罐[2] - 5000多年前良渚文化以玉器为特色 玉器用于通神辟邪和权力象征 良渚所在余杭名称源于大禹南巡弃船典故("余留一船")[2] - 先秦时期西湖尚未形成 仅为钱塘江入海口小海湾 当地居民为断发文身的越人 属吴越争霸区域[3][4] 西湖地质演变 - 秦汉时期西湖由海湾演变为潟湖 钱塘江泥沙堆积和海浪冲击形成沙坝隔绝海水[5] - 秦代西湖仍与江海相通 秦始皇曾在此遭遇风浪 宝石山存有秦始皇缆船石[6][7] - 东汉华信修筑海防大塘(宝石山至万松岭)彻底隔绝西湖与钱塘江 西湖转为淡水湖[10][11] 城市发展与运河作用 - 隋开皇九年(589年)首次设立"杭州"地名 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凿通江南运河(杭州段) 打通中原通道奠定经济基础[12] - 五代吴越国定都杭州 实施保境安民政策 86年治理使杭州成为全国经济文化重镇 欧阳修记载"十余万家环以湖山"的繁荣景象[13] - 吴越王钱镠设千人"撩湖兵"专事西湖疏浚 为最早专职治理团队[13] 南宋都城与经济 -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杭州(临安府) 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皇城方圆九里 外城达数十万户超百万人口[16] -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临安城商肆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瓷器为重要贸易商品 汇集全国窑口产品并通过运河分销[17][18] - 货币体系包含圆形方孔钱、金银锭及纸币(交子) 临安城有百余家金银铺 在锭上刻工匠名和成色以建立信誉[18] 西湖治理与文化景观 - 北宋苏轼元祐五年(1090年)大规模疏浚西湖 修建苏堤并治理六井 解决杭州旱涝问题[20] - 南宋形成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等) 代表四季时辰气象景观精华 1699年康熙南巡御赐题名确立官方地位[22][23] - 投龙简祭祀习俗自唐代延续 吴越王钱镠914年投金龙银简祈雨 1950年代出土鎏金铜龙及银简现藏浙江省博物馆[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