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湖醋鱼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八卦有礼”街区亮相
杭州日报· 2025-10-21 11:53
位于凤凰里创意园"八卦食光"市集的"寻味杭帮,经典传承"专区也是人气满满。专区由街区和杭帮 菜博物馆联动打造,以展览、互动与表演带领市民沉浸式体验杭帮菜的千年韵味。片儿川、西湖醋鱼、 东坡肉……"寻味杭帮饮食文化展"通过图文时间轴与仿真菜模型,生动呈现菜肴的演变。 此外,街区还号召餐饮商家加入"臻星食礼"商户评选,通过定期开展经营培训、文明餐饮宣传、后 厨规范检查等,引导商户从"舌尖"到"服务"践行文明准则。 开街当天,八卦田遗址公园广场上百张圆桌整齐排列,"拾光聚暖,百味南星"八卦有礼家宴如期开 席,这已是这场邻里盛宴的第十年。百家商户与民间厨艺高手纷纷献艺,香气弥漫引市民驻足。"十年 百家宴,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情感的纽带。"玉皇山社区王大伯感慨道。 当千年宋韵饮食文化与现代文明理念交融,当老街巷的烟火气与科技活力相遇——近日,"八卦有 礼"街区在上城区南星街道正式开街。作为以"文明餐饮"为主题的文明实践街区,这里不仅承载着杭帮 菜的文化记忆,更以全新面貌诠释"烟火里的文明风",为城市街巷注入崭新活力。 八卦新村规模不大,却饭店林立,美食云集。这个曾经是20世纪80年代老工业区职工宿舍的地方, 如今已摇 ...
杭州百年名菜西湖醋鱼为何成了“网红”?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9:29
话题热度与现象 - 杭州名菜西湖醋鱼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在小红书平台相关话题讨论量达53.5万次,浏览量超过1.2亿次 [1] - 该菜品频繁被网友吐槽并登上网络热搜,被戏称为“西湖是西湖,醋是醋,鱼是鱼” [1] - 话题的强关注度源于其作为与西湖景区紧密绑定的文化IP所享有的高知名度,与实际口感体验之间形成的“反差感” [2] 历史底蕴与文化地位 - 西湖醋鱼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可追溯至南宋“叔嫂传珍”传说,并被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记载 [1] - 其文化分量显著,例如在1972年被用于周恩来总理在杭州宴请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场合 [1] 品质争议的核心原因 - 原料退化是关键因素,传统做法要求草鱼在西湖活水中“饿养”两三天以排尽土腥味,而现代规模化养殖的饲料催肥导致鱼肉质松散、土腥味重 [4] - 传统烹饪技艺面临流失,西湖醋鱼是考验厨师功力的“功夫菜”,涉及独特的“七刀半”刀法、90℃水温“养”熟等技术,但为追求出菜速度,许多餐馆简化了流程 [5] - 口味差异存在,杭帮菜清淡原味的特点与当下普遍偏好的重口味存在天然隔阂,其清淡微甜的复合口味或与游客味蕾需求不契合 [5] 行业发展与破局探索 - 争议被视为城市影响力提升的体现,这种关注可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7] - 行业正进行科学化探索,例如通过数字化味觉研究建立酸甜咸度和鱼肉嫩度的可量化科学标准,以推动工艺的标准化传承 [7] - 破局之道在于系统性提升,需从供应链源头、工艺传承到文化传播进行创新与适应,而非简单妥协或放弃 [7]
浪涌钱唐,湖起东南:一部西湖写就的杭州史
经济观察报· 2025-09-02 10:26
杭州历史与西湖形成 - 杭州拥有8000年人类活动史 新石器时代跨湖桥遗址发现7500年前独木舟(中华第一舟)及世界最早漆弓和中国最早草药罐[2] - 5000多年前良渚文化以玉器为特色 玉器用于通神辟邪和权力象征 良渚所在余杭名称源于大禹南巡弃船典故("余留一船")[2] - 先秦时期西湖尚未形成 仅为钱塘江入海口小海湾 当地居民为断发文身的越人 属吴越争霸区域[3][4] 西湖地质演变 - 秦汉时期西湖由海湾演变为潟湖 钱塘江泥沙堆积和海浪冲击形成沙坝隔绝海水[5] - 秦代西湖仍与江海相通 秦始皇曾在此遭遇风浪 宝石山存有秦始皇缆船石[6][7] - 东汉华信修筑海防大塘(宝石山至万松岭)彻底隔绝西湖与钱塘江 西湖转为淡水湖[10][11] 城市发展与运河作用 - 隋开皇九年(589年)首次设立"杭州"地名 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凿通江南运河(杭州段) 打通中原通道奠定经济基础[12] - 五代吴越国定都杭州 实施保境安民政策 86年治理使杭州成为全国经济文化重镇 欧阳修记载"十余万家环以湖山"的繁荣景象[13] - 吴越王钱镠设千人"撩湖兵"专事西湖疏浚 为最早专职治理团队[13] 南宋都城与经济 -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杭州(临安府) 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皇城方圆九里 外城达数十万户超百万人口[16] -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临安城商肆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瓷器为重要贸易商品 汇集全国窑口产品并通过运河分销[17][18] - 货币体系包含圆形方孔钱、金银锭及纸币(交子) 临安城有百余家金银铺 在锭上刻工匠名和成色以建立信誉[18] 西湖治理与文化景观 - 北宋苏轼元祐五年(1090年)大规模疏浚西湖 修建苏堤并治理六井 解决杭州旱涝问题[20] - 南宋形成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等) 代表四季时辰气象景观精华 1699年康熙南巡御赐题名确立官方地位[22][23] - 投龙简祭祀习俗自唐代延续 吴越王钱镠914年投金龙银简祈雨 1950年代出土鎏金铜龙及银简现藏浙江省博物馆[15][16]
从一道西湖醋鱼到一个文化符号
每日商报· 2025-07-31 10:36
杭帮菜守正创新 - 西湖醋鱼等经典杭帮菜承载千年宋韵饮食基因和江南水乡风味,是杭州城市文化重要组成[1] - 行业通过古籍研究改良食材选择,如开化草鱼替代笋壳鱼以提升西湖醋鱼品质,实现"食鱼寻蟹"目标[2] - 新白鹿保留杭帮菜鲜香甜糯特点同时创新口味,如杭椒爆炒牛肉融合鲜辣元素满足多元需求[2] - 老天目·天目暖锅研发"暖锅轻享"系列,减少调味品用量突出食材本味顺应健康饮食趋势[2] - 2024年12月杭州发布杭帮菜地方标准,明确5道经典菜肴的原料工艺等要求并认定1个产学研平台[2] 品牌建设与IP打造 - 行业借鉴顺德"寻味顺德"IP和广州粤菜老字号经验,需构建统一传播矩阵强化文化标签[3] - 建议通过小红书达人探店淘宝主播制作等方式推广葱包桧定胜糕等小吃,打造"传统小吃年轻化"标签[3] - 联合动漫企业设计杭帮菜卡通形象,开发文创衍生品渗透日常消费场景[3] - 策划"江南面王"争霸赛等文化活动展示杭帮面,塑造独特品牌形象并吸引外地游客[3] 人才体系建设 - 需培育引进兼具文化传承与现代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4] - 设立"市场创新贡献奖"激励打造爆款产品和提升年轻客群占比的团队[4]
中餐全球化营销的底层逻辑——善用乡愁,重建连接
搜狐财经· 2025-07-28 17:13
中餐全球化现状 - 全聚德纽约试营业吸引在美华人和留学生为主,体现中餐文化输出效应 [2] - 海外中餐厅数量达70万家,年均增长率11.7%,78%消费者愿为家乡味支付3倍溢价 [2] 中餐全球化核心驱动力 - 记忆银行理论:新疆大盘鸡、兰州拉面等菜品触发消费者味觉记忆,英国留学生愿付12-15英镑高价回味 [7] - 食物身份IP化:云海肴汽锅鸡代表云南生活,湘菜"坦荡的辣"和川菜"麻辣哲学"成为文化输出载体 [11] - 场景补偿机制:航空公司辣子鸡配孔干饭、全球唐人街空间设计缓解海外华人乡愁 [14] 中餐出海主要挑战 - 酸菜鱼品牌因欧洲检测标准差异导致30吨酸菜霉变报废 [15] - 马德里三国主题火锅店因红灯笼文化差异被吐槽 [17] - 欧盟将郫县豆瓣酱列为"神秘红色添加剂",新加坡禁售血制品影响食材使用 [19] - 海外中餐厅预制菜渗透率达78%,口味与现制差异明显 [21] 中餐全球化解决方案 - 文化转译:小龙坎迪拜店设"青梅煮酒"包厢结合阿拉伯围炉文化,欧洲门店用辣油作画传递东方美学 [24] - 供应链本土化:湖南辣椒基地通过指纹溯源码展示生长过程,蜜雪冰城东南亚门店本土原料占比60%降低成本35% [24] 中餐全球化高阶形态 - 葡萄牙儿童使用筷子食用沙县蒸饺实现中华礼仪输出,纽约客用Fly By Jing辣酱搭配贝果接受川味 [26] - 迪拜商人通过火锅理解"和而不同",体现饮食文化对哲学理念的传播 [26]
品味国粹情满湘湖:杭州老字号一场不容错过的消费盛宴
搜狐财经· 2025-05-20 11:23
活动概况 - 活动汇聚70余家知名老字号企业,涵盖购物、美食、文化体验等多领域 [1] - 设置消费品以旧换新服务区域,提供旧家电、旧家具等置换优惠政策 [15] 餐饮老字号表现 - **楼外楼**:展位设计突出江南韵味,主打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杭帮菜预制菜和糕点 [3] - **知味观**:展示小笼包子、猫耳朵等传统点心,产品体现1913年创立以来的工艺传承 [5] - **老字号新桐酒酿馒头**:现场销售火爆需长时间排队,产品以酒酿香气和松软口感获消费者认可 [13] - **东坞山豆腐皮**:产品以薄如蝉翼、色泽金黄为特点,适用于汤品和炒菜 [15] - **永昌臭豆腐**:通过独特风味吸引客流,炸制后外酥里嫩搭配特制酱料 [15] 非食品类老字号亮点 - **王星记**:扇子工艺融合传统山水与现代设计,兼具实用性和艺术价值 [7] - **朱氏铜艺**:展品涵盖铜摆件至大型铜雕,突出匠人手工技艺与文化传承 [9] - **五味和**:主打南北货与茶食糕点,产品以细腻口感和传统风味著称 [11] 行业趋势 - 老字号企业通过嘉年华形式强化品牌曝光,直接触达消费者并促进销售转化 [1][15] - 传统工艺与现代消费场景结合(如预制菜、便携糕点)成为老字号创新方向 [3][5]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与文化活动联动,推动环保消费与传统文化协同发展 [15]
“烟火气”升腾!“五一”假期餐饮消费表现亮眼
新华社· 2025-05-08 15:34
餐饮消费表现 - 53.4%调研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平均增长率超15% [1] - 45.2%调研企业客流量同比增长 平均增长率12.1% [1] - 北京到店团购餐饮零售额同比增长36.1% 在线外卖零售额同比增长3.8% [1] - 上海中高端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30% 餐饮消费券带动堂食消费额大幅增长 [1] 企业业绩亮点 - 呷哺呷哺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8.85% [1] - 瑞幸咖啡营业额同比增长28.5% 通过产品创新与点位拓展实现增长 [1] - 杭州楼外楼总店日均接待游客超4000名 代表菜"西湖醋鱼"日销近千条 "东坡肉"日售2000多块 [1] 异地消费拉动效应 - 美团数据显示异地游客贡献的地方特色菜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5% [1] - 成都异地游客餐饮堂食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7% [1] - 上海外地来沪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长37.1% [1] 行业趋势与创新 - 文旅融合背景下"地方味道"引流效应显著 拉动当地消费作用凸显 [2] - 消费升级推动需求转向"吃住玩"全链条体验 音乐节演唱会周边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80% [2] - 商家推出增值打包服务 如广州"亲子房住宿+景区门票+餐饮代金券"套餐 河北"住游"优惠套餐 [2] 行业规范与安全 -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安全生产倡议 重点监测企业安全生产措施实施率较高 [2] - 餐饮住宿行业基础消防措施普及率超9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