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资源市场化改革

搜索文档
一财社论:以包容的制度生态,护航国有“三资”改革
第一财经· 2025-10-22 21:10
同时,实物、债权、股权、特许经营权、未来收益权等国有资产,有的处于闲置中,有的由于管理能力 缺乏而处于低效、无效使用状态,未能将其增长潜能发挥出来。 将这些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以及"闲置和低效"的国有资金,通过"能用则用、能不用则售、不售则 租、能融则融"的方式,重新焕发活力,不仅有助于舒缓当前各地财政紧平衡问题,有助于最大化这些 国有资源的价值创造能力,盘活地方存量资产,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借此充实地方政府的一级信用主体 身份,搭建起完善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助推政府会计制度建设,有效降低和管控政府债务风险,使 金融市场的风险定价更完整、价格信号更能反映现实中的风险可承载能力和风险偏好。 也因此,国有"三资"管理改革,不仅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现代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要素资 源市场化改革、全面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备行囊,有助于从更深、更细、更广的领域厘 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 这是因为,国有"三资"出现使用低效、无效问题,本质是人财物和治理体系的匹配问题,如国有资源的 有用与否,背后是一个场景评价问题,唯有将其置于市场,通过市场交易才能真正度量出效用的稀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