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医学技术
搜索文档
创新引擎强劲 竞逐全球市场
科技日报· 2025-10-22 09:41
行业创新成果与国际化认可 - 国产创新药在短短两天内开出5张出海大单,其中普瑞金生物与Kite Pharma合作潜在总金额达16.4亿美元,翰森制药与罗氏集团合作潜在总金额达15.3亿美元 [1] - 2025年上半年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近66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519亿美元 [5] - 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比例超过20%,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 [2] - 国产创新药如泽布替尼、舒格利单抗、恩沙替尼、谷美替尼等陆续获批上市,填补相应领域空白 [2] - 中国新药临床试验不断登上国际学术大会报告台,例如正大天晴的库莫西利胶囊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发布临床数据 [4] 技术驱动研发效率提升 - 人工智能、计算医学等技术深度应用于药物研发,目标将传统研发周期压缩90% [2] - 利用计算医学技术建立肿瘤患者数字孪生和药物模型,覆盖分子设计、逆合成分析、工艺开发、临床试验等关键环节 [2] - 集成人工智能、量化模拟和高通量筛选的创新平台有助于提升研发效率并突破现有壁垒,例如在纳米递送赛道发现精准靶向多器官和组织的创新纳米材料 [3] 企业研发投入与平台建设 -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年研发投入已超过40亿元,自主搭建覆盖双抗、小干扰RNA、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平台 [5] - 公司探索基于疾病生物学机理的源头创新,推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转化医学创新,并与数百家头部医院紧密合作 [5] - 行业在纳米载体、抗体偶联药物等多个新赛道取得进展,构建创新引领的产业发展格局 [3] 国际竞争力与临床突破 - 国产创新药开展与国际明星药物的“头对头”试验研究,例如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组合疗法在多个适应证上与“药王”K药(可瑞达)对标,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沃西被证实能显著延长肿瘤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4] - 行业从仿制跟踪转变为敢于与国际“药王”PK并在疗效上实现超越,成为跨国药企和全球投资者关注的重心 [4][5]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引擎强劲 竞逐全球市场
科技日报· 2025-10-22 07:39
"十四五"期间,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稳步上升,出海交易屡爆大单,完成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 飞跃"的深刻蝶变。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持续完善,全球竞争力显著提升,不仅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硬核"增长极,更在国际生物医药舞台上实现了从"跟跑者"到"关键贡献者"的转变。 把握机遇,逐浪潮头 短短两天,国产创新药物就开出了5张出海大单,其中多个交易总金额超10亿美元。10月16日,深圳普 瑞金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旗下细胞疗法公司Kite Pharma就体内原位编辑疗法 达成合作,交易潜在总金额达16.4亿美元;17日,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与瑞士罗氏集团就靶向抗体偶 联创新药物达成许可协议,交易潜在总金额达15.3亿美元……前沿领域、创新靶点、国际大单,中国生 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实力不仅获得国际认可,也得到跨国大药企的信任与垂青。 10月17日,中国1类新药库莫西利胶囊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发布了临床数据报告。这一新 型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2/4/6)抑制剂由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 近年来,登上国际学术大会报告台的中国新药临床试验不断增加,通过临床试验直接对标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