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认知差距
icon
搜索文档
清华刘嘉:AI时代属于年轻人,不要用过时的经验束缚他们
36氪· 2025-10-16 19:01
AI对人类认知和工作模式的重塑 - 大脑是一个主动预测和生成认知的系统,智力的本质在于主动加工而非被动存储[1][6] - 使用AI工具时,大脑可能将资源重新分配给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等高级认知功能,而非维持记忆海量信息的强连接[1][7] - AI将人类从基础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类似于工业革命将人口从繁重农业劳动中解放,使大量劳动力投身于教育、科学和艺术等领域[3][10] - 人类可以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到从80分提升到100分的创造性工作上,这体现了人类独特的思想、情感和创造力[1][4] - AI的终极意义是将人类从所有框架内事务中解放,使其集中全部智力探索知识与文明最前沿的创造性工作[1][11] AI时代人类创造力的新定位 - 人类智能与创造力的核心源于对信息进行动态加工和操作的工作记忆,而非存储静态信息的长时记忆[5] - 创造力的本质是在工作记忆中将不同领域的概念进行前所未有的关联、组合与重构[5] - AI时代人类不再单纯追求知识的标准化和共识化,而是通过创造力拓展“未知的已知”和探索“未知的未知”[5] - AI能在已有的人类认知框架内做到极致,但无法跳出框架进行“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而这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驱动力[11] - 人类真正的独特性在于每个人拥有的独特认知与生成式发明能力[19] 人机协作的新分工模式 - AI充当“外部事实记忆库”,人类则专注于高层次的操作和创造性融合[6] - 我们不再需要记住所有事实,但必须学会调用这些事实并在心智工作台上进行创造性操作[6] - 大模型的本质是将人类几千年知识精华压缩进神经网络权重,其优势在于浩瀚无尽的知识库而非单纯的文字或代码撰写能力[3] - AI是理想的批评者,能提供苛刻客观的意见且不会让人感到自尊受损,这种无压力反馈促进个人认知迭代与进步[14] - AI是能够共同成长的伙伴,其反馈深度与使用者的提问水平直接相关,呈现“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特性[14] AI对教育行业的变革性影响 - AI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抹平由地域、家庭和阶层带来的教育不平等,实现教育平权[2][13] - 新的差距是“认知差距”即如何有效使用AI的差距,而非物理资源差距,但这种差距可以通过教育克服[2][13] - 传统教师“授业解惑”的职能被AI超越,未来核心价值在于“传道”即教会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及高效交流协作[14] - 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给予学生足够空间在AI协助下自由创造,关键在于获取答案后的“追问”[15] - 现代通识教育应训练学生提出正确问题、探寻关系、逻辑推演、理解心理和说服他人五大能力[16][17][18][19] 工作形态与社会结构的未来演变 - AI将我们从繁琐重复性工作中解放,为探索“我要什么”这个人生命题提供时间和空间[10] - 当AI高效满足社会基本物质需求时,人们不再需要为生存而被迫工作,未来社会或可实现“按需分配”[10] - 面对职业被替代风险,需要思维根本转变,引导年轻人将精力投入到更具创造性的领域[12] - AI时代属于年轻人,他们是与AI共生的“原生一代”,应放手让其探索而非用过期经验束缚[12] - 行业应顺应并利用AI潮流,学习成为机器的维护者、改进者甚至新引擎的发明家[19]
“股市721定律”永不过时?背后是资金、信息、认知的全面碾压,普通人生存法则只有一个!
搜狐财经· 2025-09-16 09:17
市场结构与投资者表现 - 个人投资者贡献82%交易量但盈利占比不足15% 机构投资者仅占18%交易量却获得85%利润 [1] - A股单日成交额超万亿天数达120天 机构成交额占比超60% 散户成交额占比40%但分散于2亿账户 单账户平均成交额不足5万元 [4] - A股散户数量超2亿 持续盈利者不足5% [10] 资金优势差异 - 机构通过联合坐庄 分批建仓 对倒拉升等手段控制股价走势 典型案例中私募基金联合3家机构通过12个账户在3个月内买入20亿筹码推高股价50元至80元 [1] - 机构能用1亿资金拉涨停吸引10亿散户跟风 最终通过倒卖筹码赚取9亿差价 [2] - 散户资金分散且行动不一致 在典型案例中机构清仓18亿时散户接盘量占同期总买入量73% [1] 信息获取能力差距 - 机构通过专业调研团队 行业人脉和政策预判获取多维信息源 典型案例中医药企业创新药三期临床成功率超90%的信息机构提前3个月知晓 [4][5] - 研究显示机构平均比散户提前42天知悉重大利好 提前28天知悉重大利空 [5] - 散户信息来源限于公告 新闻和股吧 信息存在滞后或失真 公告发布时股价已充分反映已知信息 [5] 投资决策逻辑对比 - 机构买入决策72%基于3年以上行业景气度 18%基于企业3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超20% 10%基于估值低于历史均值 [7] - 散户买入决策65%受短期涨幅影响 28%受消息刺激影响 仅7%考虑企业基本面 [7] - 典型案例中机构通过财务模型预判企业未来3季度净利润下滑15%而提前减持 散户因股价下跌30%认为估值低位进行抄底导致进一步亏损50% [7] 散户生存策略建议 - 采用长期视角持有业绩稳定 现金流充沛 行业龙头型企业 以时间换空间避开短期波动 [10] - 运用逆向思维在牛市末期减仓 熊市底部加仓优质企业 规避群体情绪影响 [10] - 实施分散配置通过行业分散 个股分散 时间分散控制风险 避免集中持股带来的重大损失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