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定分离改革

搜索文档
3.8万名招投标专家被踢出库背后
经济观察报· 2025-09-07 11:33
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 超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针对评标专家,已严厉打击违规评标 活动,并组织全国范围的评标专家清理工作:2024年以来, 已将3.8万名违法专家清理出库,各地专家库中已查实的违法 专家全部"清零"。 作者:杜涛 封图:东方IC 一名来自北京的资深招投标专家,在看到"2024年以来已将3.8万名违法专家清理出库,各地专家库 中已查实的违法专家全部'清零'"的新闻后,连连感叹"太正常了"。 他说:"评标专家的基本义务是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公正开展评审。但在实践中,评标专家有太多操 作空间。首先,一个地区专家库的总人数有限,细分到各个行业子专业后,一个地区可能只有20 多名相关专家,再排除因工作繁忙无法参与评标的人员,能够频繁参与评标的专家数量就更有限 了。这不到20人的专家群体,每天评审的都是类似项目,彼此之间会比较熟悉;再加上打分制度 中的'软分'(即主观分)的影响,评审专家的话语权不断上升,这类群体出现问题也就成了正常现 象。" 一位来自浙江招投标专家库的专家说,一些专家还会通过"暗语"通知评标时间和地点,比如在朋友 圈或群里发"明天要去某某地方钓鱼","话里有话 ...
【安康】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率突破97%
陕西日报· 2025-08-05 07:47
同时,安康市政务服务中心推行招标计划"早知道",提前30天发布442条项目信息,提高招投标透 明度;出台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交易主体行为;推广电子监管系统,实现多部门在线协同监管全程留痕; 公示55个监督投诉渠道,实现投诉处理"零积压"。(记者:齐珂雨) 记者日前从安康市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上半年,安康市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完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1828笔,占交易总量的97.34%,不见面开标项目占比 超86%。 在深化"评定分离"改革试点方面,安康市在9个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中分离评标与定标权,充分落实 招标人主体责任,招标人自主择优选择中标单位,有效提升项目质量与效率。同时,建立"项目管家 +绿色通道"全程护航机制,累计为40个省、市重点项目配备专属服务专员,提供政策咨询、流程引 导、延时服务等保障,压缩交易周期,确保项目高效落地。 安康市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康市不断深化"六个零"交易服务举措,打造"安心交易"品 牌,破解经营主体参与交易的难点堵点。该市全力打造智能化交易平台,上半年1828个项目实现全流 程"指尖办理",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投标;创新"云端评标 ...
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践悟丨深化拓展招投标领域系统整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9 08:28
工程建设和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措施 - 湖北省谷城县纪委监委紧盯项目立项审批、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 [3] - 河南省周口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工程建设和招投标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5] - 浙江省金华市建立纪检监察、公安、审计三方联动办案工作机制,问题线索3日内移交处置 [6] 重点查处问题类型 - 河南省重点查处项目审批、招标方式、评标定标等10个方面违法犯罪行为 [6] - 湖南省岳阳市紧盯标前阶段串通投标、虚假招标,标中阶段围标串标,标后阶段违法转包等问题 [7] - 浙江省金华市严查"串标围标""买标卖标"、违法转包分包等行业乱象 [9] 监督技术手段创新 - 浙江省金华市推动升级"限额以下工程交易在线"应用,实现交易服务"一网通办" [14] - 湖南省岳阳市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通过数据比对提升监督精准性 [15] - 河南省周口市构建招投标智慧监督平台,实现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全流程监管 [16] 案件查办工作机制 - 河南省周口市实施"一案五查"工作法,围绕招投标五个环节开展全面检查 [12] - 湖南省岳阳市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实行清单式、全周期管理 [8] - 浙江省金华市对案情复杂案件采用领导包案、挂牌督办、提级办理等方式 [9] 制度建设和改革措施 - 河南省周口市出台《招标代理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等17项制度 [12] - 浙江省金华市推动"评定分离"改革,优化定标要素和办法 [13] - 湖南省岳阳市编制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监督资源目录 [8] 数字化监管技术应用 - 河南省周口市开发围标串标智能识别模型,分析投标文件MAC地址等数据 [16] - 浙江省金华市运用AI技术对工程建设项目异常信息自动预警 [14] - 湖南省岳阳市推动"机器管招投标"破解行业顽疾 [15]
河南商丘:以“评定分离”改革激发招标投标机制新活力
中国发展网· 2025-07-18 15:11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 - 商丘市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推动招标投标"评定分离"改革,自2025年以来已有83个项目182标段采用该模式,交易金额达27.96亿元 [1] - 市场竞争度从4.1提升至12.5,外地企业中标率提升到63.9% [1] - 改革聚焦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破除条块分割、行业壁垒等制度障碍 [1] 向"优"发力创新举措 - 制定《商丘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评定分离"规范指引(试行)》,将评标和定标分为两个环节,厘清职责定位 [2] - 创新"合格制+合理低价+综合评审"的评审模式,实现竞争择优 [2] - 提供多种定标方式(核查随机法、票决法、集体议事法),保障招标人权利 [2] 向"全"增力覆盖范围 - 在河南省内率先实现所有类型工程建设项目采用"评定分离"招标模式 [3] - 打造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平台,实现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不见面开标等4个100% [3] - 开展专项培训10场共计2000余人次,覆盖各类市场主体 [3] 向"新"助力技术突破 - 采用"双盲评审"方式,成功调度首个"评定分离"远程异地评标项目 [4] - 采用"物理隔离"评审模式,避免"熟人效应",降低风险 [4] - 开发"招标文件负面清单智能检查系统",上线以来为132个项目检查368次,提示问题300余个,编制效率提升超过50% [4] 向"高"加力机制建设 - 建立"市场主体月度座谈会机制",2025年以来召开4次,收集意见建议36条,采纳33条 [5] - 建立"双周问题研判分析机制",发布《"评定分离"项目投标人常见错误情形》4期 [5] - 建立"定期问题反馈机制",2025年以来发出工作建议20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