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评定分离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3.8万名招投标专家被踢出库背后
经济观察报· 2025-09-07 11:33
清理行动概况 -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24年以来已将3.8万名违法评标专家清理出库,各地专家库中已查实的违法专家全部“清零” [1][4] - 清理行动旨在严厉打击违规评标活动,净化专家队伍,提升评标活动的公正性与质量 [4] 评标专家违规的深层原因 - 评标专家群体规模有限,一个地区特定子行业的专家可能仅20余名,频繁参与评标的专家更少,形成封闭小圈子 [2] - 评标打分制度中的“软分”(主观分)弹性空间大,赋予评审专家过大的话语权和自由裁量权 [2][12] - 评标专家权力直接影响社会利益再分配,但权力难以监控,且掌控圈子相对固定,同时满足“有权力、权力影响利益分配、权力难以监控、掌控圈子相对固定”四个条件时易滋生问题 [7] 常见的违规操作模式 - 评标专家通过“暗语”在社交平台通知评标信息,例如发布“明天要去某某地方钓鱼”,供投标企业或中间人识别并联系运作 [2][11] - 存在中间人(“大黄牛”)在投标企业和评审专家之间牵线,专门运作招投标项目 [12] - 专家参与串通投标,收受贿赂为特定投标人打高分,例如有专家非法收受现金共计120余万元 [8] - 专家受招标人或代理公司影响,对特定投标人“特殊照顾”、泄露评标秘密、开展不公平评标 [9] 清理行动的积极成效 - 整顿行动净化了招投标市场环境,提升了效率与透明度,并促进了公平竞争 [5] - 修订废止违反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500余件,破除了地方保护等壁垒 [5] - 今年1—7月,工程建设领域中标民营企业达36.6万家,同比增长11.9%,民营企业中标项目数量占比达76% [5] 行业改革与未来方向 - 推动实施工程项目招投标“评定分离”改革,压缩人为操作空间,压实招标人主体责任 [14] - 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展智能评标、围串标识别,推广远程异地评标和“双盲”评审 [16] - 今年1—7月,开展远程异地评标4.2万次,同比增长27.3%,实施“双盲”评审5.3万次,同比增长32.5% [16] - 建议强化评标专家追责机制,并合理提高评审费用以提升职业认同感与合规意愿 [16]
【安康】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率突破97%
陕西日报· 2025-08-05 07:47
同时,安康市政务服务中心推行招标计划"早知道",提前30天发布442条项目信息,提高招投标透 明度;出台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交易主体行为;推广电子监管系统,实现多部门在线协同监管全程留痕; 公示55个监督投诉渠道,实现投诉处理"零积压"。(记者:齐珂雨) 记者日前从安康市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上半年,安康市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完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1828笔,占交易总量的97.34%,不见面开标项目占比 超86%。 在深化"评定分离"改革试点方面,安康市在9个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中分离评标与定标权,充分落实 招标人主体责任,招标人自主择优选择中标单位,有效提升项目质量与效率。同时,建立"项目管家 +绿色通道"全程护航机制,累计为40个省、市重点项目配备专属服务专员,提供政策咨询、流程引 导、延时服务等保障,压缩交易周期,确保项目高效落地。 安康市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康市不断深化"六个零"交易服务举措,打造"安心交易"品 牌,破解经营主体参与交易的难点堵点。该市全力打造智能化交易平台,上半年1828个项目实现全流 程"指尖办理",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投标;创新"云端评标 ...
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践悟丨深化拓展招投标领域系统整治
工程建设和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措施 - 湖北省谷城县纪委监委紧盯项目立项审批、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 [3] - 河南省周口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工程建设和招投标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5] - 浙江省金华市建立纪检监察、公安、审计三方联动办案工作机制,问题线索3日内移交处置 [6] 重点查处问题类型 - 河南省重点查处项目审批、招标方式、评标定标等10个方面违法犯罪行为 [6] - 湖南省岳阳市紧盯标前阶段串通投标、虚假招标,标中阶段围标串标,标后阶段违法转包等问题 [7] - 浙江省金华市严查"串标围标""买标卖标"、违法转包分包等行业乱象 [9] 监督技术手段创新 - 浙江省金华市推动升级"限额以下工程交易在线"应用,实现交易服务"一网通办" [14] - 湖南省岳阳市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通过数据比对提升监督精准性 [15] - 河南省周口市构建招投标智慧监督平台,实现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全流程监管 [16] 案件查办工作机制 - 河南省周口市实施"一案五查"工作法,围绕招投标五个环节开展全面检查 [12] - 湖南省岳阳市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实行清单式、全周期管理 [8] - 浙江省金华市对案情复杂案件采用领导包案、挂牌督办、提级办理等方式 [9] 制度建设和改革措施 - 河南省周口市出台《招标代理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等17项制度 [12] - 浙江省金华市推动"评定分离"改革,优化定标要素和办法 [13] - 湖南省岳阳市编制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监督资源目录 [8] 数字化监管技术应用 - 河南省周口市开发围标串标智能识别模型,分析投标文件MAC地址等数据 [16] - 浙江省金华市运用AI技术对工程建设项目异常信息自动预警 [14] - 湖南省岳阳市推动"机器管招投标"破解行业顽疾 [15]
河南商丘:以“评定分离”改革激发招标投标机制新活力
中国发展网· 2025-07-18 15:11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 - 商丘市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推动招标投标"评定分离"改革,自2025年以来已有83个项目182标段采用该模式,交易金额达27.96亿元 [1] - 市场竞争度从4.1提升至12.5,外地企业中标率提升到63.9% [1] - 改革聚焦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破除条块分割、行业壁垒等制度障碍 [1] 向"优"发力创新举措 - 制定《商丘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评定分离"规范指引(试行)》,将评标和定标分为两个环节,厘清职责定位 [2] - 创新"合格制+合理低价+综合评审"的评审模式,实现竞争择优 [2] - 提供多种定标方式(核查随机法、票决法、集体议事法),保障招标人权利 [2] 向"全"增力覆盖范围 - 在河南省内率先实现所有类型工程建设项目采用"评定分离"招标模式 [3] - 打造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平台,实现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不见面开标等4个100% [3] - 开展专项培训10场共计2000余人次,覆盖各类市场主体 [3] 向"新"助力技术突破 - 采用"双盲评审"方式,成功调度首个"评定分离"远程异地评标项目 [4] - 采用"物理隔离"评审模式,避免"熟人效应",降低风险 [4] - 开发"招标文件负面清单智能检查系统",上线以来为132个项目检查368次,提示问题300余个,编制效率提升超过50% [4] 向"高"加力机制建设 - 建立"市场主体月度座谈会机制",2025年以来召开4次,收集意见建议36条,采纳33条 [5] - 建立"双周问题研判分析机制",发布《"评定分离"项目投标人常见错误情形》4期 [5] - 建立"定期问题反馈机制",2025年以来发出工作建议20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