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水调沙
搜索文档
三十一次调水调沙,把超三十五亿吨黄河泥沙送入大海 黄河水沙不等式,这样求解(生态治理中的中国智慧)
人民日报· 2025-10-24 05:54
黄河调水调沙工程核心观点 - 黄河调水调沙是治水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生态实践,通过水库群联合调度与数字孪生技术,有效调节水沙关系,保障黄河安澜并改善生态环境 [1][4][9] 工程实施背景与目标 - 黄河泥沙淤积问题严重,形成“地上悬河”,调水调沙的核心目标是调节水沙关系,将泥沙排入大海 [2] - 工程自2002年启动,已开展31次,累计将超过35亿吨泥沙送入大海,显著缓解了“地上悬河”问题 [2][8] 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 - 以小浪底水库为核心,联合三门峡、万家寨等干支流水库进行“接力”式调度,在超1000公里河道上协同作业 [3][4][7] - 通过厘米级精准的水流对接技术,例如水位控制在216.99米(与设定值仅差1厘米),实现高效排沙 [5][6][7] - 在2024年汛前调水调沙中,小浪底水库排沙1.6亿吨,三门峡水库排沙0.53亿吨,合计排沙量创同期历史之最 [7]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 - 数字孪生小浪底平台集成2943支监测仪器、遥感卫星和12个水利专业模型,实现水库冲淤、调度等的预演 [9] - 平台汇集5.5亿条数据,构建了“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孪生黄河”联动的科研范式 [9][11] - 该技术将洪峰增值的预报误差控制在10%以内,并能在10分钟内完成15天大流量过程的水沙演进模拟 [10][11] 工程成效与关键数据 - 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平均下降3.1米,最小过流能力从不足2000立方米每秒提升至约5000立方米每秒 [8] - 小浪底水库在2024年汛期调水调沙期间,通过24次孔洞调整,排沙量达88.7亿千克 [4] - 下泄流量峰值可达4820立方米每秒,大流量水流如“刷子”般冲刷河道泥沙 [4][9] 生态效益与生物多样性 - 调水调沙塑造了稳定的河势,改善了水生生物栖息环境,自2008年以来黄河下游鱼类种数增加近50种 [12][13] - 工程向黄河河口三角洲湿地进行生态补水,助力湿地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提升 [13] - 2023年至2025年,在重点河段布设12个监测断面,采集1300多个样品,并运用在线光电测沙仪等设备进行生态监测 [12]
弘扬科学家精神 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丨长河问道
河南日报· 2025-10-13 07:36
人物名片 张金良 张金良在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工地现场查勘。 受访者供图 黄河水利委员会首席专家、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黄河实验室(河南)总工程师。 坚守黄河保护治理一线40年,多沙河流水利工程设计与调控领域学术带头人,担任黄河古贤、泾河东庄、南 水北调西线等6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设计总工程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发表论文137篇,出版专著16部,授权发明专利51项。获水利领军人才、大 坝杰出工程师、河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出彩河南人"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手机地图上,黄河的脉络清晰可辨,水情动态触手可及。但在张金良的脑海中,却装着另一条"黄河"——这 条河有记忆,记得每一次洪峰的脾气,每一段河床的变迁,也记得他走过的每一步。 张金良,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10月9日,走进他的办公室,一摞摞奖杯与证书堆在角落积灰。最引人注目的,反而是窗台边垒成小山的黄河 石——它们形态各异、未经雕琢。他随手拾起一块,指尖抚过粗粝纹理,动作熟稔得如翻阅一本浸透岁月的 书。 抬头看,"懂么?会么?敢么?"六字拓印悬于墙 ...
(何以中国·黄河安澜)“定海神针”守护黄河安澜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0:53
工程核心地位与功能 -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治理开发保护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控制着黄河92.3%的流域面积、91.2%的径流量和近100%的输沙量 [1] - 工程主要功能是调水调沙,以解决黄河年均高达16亿吨的输沙量及下游河床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悬河的问题 [1] 调水调沙成效 - 自2002年起,小浪底水利枢纽已完成30次调水调沙作业,使下游河床过流能力从不足1800立方米每秒提升至5000立方米每秒 [3] - 调水调沙作业使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平均下切3.1米,有效保障了下游行洪安全 [3] 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应用 - 2023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在水利系统率先建成数字孪生小浪底平台,并成立集控中心,实现水、沙、电统一调度及多目标统一管控 [3] - 通过结合“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利用测雨雷达、无人机、智能监控等技术设备,实现对水库运行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 [3][4]
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
河南日报· 2025-07-19 07:35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 黄河干流水质稳中向好 山东省向河南省兑现2024年度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6207万元[3] - "鲁豫对赌"4年多来 山东省累计兑现河南省生态补偿金2.5亿元[4] - 2019年以来 河南累计整治黄河"四乱"问题1.4万个 完成造林645.38万亩 森林抚育885.60万亩 修复黄河湿地2.78万亩[5] - 2020年以来 黄河干流(河南段)水质连续达到Ⅱ类 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6] - 建成3条国家级 18条流域级幸福河湖和91条省级 343条市县级美丽幸福河湖 总长度达5000余公里[6] - 1—6月 流域35个国控断面中 Ⅰ—Ⅲ类水质断面30个 无劣Ⅴ类水质断面[6] 黄河治理工程 - 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水库调度结束 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压减至600立方米每秒 水位回蓄至220.54米[7] - 自2002年首次调水调沙以来 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平均下切3.1米 主槽最小过流能力由1800立方米每秒恢复至5000立方米每秒[8] - 河南境内黄河干流有三门峡 小浪底两大水利枢纽 支流有陆浑 故县 河口村等水库 防洪工程体系日益完善[9] 黄河文化传承 -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开放 展出代表黄河文化的1300余件(套)珍贵文物[10] - 高标准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 加快建设黄河博览馆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等[10] - 1—6月 全省接待游客前10名和旅游收入前10名的景区中 有8个位于黄河文化旅游带[10] - "五一"假期 全省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旅游收入371.1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6% 4.8%[10] 绿色转型发展 - 河南省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郑州 洛阳 三门峡 兰考等地入选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11] - 沿黄城市建成区公交车 出租车 环卫车新能源比例分别达98.9% 77.1% 61.5%[11] - 洛阳成功入选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11] - 2024年 河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万元GDP用水量较2019年分别下降23.5% 23.1%[12]
调水调沙如何改变黄河
河南日报· 2025-06-30 07:11
调水调沙技术实施情况 - 小浪底水利枢纽于6月28日8时开启1条明流洞和3条排沙洞,调水调沙下泄流量增至4600立方米每秒 [2] - 截至6月29日,小浪底已下泄水量超18亿立方米 [2] - 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于6月23日9时启动,这是黄河第30次调水调沙 [2] 技术应用与监测 - 运用数字孪生小浪底平台动态分析库水位降幅、对接水位、异重流运动过程和大坝安全性态 [2] - 采用水利测雨雷达、无人机巡检系统、卫星遥感和安全监测自动化平台等"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体系 [2] - 实时监控高边坡、库区滑坡体等重要部位,精准掌握枢纽设施设备运行性态 [2] 调水调沙历史与成效 - 2002年起实施调水调沙,截至2025年汛前共开展3次试验和26次生产运行 [3] - 下游河道累计冲刷泥沙超21亿立方米,主河槽过流能力从不足2000立方米每秒提升至5000立方米每秒以上 [3] - 下游河道主槽平均下切3.1米,有效缓解"地上悬河"态势 [3] - 小浪底水库累计排沙29.3亿吨,水库淤积减少、拦沙使用时间延长 [3] 生态与防洪效益 - 调水调沙期间为河口三角洲补给生态水量14.6亿立方米,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4] - 2021年通过预泄、拦洪、错峰、调沙组合拳成功应对罕见秋汛,保障黄河安澜 [4] - 黄河调水调沙理论与实践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4] 技术创新 - 创新水库河道接续跨年度泥沙调控技术 [3] - 实施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三级水库接力调度" [3] - 建立全球首个"黄河水沙调控数学模型",精准计算输沙耗水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