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技术

搜索文档
发酵设备:西尔曼AMF-101生物培养系统开放试用申请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9-16 17:07
以下文章来源于发酵大师网 ,作者小编2 发酵大师网 . 本公众号隶属发酵大师网站 www.microbeee.com,登录发酵大师可享受更多技术板块服务!发酵大师网 的最大特点是干货分享,通过对各发酵细分领域及工段的技术分析,发酵从业者可快速解决问题,适用 于大学生、研究生、科研人员、企业工程师等 西尔曼面向全国发酵企业开放该型智能发酵设备使用申请( 17097227267 ) 当前智能化科研级微生物发酵罐的趋势主要是向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发展,通过集成多种先进技术,实 现更高效的发酵过程控制和优化。集成的功能包括实时监测温度、压力、pH 值、溶解氧等参数,可远程监控和 操作,具备自动控制和调节功能,如自动补料、调节 pH 值和溶氧等,还能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同时,部分发 酵罐还集成了清洗、消毒功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方法学上,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远程传输和云平台存储分析,利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发 酵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优化工艺参数。此外数字孪生技术也被应用于发酵罐,可实时模拟罐内流场、搅拌效果 等,帮助科研人员提前预见发酵过程中的情况,从而更高效地开发工艺、提升产能。 1. 集成无菌化自动 ...
杏北油田的“智变密码”
科技日报· 2025-09-16 09:36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大庆油田采油四厂数字化研发创新基地,只见中控室电子屏上,数字孪生技术 勾勒的工艺管网清晰可见;实训区里,科研人员调试着通信模块……这里是杏北油田数智化转型的"核 心枢纽"。 更值得关注的是油田行业大模型"杏北小智"的落地。员工在即时通软件上提问,即可获得生产故障处理 等一站式解答。运行近一年,"杏北小智"已完成有效问答7.2万余次,成为员工随身携带的"AI专家"。 截至目前,基地孵化的30余项数字化解决方案,已有3项专利转化,创造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 培育数智人才 "以前对着操作手册犯怵,现在戴VR眼镜练几遍,复杂流程就刻在脑子里了!"刚完成虚拟应急演练的 第二作业区数字化运维人员郑楠说。作为油田数智化转型的"人才蓄水池",数字化研发创新基地通 过"AI+实训"模式,每年培养超2000人次,覆盖采油、集输、泵修等九大工种,为转型提供坚实人才支 撑。 在实训区,基地以六大生产工艺流程为蓝本,融合声、光、电、气等展示方式,模拟各类生产场景与故 障现象。学员通过高精度仿真,直观理解工艺原理,快速提升故障处置能力。 杏北油田由采油四厂管理,于1966年建成。在数智技术加持下,这座老油田焕发了 ...
走近大国重器 | 海底“挖掘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15 08:32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 疏浚作业及耙头(右)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随着"嗡"的一声汽笛长鸣,礼炮轰鸣,彩烟腾空而起……8月26日,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亚洲最大 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和"浚广"轮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 出坞前,建造工人拆除船体尾部支撑。受访单位供图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猛,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体量持续增长。国际贸易和港口吞吐量 的连年快速增长,带动了我国港口航道基建疏浚市场,国内港口建设呈现大型化、深水化趋势。 这两艘疏浚船最大挖深为120米,相当于耙头可伸入水面下约40层楼的位置;泥舱容量35000立方米,一船吹 填量就能将一个标准足球场抬高5米。在海洋工程建设中,疏浚船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从人工判断到"一键疏 浚",背后隐藏着哪些高精尖技术?请随记者走近疏浚"双子星"——"通浚"轮和"浚广"轮。 "挖掘—运输—投放"三步走,可根据工程目的调整作业功能 有江河湖海的地方,往往与"疏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吹填作业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亚洲最大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浚广"轮(左)和"通浚"轮 (右 ...
海康威视助力杭瑞高速疏通易堵高速隧道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3 12:12
公司业务进展 - 海康威视为杭瑞高速海德隧道搭建3D全息可视化安全行车系统 覆盖隧道内外5.7公里易堵路段[1] - 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路段建模 配备雷视一体摄像机实现事件检测预警、违章抓拍、拥堵预警等功能[1] - 将警情发现时间缩短至5秒 处置时间由平均10分钟提升至3分钟[1] 技术应用效果 - 系统可管理重点车辆及不规范驾车行为 支持一键查询事件详情及周边资源调度[2] - 原需反复沟通的复杂问题现可在几分钟内解决[2] - 使海德隧道从拥堵重灾区转变为通畅常态 成为全国隧道管理的智慧样板[2]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当前公路隧道数量以每年超1000个的速度持续增长[2] - 该实践证明科技助力是破解隧道运营难题、提升安全效率的重要路径[2] - 智慧隧道系统将成为连接城乡的数字通途[2]
CNESA储能生态对接会:储能+智能制造(珠三角专场)报名开启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11 13:42
储能产业发展趋势 - 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与双碳目标深入推进 储能产业正从规模化扩张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 [2] - 政策端136号文等政策持续落地 储能产业市场化机制不断完善 对制造环节标准化高效化提出更高要求 [2] - 新能源装机量持续增长与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攀升 倒逼储能制造向更高精度更优效率升级 [2] - AI大数据与自动化技术深度融合 为储能制造突破现有瓶颈提供全新可能 [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储能生态对接会-储能+智能制造(珠三角专场) [4] - 会议时间:2025年10月10日 [4] - 会议地点:深圳欣旺达光明研发基地 [4] - 主办单位: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4] - 协办单位: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网 新华社智能零碳 [4] - 媒体支持:智能网 新华社智能零碳 Mos e nTECH [4] 核心讨论议题 - 进阶储能电芯制造:从高效生产到极致性能突破路径 [4] - 探究AI深度学习在电芯材料配比优化工艺参数迭代中的应用 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 [4] - 分析数字孪生技术在电芯生产全流程落地实践 在预测性维护质量溯源方面核心价值 实现制造精度再升级 [4] - 储能集成智能制造2.0:系统级协同与定制化能力提升 [5] - 解读模块化智能产线满足不同场景储能系统定制化需求 缩短生产周期 [5] - 探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储能集成环节应用 实现供应链生产链运维链数据互通 提升系统整体效能 [5] - 智能制造赋能绿色生产:储能制造低碳转型路径 [6] - 分析智能制造技术降低储能生产过程能耗减少碳排放具体实践 如智能能耗监控系统清洁能源替代方案 [6] - 探索智能制造+循环经济模式 通过智能化回收拆解再利用技术 提升储能产品全生命周期资源利用效率 [6] 参会企业阵容 - 电芯类企业:欣旺达电子 宁德时代 远景 亿纬锂能 楚能 瑞浦兰钧 中创新航 融捷 飞毛腿 [8] - 集成类企业:禾望 科陆 东方日升 鹏程无限 特变电工 卧龙 首航新能源 三晶 永泰 [8] - 智能制造企业:发那科 西门子 FESTO 川崎机器人 ABB机器人 节卡机器人 优遨机器人 达明机器人 新时达机器人 [8] 会议议程安排 - 12:00-13:00 嘉宾签到及简餐 [8] - 13:00-13:40 参观欣旺达展示大厅 [8] - 13:40-14:00 中关村活动介绍 [8] - 14:00-14:15 演讲主题:锂离子储能电池设计及研发趋势 演讲嘉宾:魏臻 欣旺达海外储能产品研发总监 [8] - 14:15-14:30 演讲主题:构网型储能技术创新与设计挑战 演讲嘉宾:刘文龙 禾望电气储能产品与解决方案部总监 [8] - 14:30-14:45 演讲主题:储能系统优化创新与安全设计 演讲嘉宾:易成霖 美的集团科陆地面电站储能产品总监 [8] - 14:45-15:00 演讲企业:费斯托中国 [8] - 15:00-15:15 演讲企业:发那科机器人 [8] - 15:15-15:30 演讲企业:达明机器人 [8] - 15:30-15:45 演讲企业:非夕科技 [8] - 15:45-16:00 企业交流 [8]
2025年中国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行业产业链全景、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判:HVDC技术赋能多元场景,数据中心800V HVDC市场成为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8 08:5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行业凭借特高压技术优势和新能源并网需求 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2024年市场规模达892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3000亿元[1][7] - 800V高压平台技术加速迭代 支撑AI数据中心超高功率需求 预计2030年全球AI数据中心800V HVDC市场规模达35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46%[1][7] - 行业呈现"央企主导核心设备 民企与外资角逐细分领域"格局 中恒电气以28%市占率领跑HVDC电源市场[8][10] 行业技术概述 -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通过换流站实现交直流转换 适用于远距离大功率传输 尤其适合海底电缆输电和清洁能源并网场景[2] - 技术分为LCC-HVDC和VSC-HVDC两类 LCC容量大成本低 VSC可独立控制功率 更适合可再生能源并网[3]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金属材料 绝缘材料 电子元器件及特高压开关等关键设备[4] - 中游涵盖换流阀 换流变压器 GIS设备及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等核心设备制造[4] - 下游由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主导 推动西电东送等国家战略工程实施[4]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特高压电网网络 包含19条交流特高压和20条直流特高压 总里程超4万公里[6]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跨区输送电量436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1.8% 西北地区外送电量1774亿千瓦时占比超四成[4] -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特高压工程总投资3800亿元 预计新增线路3.2万公里 变电容量3.4亿千伏安[6] 细分市场前景 - AI算力需求推动数据中心800V HVDC技术发展 英伟达计划2027年实现800V架构规模化商用[7] - 中国市场800V HVDC规模预计从2028年20亿元跃升至2030年6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47%[1][8] - 美国市场将率先规模化商用 规模从2026年48亿元爆发增长至2027年141亿元[8] 竞争格局分析 - 央企阵营包括中国西电 国电南瑞 特变电工等主导换流阀 变压器等核心设备[8] - 民企如许继电气 思源电气通过直流控制技术等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8] - 外资企业ABB 西门子在柔性直流输电材料和国际工程总承包保持影响力[8] 技术发展趋势 - 800V高压平台与碳化硅器件结合 可使系统效率突破98% 换流阀损耗降低30%[11] -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故障预测准确率超95% 运维成本下降40%[11] - 构网型柔性直流技术支撑新能源接入 预计2030年沙漠戈壁外送规模突破2亿千瓦[11] 应用场景拓展 - 跨国互联工程如中老 中蒙直流项目预计2027年投运 年输送清洁能源超500亿千瓦时[12] - 数据中心场景向模块化发展 单机柜功率密度超50kW 支撑万卡集群运行[12] - 工业微电网 海上风电并网等新兴场景催生千亿级后市场服务生态[12] 全球化布局 - 中国企业通过并购海外高端设备商和主导IEC国际标准制定强化全球影响力[13] - 绿色金融工具为海外项目融资超500亿美元 利率较传统贷款低2个百分点[14] - 预计2030年HVDC设备出口占比提升至40% 在东南亚非洲市场形成一体化服务模式[14]
赛力斯(601127):盈利持续高增、产业链加速升级,高端产品稳居行业领先
西部证券· 2025-09-03 18: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 核心观点 - 公司高端产品矩阵逐步夯实完善 伴随M8交付有望开启新产品周期 [2] - 问界系列稳固高端市场地位 其中问界M9和问界M8分别成为50万元级和40万元级市场销量冠军 [1] - 高研发投入支撑车型高效开发 超级工厂实现新车快速垂直上量 [2] - 数字孪生技术打造超级工厂 构建数智化运营体系 数字应用建设覆盖90%业务流程 [2] - 供应链整合成效显著 将单车一级供应商集成至约100家 持续深化与20家世界级供应链企业战略合作 [2] 财务表现 2025年上半年业绩 - 营业总收入624.02亿元 同比减少4.06% [1] - 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 同比增长81.03%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432.55亿元 同比增长12.4%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1.93亿元 同比增长56.09% [1] - 汽车总销量19.86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7.21万辆 [1] - 问界汽车上半年累计交付超14.7万辆 单车成交均价超过40万元 [1] 研发投入与专利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4.9% [2]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6,826个 同比增长19.8%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925.3亿元 [2]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2211.4亿元 [2]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2595亿元 [2]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97.7亿元 [2]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29.7亿元 [2]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55.5亿元 [2] 业务运营 生产制造能力 - 超级工厂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生产能力 成功实现两款旗舰车型的高质量稳定交付 [1] - 引入12家核心供应商集聚重庆建厂 通过"厂中厂"模式将核心部件生产嵌入整车制造体系 [2] 市场地位 - 问界M9成为50万元级市场销量冠军 [1] - 问界M8成为40万元级市场销量冠军 [1]
2025 俄罗斯钢铁冶金展邀您共赴
搜狐财经· 2025-09-03 18:19
主办单位:俄罗斯金属展览公司 官方代理:北京安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夏茉 UP TT CRICE TO CARD EXHIB 安萨国际展 73 展会时间:2025 年 11 月 11-14 日 展会意义非凡,引领行业前行 展会地点:Saint Petersburg,CEC Expoforum 圣彼得堡 俄罗斯钢铁冶金展对全球钢铁冶金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当前全球钢铁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展会为各国企业、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促 进先进技术、创新理念在国际间的传播与应用。 俄罗斯国内,冶金行业正积极推进大型项目,去年行业增长率超 3%。这背后离不开国家《2030 年前冶金工业发展战略》的指引,该战略围绕深化加工、掌 握高端生产、保障原材料供应、刺激内需以及重新定向出口等方向发力。 在钢铁成品展区,将展示螺纹钢、线材、板材、管材、特种钢等各类产品。其中,高强度、耐腐蚀的新型建筑用钢,适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性 能特种钢,以及具备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合金钢等,将成为亮点展品。这些产品反映了钢铁行业在满足不同领域需求方面的创新成果。 冶金设备与技术展区汇聚了全球先进装备与前沿技术。智能化的冶炼设备,能 ...
关税战下突围:中国风电叶片单批出口4600万,东南亚成新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8-30 12:06
行业概念概况 - 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是风电机组核心部件 长度通常超过40米 负责捕获风能并转化为机械能 [1] - 材料以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为主 占比超70%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因轻量化优势逐步渗透 [1] - 产业链涵盖原材料供应 设计制造 检测认证及运维服务 技术壁垒较高 [1] 市场特点 - 技术驱动型 叶片设计趋向大型化 2025年最长达153米 和智能化 以提升低风速环境发电效率 [4] - 政策依赖性 受双碳目标及风电补贴政策直接影响 需求与政策周期紧密关联 [4] - 区域集中化 产能集中于江苏 山东等沿海省份 依托港口优势推动出口 2025年江苏单批出口货值达4600万元 [4] 近10年现状 - 2023年叶片市场规模约442亿元 2024年增至491亿元 同比+11.09% 预计2025年突破500亿元 [5] - 叶片长度从2010年平均38米增至2025年153米 低风速启动技术将风速门槛降至10米/秒 显著提升发电效率 [5] - 市场集中度较低 CR5不足40% 时代新材等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如TMT126BA漂浮式叶片巩固地位 [5] 未来趋势 - 大型化与海上风电发展 20MW漂浮式机组配套126米叶片进入测试阶段 海上风电需求驱动碳纤维叶片渗透率提升 [8] - 智能化升级 AI设计 数字孪生技术优化叶片气动性能 单机年发电量可提升60万千瓦时 [8] - 出口扩张 关税政策倒逼供应链优化 东南亚 欧洲成重点出口市场 [8] 挑战与机遇 - 挑战包括美国关税政策推高碳纤维成本 极端天气影响叶片耐久性 GFRP占成本60%以上带来降本压力 [7] - 机遇包括全球风电装机量2030年或超2000GW 低风速技术拓宽内陆市场 回收技术突破催生循环经济 [7]
德林海:中报大幅亏损 因23年未单独评估信用风险财务总监季乐华被警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2: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大幅下滑至1.08亿元 同比减少47.35% [1] - 净利润亏损309万元 同比下降112.49% [1] - 业绩下滑主因大额订单未完成验收导致收入确认延迟 包括通海县杞麓湖项目(待验收金额7082.52万元)和新沂市骆马湖项目(待验收金额4250.03万元) [1] 订单与运营 - 新增订单达4.02亿元 累计在手订单约5.27亿元 [1] - 项目转化率不足拖累短期表现 [1] - 期末存货激增至7719万元 同比增长368.98% 其中合同履约成本占比达97.6% [1] - 存货增长主因项目前期投入增加及云南异龙湖高压控藻试验等在建工程推进缓慢 [1] 应收账款风险 - 应收账款总额7.38亿元 其中三年以上账龄占比高达46.1% [1] - 4至5年账龄金额达1.99亿元 [1] - 部分客户如江苏天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已计提100%坏账准备 [1] - 公司因2023年年报未对信用风险显著变化客户单独评估坏账遭江苏证监局警示 时任财务负责人被追责 [1] 战略调整 - 募投项目发生变更 将原计划投向"湖库富营养化监控预警建设"和"蓝藻处置研发中心建设"的3.27亿元募集资金转向"湖泊生态医院项目" [2] - 变更原因为市场环境变化及公司战略转型至整体湖泊治理模式 [2] - 新项目聚焦数字孪生技术和生态修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