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赤字

搜索文档
瑞·达利欧谈关税:历史大萧条再现,普通人如何活下去
创业邦· 2025-04-10 11:23
全球经济秩序变化 - 当前全球经济秩序面临三大体系崩塌:货币与债务秩序体系、美国内部政治秩序体系、全球政治秩序体系[6] - 单边主义正在取代基于多边主义的全球体系如联合国和WTO[5] - 全球供应链相互依赖关系正被关税政策破坏 可能降低全球生产效率[9] 美国制造业困境 - 美国60%人口阅读能力低于六年级水平 难以支撑制造业复苏[8] - 美国制造业规模已被中国超越 中国制造业规模超过美日德总和[11] - 重建制造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包括人口素质、教育水平和技术能力限制[8] 债务与财政问题 - 美国国债发行量达GDP的6.5% 远超全球投资者需求[12] - 财政赤字需降至GDP的3% 但当前债务利息支出已达1万亿美元/年[12] - 债务问题与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高度相似 呈现周期性重复[10] 投资策略建议 - 长期持有现金可能成为最差投资决策 因通胀会削弱购买力[15] - 需构建多元分散投资组合 抵御不同经济环境波动[14] - 投资组合需考虑资产价值可能下跌50%的极端情况[15] 关税政策影响 - 关税将导致企业成本上升20% 收入下降10% 融资难度增加[8] - 政策难以根本解决美国债务、竞争力和制造业问题[10] - 可能引发类似1930年代的美日冲突式制裁与资产冻结[12]
强化价格导向——《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财通宏观•陈兴团队】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3-05 18:41
经济增长目标 - 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去年持平,但财政赤字隐含名义增长率4.9%,显示对经济增长判断更保守[1][4]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下调至2%,较原3%目标更贴合实际且约束力增强[1][4] - 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紧迫性提升,钢铁、有色、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生产约束加大[1][4] - 粮食产量目标首次提高0.1万亿斤,体现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1][5] 中央政策力度 - 财政预算赤字率设定为4%,突破3%红线,赤字规模5.66万亿元,同比增加1.6万亿元[2][6] - 地方政府专项债拟安排4.4万亿元,同比增加5000亿元,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同比大幅增加32%[2][6] - 财税体制改革转向"以支定收",消费税征收环节下划地方以丰盈地方财力[2][6] - 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提及适时降准降息,但需考虑美联储降息路径及供给约束[7] 重点任务领域 - 扩内需升为首要任务,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较去年翻倍[3][10] - 产业政策聚焦科技领域,明确支持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12个细分行业[11] - 地产调控延续"控新增+收存量"思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以消化存量[12][13] - 全国层面首次提出发放育儿补贴,中央财政可能加码生育支持力度[13] 专项政策工具 - 地方政府专项债优先级调整为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体现稳地产意图[8] - 央行宏观审慎功能拓展,可能尝试解决部分财政资金缺口[9] - 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350亿元,同比仅增5%,显示优化供给端思路下投资权重降低[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