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规模

搜索文档
掌舵八年,章砚卸任中银基金董事长,6500亿公募巨头迎新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6-19 15:40
人事变动 - 中银基金董事长章砚因工作调整离任,结束近8年掌舵期,执行总裁张家文代行董事长职务 [1][2] - 章砚离任日期为2025年6月16日,未转任公司其他岗位 [2] - 张家文自2025年6月16日起代行董事长职务,2013年加入中银基金,长期担任执行总裁 [3][4] 管理规模变化 - 在章砚任期内(2017-2025),公司管理规模从2849亿元增至6524亿元,增幅129% [3] - 非货币资产规模从2060亿元增长至3178亿元,增幅54.3% [3] - 债券型及货币型基金规模占比从85.4%提升至95%,巩固"固收大厂"地位 [3]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依托股东中国银行渠道优势,成功发行多只百亿级债券基金,通过定制化产品服务机构客户 [4] - 权益类产品规模从2017年354亿元降至2024年287亿元,降幅18.93% [4] - 错失股票ETF发展机遇,目前仅有1只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股票ETF [4] 基金经理变动 - 2024年至今共有6位基金经理离任,包括权益投资骨干王睿和固收资深经理周毅 [5] - 王睿任职超15年,2025年3-4月集中卸任6只基金,其管理的中银高质量发展机遇混合任职回报达53.5% [5] - 周毅管理规模超200亿,2025年3月清仓式离任8只债券基金,任职期间所有产品均实现正收益 [5] 产品结构问题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旗下31只产品规模低于5000万元,64只产品规模不足2亿元 [5] - 产品同质化与迷你基金问题凸显 [5] - 如何在保持固收优势的同时提升权益竞争力成为新任管理层核心课题 [5]
保险资管机构年报亮相:业绩两极分化 8家管理规模超万亿
证券时报· 2025-05-08 01:57
行业整体表现 - 34家保险资管机构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14.4%,合计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33家盈利,1家亏损 [1] - 截至2024年末,三大保险资管公司合计管理规模超16万亿元,管理规模1万亿元以上的至少有8家 [2] - 行业资产管理规模中位数为3268亿元,一半公司管理规模在3200亿元以下,最小规模为中英益利资产372亿元 [7] 头部机构排名 - 国寿资产2024年营收67.03亿元(+27.5%),净利润38.57亿元(+34.1%),蝉联营收和净利润双第一 [3] - 泰康资产营收62.82亿元(+23.1%)排名第二,净利润28.43亿元(+36.6%)排名升至第二 [3] - 平安资管营收40.45亿元、净利润24.51亿元同比下滑,两项指标排名均下降一位 [3] - 国寿投资营收42.33亿元(+28.2%)排名第三,净利润15.49亿元(+57%)排名第四 [4] 机构管理规模 - 万亿规模机构包括国寿资产6.2万亿元、平安资管超5.8万亿元、泰康资产超4.2万亿元、人保资产超1.9万亿元等8家 [6][7] - 准万亿机构包括大家资产9900多亿元、华泰资产9000亿元以上 [7] - 太平资产管理规模超1.67万亿港元 [7] 业绩分化情况 - 中英益利资产营收0.64亿元(-40%)、净利润0.05亿元(-80%)下滑明显 [5] - 太平资本2024年亏损0.16亿元,亏损扩大,为行业唯一亏损机构 [5] - 安联资管2024年实现扭亏 [5] 业务结构特点 - 保险资管公司营收主要来自资产管理费收入,与规模、业务结构和管理费率相关 [5] - 2024年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和股债双牛有利于管理业绩和绩效管理费 [5] - 另类资管业务面临转型挑战,债权投资计划提款率较低,股权投资业务遇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