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头条评论】在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融合中重估国企价值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28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标志着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 [1] - 新一轮改革核心目标是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聚焦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内涵式增长 [1] - 改革定位为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功能性改革,强调国企在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和安全保障等关键领域的战略作用 [4] 国企经营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国有企业(非金融)资产总额达371.9万亿元,营业总收入84.72万亿元,利润总额超4.35万亿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2]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估值洼地现象,价值与价格背离制约了国企资本运作能力 [2] - 估值折价源于市场对国企治理僵化的刻板印象及传统估值模型无法衡量其战略价值和社会贡献的局限性 [2] 资本市场角色转变 - 资本市场从融资渠道转变为推动国企改革的核心引擎、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和实现真实价值的发现平台 [1] - 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深度融合是决定本轮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命题 [1] - 改革需要资本市场深度参与,从资产定价、市值管理和信息沟通三方面推动价值再发现 [2][3] 改革实施路径 - 资产定价需更加市场化,建立容错免责机制鼓励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本运作 [3] - 市值管理纳入业绩考核推动国企从被动接受估值向主动价值经营转变 [3] - 信息披露需改变保守风格,用市场语言充分展示战略、研发、ESG等非财务信息 [3]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旨在纠正资本市场对国企的估值偏见 [4] - 新体系需衡量国企在维护产业链安全、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稳定分红等方面的多元价值 [4] -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企有望率先实现价值重估,成为新估值体系下的价值标杆 [5] 未来发展趋势 - 混改将更重质量而非数量,关注治理变革和业务协同效果 [5] - 市值管理将成为国企标配,围绕价值创造的资本运作将更加活跃 [5] - 改革需要国企制定资本市场战略、投资者更新视角、监管层完善制度环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