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估值逻辑转变
icon
搜索文档
创业板“激活”第三套上市标准!首单未盈利IPO项目获受理
搜狐财经· 2025-06-30 18:14
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启用 - 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大普微IPO申请获受理,成为第三套标准下首个"考生" [1] - 第三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专为高成长性未盈利创新企业设计 [4] - 该标准自2023年2月正式实施后首次被激活,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明确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 [5] 大普微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企业级SSD研发销售,拥有自主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及量产能力 [2] - 2024年营收9.62亿元(同比增长88.73%),符合创业板第二套标准中"营收超3亿元"要求 [2][3]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7.37亿元,占营收36.15%,持有156项发明专利 [3] - 拟募资18.78亿元用于主控芯片研发、SSD产业化及测试基地建设 [3] 财务表现与行业定位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57亿/5.19亿/9.62亿元,净利润-5.34亿/-6.17亿/-1.91亿元,亏损显著收窄 [3] - 所属数字经济领域为创业板重点支持方向,代表"专利储备+技术壁垒"型创新企业 [3][6] - 若上市成功将为同类未盈利科技企业提供参照路径 [3] 创业板改革动态 - 板块现有138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3.57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90% [8] - 深交所拟推出支持优质创新企业上市、提升融资便利度、促进并购重组等改革措施 [8] - 强调差异化制度安排,严审未盈利企业财务真实性,防范"伪创新"风险 [6][8]
创业板“激活”第三套上市标准 打开通道迎优质未盈利企业
证券时报· 2025-06-19 02:24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 - 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助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1] - 南开大学教授田利辉指出该举措打破"盈利门槛" 为优质创新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契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需求 [1] 创业板上市财务标准细则 - 一般企业三套标准:1)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 2)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 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3)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 [2] - 红筹企业和特殊表决权公司两套标准:1)预计市值不低于100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 2)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 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 [2]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2020年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 首次同步推进增量与存量市场改革 为全市场注册制积累经验 当时制定"3+2"五套上市财务标准 [1][2] - 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认为该政策有利于科技创新企业获得资本支持 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田利辉指出此举推动资本市场估值逻辑从利润导向转向成长性导向 加速创新企业技术变现 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3] 适用企业范围与条件 - 未盈利企业适用标准细化:先进制造 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企业可适用第三套标准 [3] - 深交所可根据市场情况经证监会批准调整行业范围 [3] 多层次资本市场协同效应 - 主板 科创板 创业板 北交所错位发展 共同促进科技企业发展 创业板新举措解决优质创新企业"有技术无利润"阶段融资痛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