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中心企业级固态硬盘(SSD)
icon
搜索文档
IPO要闻汇 | 沪深北交易所掀受理潮,本周1只新股申购
财经网· 2025-06-30 18:33
IPO审核与注册进展 - 上周新增受理75家IPO申请,其中48家拟登陆北交所,12家拟登陆创业板,7家拟登陆科创板,4家拟冲刺上证主板,4家拟冲刺深证主板 [2] - 新增受理企业主要来自专用设备制造业(10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9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8家) [2] - 17家企业计划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振石股份拟募资39.81亿元居首,主要用于玻璃纤维制品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 [2] - 振石股份2024年营收44.39亿元,归母净利润6.08亿元,2022-2024年营收呈下降趋势 [4] - 上周新受理企业中仅2家亏损:视涯科技(亏损2.47亿元)和大普微(亏损1.91亿元) [4] - 大普微是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选择"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年营收不低于5亿元"的上市标准,预计2026年扭亏 [5] 企业上会与上市标准 - 上周奥美森北交所首发上会获通过,2024年营收3.58亿元,归母净利润0.56亿元 [6] - 本周禾元生物和锦华新材将上会,禾元生物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市值≥40亿元),该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AI、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领域 [7] - 锦华新材2024年营收12.39亿元,归母净利润2.11亿元,核心产品硅烷交联剂应用于光伏、风电等领域 [8] IPO注册与终止情况 - 上周2家公司提交注册:联合动力(拟募资48.57亿元)和友升股份 [9] - 2家企业IPO终止:长城搅拌(通过上市会后21个月未提交注册)和开源证券(2024年营收28.59亿元,同比降6.61%) [10][11] 新股申购与上市动态 - 上周广信科技北交所上市首日涨幅500%,发行价10元/股,收盘价60元/股 [12] - 本周信通电子将上市,发行价16.42元/股,2024年营收10.05亿元(同比+7.97%),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15.11%) [12] - 同宇新材7月1日申购,发行价84元/股,预计募资8.4亿元,2024年营收9.52亿元,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13]
创业板“激活”第三套上市标准!首单未盈利IPO项目获受理
搜狐财经· 2025-06-30 18:14
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启用 - 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大普微IPO申请获受理,成为第三套标准下首个"考生" [1] - 第三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专为高成长性未盈利创新企业设计 [4] - 该标准自2023年2月正式实施后首次被激活,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明确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 [5] 大普微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企业级SSD研发销售,拥有自主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及量产能力 [2] - 2024年营收9.62亿元(同比增长88.73%),符合创业板第二套标准中"营收超3亿元"要求 [2][3]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7.37亿元,占营收36.15%,持有156项发明专利 [3] - 拟募资18.78亿元用于主控芯片研发、SSD产业化及测试基地建设 [3] 财务表现与行业定位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57亿/5.19亿/9.62亿元,净利润-5.34亿/-6.17亿/-1.91亿元,亏损显著收窄 [3] - 所属数字经济领域为创业板重点支持方向,代表"专利储备+技术壁垒"型创新企业 [3][6] - 若上市成功将为同类未盈利科技企业提供参照路径 [3] 创业板改革动态 - 板块现有138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3.57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90% [8] - 深交所拟推出支持优质创新企业上市、提升融资便利度、促进并购重组等改革措施 [8] - 强调差异化制度安排,严审未盈利企业财务真实性,防范"伪创新"风险 [6][8]
首家,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7 20:11
深交所受理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 - 深交所受理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大普微)作为深市首家未盈利企业首发申请,标志着创业板未盈利上市标准正式落地 [1][2] - 公司选择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 [2] - 深交所表示将严格落实创业板各套上市标准,为初盈利、未盈利企业提供更多包容性,支持优质创新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1][5]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大普微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企业级固态硬盘(SSD)的研发和销售,拥有自主研发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和量产能力,自研主控芯片产品出货比例达70%以上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7亿元、5.19亿元、9.6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88.73%;同期净利润为-5.34亿元、-6.17亿元、-1.91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2] - 公司预计2026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2] 行业地位与募资用途 - 根据IDC数据,大普微在国内企业级SSD市场出货量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6.4% [3] - IPO拟募集资金18.78亿元,主要用于下一代主控芯片及企业级SSD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企业级SSD模组量产测试基地项目 [3] -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企业级SSD市场,但主要份额仍被国外厂商占据,国家正推动国产企业级SSD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建设 [3] 政策背景与市场意义 -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时已预留未盈利企业上市空间,后续发布《关于未盈利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相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标准和行业范围 [4] - 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化背景下,国内涌现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但未盈利的科技企业,创业板未盈利上市标准激活适逢其时 [4][5] - 深交所将加强未盈利企业审核把关,要求充分披露未盈利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在股票简称后添加"U"标识提示风险 [5]
首家,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7 18:33
创业板未盈利企业IPO申请受理 - 深交所受理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大普微的IPO申请,标志着创业板未盈利上市标准正式落地使用 [2][4] - 公司选择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的创业板上市标准 [4] - 此举回应了市场呼声,适应科技创新企业发展规律,"激活"相关上市标准适逢其时 [8] 大普微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固态硬盘(SSD)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拥有自主研发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和量产能力 [4] - 搭载自研主控芯片的产品出货比例达70%以上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7亿元、5.19亿元、9.62亿元,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73% [4]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34亿元、-6.17亿元、-1.91亿元,2024年亏损大幅收窄,预计2026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4] - 在国内企业级SSD市场中,公司出货量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6.4% [4] 募资用途与行业背景 -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18.78亿元,主要用于下一代主控芯片及企业级SSD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企业级SSD模组量产测试基地项目 [5] -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企业级SSD市场,但主要市场份额仍被国外厂商占据 [5] - 国家对于打造国产企业级SSD自主可控产业生态的需求日益强烈,涉及供应链安全和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 [6] 创业板改革与监管措施 - 深交所制定了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标准及配套监管安排,为这类企业上市预留空间 [8] - 将加强未盈利企业的审核把关,严格执行审核标准,严守财务真实性底线 [9] - 未盈利企业上市后将在股票简称后添加特别标识"U",持续提示尚未盈利风险 [9]
创业板解锁未盈利企业上市 更大力度支持优质创新企业
证券时报· 2025-06-27 15:56
创业板改革与未盈利企业上市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大普微成为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1] - 深交所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为未盈利企业预留上市空间,明确适用标准和行业范围[3] - 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达1382家,总市值超13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占比分别接近90%和70%[2] 大普微公司概况 - 大普微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固态硬盘(SSD)研发销售,拥有自主研发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和量产能力,自研主控芯片出货比例达70%以上[6] - 公司产品应用于互联网、云计算、AI模型训练等领域,客户覆盖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和三大通信运营商,国内企业级SSD市场份额为6.4%[7]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7亿元、5.19亿元、9.62亿元,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8.73%,亏损大幅收窄至1.91亿元[8] 研发与市场竞争力 - 大普微最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7.37亿元,占营收36.15%,拥有156项发明专利,承担6项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专项[7] - 公司IPO拟募资18.78亿元,用于下一代主控芯片及企业级SSD研发、量产测试基地项目[7] - 国内企业级SSD市场国产化需求强烈,大普微推动进口替代,预计2026年扭亏为盈[8] 行业发展趋势 - 创业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产业集群总市值达9万亿元,占板块比重75%[2] - 资本市场通过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改善市场结构[9] - 深交所将加强未盈利企业审核,严控财务真实性,强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10]
创业板解锁未盈利企业上市 更大力度支持优质创新企业
证券时报· 2025-06-27 15:46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 - 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1] - 深圳大普微电子成为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首发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2] - 深交所表示将严格落实创业板各套上市标准,为初盈利、未盈利企业提供包容性支持[3] 创业板市场现状与制度创新 - 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达1382家,总市值超13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占比分别接近90%和70%[5] - 板块公司总体研发强度超5%,近半数公司上市后营收和市值翻番,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市值占比75%[5] - 深交所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为未盈利企业预留上市空间并明确适用标准和行业范围[6] 大普微电子案例分析 - 大普微选择创业板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5亿元"[11] - 公司主营企业级SSD产品,自研主控芯片出货比例超70%,国内市场份额6.4%,排名第四[11][12] -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7.37亿元,占营收36.15%,拥有156项发明专利[14]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8.73%至9.62亿元,毛利转正,亏损收窄至1.91亿元,预计2026年扭亏[14]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企业级SSD市场国产化需求强烈,国内厂商需突破国外垄断以保障供应链安全[14] - 资本市场精准支持头部企业研发,推动核心部件自主可控,预计不会出现IPO大规模扩容[15] - 深交所将深化创业板改革,构建从IP到IPO的全周期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9] 监管与市场生态建设 - 深交所将加强未盈利企业审核,严防"伪科技",要求充分披露风险并强化投资者保护[18] - 未盈利企业上市需添加"U"标识,定期披露盈利预期,相关股东需遵守更严格股份锁定安排[18] - 监管强调平衡发展与风险,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