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多元投资生态汇集 香港科创行业活力满满
证券时报· 2025-07-18 03:21
香港资本市场与科创行业发展 - 香港资本市场表现强劲,为国际金融中心注入新动能,科创行业成为最受瞩目环节[2] - 2024年香港初创企业数量达4694家,较2023年增长10%,较2020年增加约四成,创历史新高[2] - 健康及医疗、可持续/绿色科技行业的初创企业增幅最为显著[2] 思谋科技案例 - 思谋科技深度融合"大模型+全栈机器人技术",打造具备"感知—决策—执行"的全栈闭环自进化工业智能体[2] - 从成立到跻身独角兽仅用18个月,已完成多轮融资,吸引基石资本、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2] - 2024年获得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目前处于上市筹备阶段,首选香港作为上市目的地[2] 金融科技与资本汇聚 - 加密资产价格上涨及相关立法进程推进,助推香港金融科技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已有超过1100家金融科技企业[3] - 香港初创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1500家增至近5000家,创新科技行业对香港GDP的贡献达7%至10%[3] - 香港风险投资资金预计从2015年不足5亿美元增至2025年50亿美元,"独角兽"企业从无到有,目前估计15到20家[4] 港投公司与国际资本 - 港投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已投资超100个项目,重点聚焦硬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绿色科技三大领域[3] - 港投公司每投入1港元撬动4港元长期资金跟投,有效放大社会资本对科创领域的投入[4] - 国际耐心资本论坛吸引80家全球机构参会,总资产管理规模达20万亿美元,普遍看好内地及亚洲科创发展[4]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 香港交易所推出"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公司、生物科技公司开辟更便捷高效的专属上市通道[5] - 香港科创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未来5至10年是黄金时期,将进一步优化科创生态圈[5][6] - 香港将充分发挥本地研发、创新制造及国际金融中心等独特优势,汇聚全球人才、资金、技术和项目[6]
南沙自贸片区这10年:从自动驾驶到跨境服务,场景驱动成创新秘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7 18:26
南沙自贸片区10年建设成果 - 南沙自贸片区10年来累计形成45项全国复制推广、136项全省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1][5] - 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从1098万标箱增长至2049万标箱,年均增速约100万标箱,2024年首次突破2000万标箱 [3] - 南沙港区已建成20个集装箱专用泊位,成为全国最大内贸集装箱枢纽港和外贸集装箱干线港 [3] - 南沙港铁路于2021年开通,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 [3] 制度创新与营商环境优化 - 国内率先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首创"微警认证"平台和"无证明自贸区",减免证明材料超5万份 [4] - 首创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监管新模式,每年可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约5000万元 [4] - 构建"N+4+2"粤港澳司法规则衔接机制,打造"港澳+国际"税费对接平台,带动港澳居民享受个税优惠1.2亿元 [7] - 建立湾区医疗体系,累计为大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11000余人次 [7] 科技创新与场景应用 - 2018年小马智行在南沙部署全国首支常态化测试自动驾驶车队 [6] - 2022年南沙成为广州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混行试点区,2024年打造国内首例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场景 [6] - 场景开放推动技术研发迭代,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关键支持 [6] 粤港澳融合与法律服务创新 - 全国首家粤港澳三地联营律师事务所金桥司徒邝律所成立,提供"一站式"跨法域服务 [7][8] - 联营律所业务从初期公证、婚姻继承咨询扩展到跨境商业纠纷、资本市场等专业领域 [8] - 律所参与立法咨询,香港和澳门律师提出的两条修订意见被全国人大采纳 [9] 未来发展路径 -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重点发展数字贸易和绿色贸易 [10][12] - 构建国际数据流通枢纽,全面对接DEPA规则,打造亚太数字贸易枢纽 [12] - 建立碳金融体系,引领绿色供应链标准,抢占国际绿色贸易定价权 [12] - 发展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新业态,提升离岸贸易能级 [12] - 定位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和高质量发展引擎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