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创新

搜索文档
专场集体业绩说明会上话信心聊未来 科创板空轨星链公司:坚定看好发展潜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2:22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 国内商业航天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民营火箭公司在火箭发动机和可回收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突破到批量制造的跨越 [2] - 金属3D打印技术在加工商业航天大尺寸 结构复杂 耐高温材料零部件时具有先天优势 已助力多个商业航天客户完成发射和飞行任务 多个项目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2] - 航宇科技航天锻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30% 已成功开拓天兵科技 蓝箭航天 九州云箭 星河动力等商业航天客户 [2] - 铂力特投资的增材制造专用粉末材料产线建设项目预计建成后产能将增至3000吨/年 将持续强化在优化设计 技术研发 设备能力和产品交付等方面的市场竞争力 [3] - 航宇科技将紧抓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向高效低碳转型及商业航天 燃气轮机等领域需求扩容的机遇 积极拓展半导体设备 深海装备等高端领域多元化布局 [3] 轨道交通技术创新 - 铁科轨道成立研发中心从事轨道扣件系统 轨道部件以及新材料 新工艺和3D打印技术等研发 持续深化设备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工作 加快推进黑灯工厂建设 [4] - 交控科技将研发资金重点投向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和轨道湿润环境下的列车控制系统等领域 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4] - 哈铁科技积极拓展海外和路外市场 中标马来西亚及塞拉利昂红外项目 哈萨克斯坦洗车机项目 核心产品在国际市场实现重要突破 [4] - 哈铁科技与香港地铁达成推广项目合同意向 实现地铁领域转向架构架自动清洗项目首次中标 路外和海外市场均取得新进展 [5] 低空经济业务拓展 - 交控科技低空业务在2024年实现从0到1的突破 2025年上半年确认收入322万元 成功中标3个项目 新增签订合同金额达1172.50万元 [5] - 交控科技下半年将重点推进非暴露空间如隧道和地下管廊无人机的产品化与市场化 深化AI+低空融合以提升平台智能化能力 [5]
“穿上”碳纤维,地铁轻装前行(唠“科”)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碳星快轨技术突破 - 全球首列实现工程化应用和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车辆 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车体和转向架构架等主承载结构的主要材料 [1] - 减重11% 运行能耗降低7% 每列列车每年减少约130吨二氧化碳排放 [1] - 曲线通过噪声降低15分贝 车内噪声降低2分贝以上 全寿命周期检修成本降低22% [1] 碳纤维技术优势 - 采用碳纤维一体化设计技术 将各部分结合成整体 增强结构强度 提升安全稳定性 [1] - 突破传统金属材料局限 实现轻盈坚固的"超级骨架"设计 为节能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1] - 拉挤成型工艺可一次性制造几十米长的碳纤维车体边梁 编织缠绕工艺实现复杂构架部件高效生产 [2] 成本与运维创新 - 高效率制造设备和低成本生产能力大幅降低碳纤维材料制造成本 [2] - 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列车部件状态 提前预警故障 减少停运维修时间 [2] - 碳纤维材料与先进设计技术提升整体可靠性 降低故障率 [2] 行业影响 - 标志着轨道交通车辆向更环保 更智能方向发展的趋势 [2] - 碳纤维技术商业化应用为轨道交通领域带来重大创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