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容忍度

搜索文档
渐入财政主导,布局全球水牛
2025-09-09 10:3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全球宏观经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及大宗商品市场(如有色金属)[1][6][33] * 公司提及包括美国芯片公司(可能被部分国有化)、金融机构(如 Citadel、Hudson Bay Capital)及中国出口商[29][31][3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美国正进入财政主导(Fiscal Dominance)时代,货币政策需配合财政政策,通过投资提振需求并保持美元流动性充裕,利好资产价格[1][2][29] * 名义经济周期处于底部区域,全球流动性周期亦处尾部,预计新一轮宽松周期将重启,利好全球股市,尤其中国资产和有色金属[1][3][6] * 美国和欧洲再工业化、再武装化趋势增加对全球资源品和资本品的需求,企业资本支出(capex)有望加速[1][4][22] * 看空美元,主因全球资金再平衡及货币政策独立性削弱,但非去美元化[4][5][30] * 美国小企业经营状况逐步回暖,就业市场触底,离职率反弹预示工资增速可能上升,经济在宽财政、宽货币下或重启增长[7][17][18] * 特朗普政府可能宣布住房紧急状况,刺激房地产市场,通过取消资本利得税、压低房贷利率(或干预长端国债利率 via YCC 或扩表)等方式鼓励居民加杠杆[8][9][28] * 未来一两年美国实施宽财政、宽货币政策,赤字率维持高位(2024财年6.4%,2025财年6.3-6.4%,2026财年或达6.7%),M2增速触底反弹[11][12] * 美联储独立性受总统影响(如解雇Lisa Cook以形成4:3多数),可能提高通胀容忍度,货币政策或积极配合财政[12][13][16] * 适度高通胀对特朗普政府有利,因可化解债务、振兴制造业、提升蓝领工资(重要票仓),且控制油价即可避免失控[17][18][19] * 美国经济处于过热状态,非衰退或滞涨,主要风险为需求与供给双双走强[21] * 美元流动性周期处于底部,银行准备金规模接近安全阈值(10%~11%名义GDP),9月或现流动性冲击风险(财政存款升2000多亿+逆回购升一两千亿+净发债4000亿)[23] * 欧洲、日本超长端国债利率创多年新高(因财政担忧等),其持有4万亿美元美债(占海外一半),抛压可能传导至美国债市[24][25][26] * 若发生美元流动性冲击,新兴市场(包括中国股市)短期承压,但若美元贬值则相对受益[27][30] * 全球资金再平衡进行中,主动基金仍低配中国(欧洲已平配),未来资金流入中国市场空间大[34] * 外资对中国市场兴趣回升,ETF被动资金涌入,美国机构在香港扩展业务(如Citadel、Hudson Bay Capital开设办公室)[35] * 美元贬值环境下,港股对美元弹性及外资流入弹性更显著,人民币升值利好A股和港股(尤其信息技术、材料、消费行业)[36] * A股牛市先行于房价见底符合历史规律(过去40年63轮金融地产周期中,股价见底领先房价见底约一年半)[37][38]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出口商积累1.7万亿美元待结汇资金,若预期转变将影响国内流动性及汇率[31] * 特朗普更换统计局长,未来就业等统计数据或需打折扣[20] * 金融抑制模式下,短端利率或压至0.8%,长端至2.5%,银行被要求买债[29] * 疫情以来积累的存量流动性(如7万亿美元货币基金、20万亿美元居民存款)可能在宽松重启后进入风险资产[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