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主导
icon
搜索文档
好书推荐 | 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简世勋的“大通胀时代”生存手册
点拾投资· 2025-07-20 08:07
通胀的历史与成因 - 近年西方国家通胀被视为多重外部冲击叠加的结果,包括新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和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价格飙升[1][2] - 二战后美国取消价格管制导致1946年通胀率达18.1%,1947年降至8.8%,1949年价格回落,类似短暂通胀也出现在1950-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2] - 20世纪70年代通胀失控源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及货币政策的失效[4] 通胀目标制的挑战 - 通胀目标制自20世纪80年代末面临挑战,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典型滞后期为两年[5] - 中介目标(如货币总量和汇率)与通胀关系不稳定,导致政策传导机制失效[5] - 通胀目标制弱化了中间目标的重要性,政策利率变化对预期的影响成为关键[6] 泰勒规则与前瞻性方法 - 泰勒规则建议政策利率根据通胀偏离目标(每1%通胀偏离调整0.5%利率)和产出缺口(每1%缺口调整0.5%利率)进行调整[9][10] - 泰勒规则的产出缺口衡量标准存在大幅调整风险,前瞻性不足[11] - 前瞻性方法(预测目标)依赖未来通胀和失业预测调整政策利率路径,但缺乏实时反馈机制[15][16] 货币与通胀的关系 - 货币增长异常迅速时期需被识别,通胀持续最终取决于货币政策是否适应价格上涨[23] - 公众对货币的信任影响通胀,失去信任可能导致通胀失控(如罗马银币贬值和法国革命时期)[25] - 政府倾向于选择通胀作为解决财政困境的手段,因其可减轻债务负担[27][30] 通胀的社会与政策影响 - 通胀随机制造赢家和输家,金融知识丰富者和债务人受益,现金持有者和弱势群体受损[31] - 补贴和价格控制无法根治通胀,需解决货币宽松的根源问题[32] - 恶性通胀比温和通胀更容易控制,因后者可能被外部冲击掩盖而长期存在[34] 政策框架与规则 - 基于规则的政策框架有助于公众预测政策调整,稳定市场预期[35] - 货币政策应主导财政政策,避免通过印钞资助预算赤字[36] - 经验法则比预期更重要,可帮助判断通胀趋势和央行公信力[37] 通胀的实时判断与测试 - 政策制定者难以区分短期通胀风暴和长期通胀问题,缺乏预测未来的能力[38] - 四项测试可评估通胀风险:制度变化、货币过度、风险轻视和供给条件恶化[39]
下半年美国经济的三头灰犀牛(国金宏观钟天)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7-17 20:32
美国经济三头"灰犀牛"事件 - 核心观点:2025年下半年美国经济面临三大潜在风险,包括财政减支倾向、关税政策激进化和联储主席更迭引发的货币政策混乱 [4] (一)财政政策转向减支 - 大美丽法案落地后,美国财政新增刺激有限,未来将更多采取减支措施,包括挖掘新减支空间(DOGE 2.0)和优化现有框架 [5] - 特朗普在OBBB法案中表现出强烈减支决心,尤其对传统红州和摇摆州的SNAP福利削减更激进 [5] - 赤字率超过6%成为财政压力核心,经济疲软可能削弱减税政策效果 [7][11] (二)关税与国际关系重塑 - 特朗普对外政策转向"激进且务实",TACO反噬风险上升,盟友需依靠硬实力(如中国稀土优势)而非软实力谈判 [11][12] - 解放日2.0关税调整显示差异化策略:韩国关税从46%降至20%,日本维持25%,欧盟从20%升至30%,墨西哥新增30%关税 [12] - 越南转口关税实验反映特朗普试探贸易伙伴底线,并观察中国反制措施 [13] (三)联储主席更迭与货币政策混乱 - 鲍威尔2026年卸任后,特朗普提名的四名理事可能主导鸽派货币政策,新旧主席立场对抗或引发市场动荡 [14][15] - 影子联储主席言论可能被过度解读,导致美债利率波动并引发全球股债汇三杀 [15] - 债务上限解决后需补充5000亿美元TGA账户,短债融资需求或加大降息压力 [18]
美联储降息救市!7月15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已全面发酵
搜狐财经· 2025-07-16 13:05
市场反应 - 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 6%至20629 57点 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222点至44401 45点 [1][2] - 加元兑美元汇率暴跌0 9% 黄金价格飙升至3337美元/盎司 [2] - 科技巨头英伟达市值逆势冲破4万亿美元大关 [4] - 芝商所数据显示9月降息概率飙升至75% 美元指数跌至97 18 [12] 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加征35%关税 巴西商品面临50%惩罚性关税 [1]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前景蒙上阴影 缅甸服装厂面临40%关税 [10] - 日本组建新谈判团队 韩国贸易代表团抵达华盛顿 [13] 美联储动态 - 美联储内部严重分裂 19位决策者中对降息存在三种不同立场 [4] - 美联储理事沃勒主张7月降息 认为当前利率"过度抑制经济" [1] - 鲍威尔警告特朗普政府关税规模已达第一任期六倍 [6] - 沃勒提议将银行准备金削减5600亿美元 整体规模缩减至5 8万亿美元 [12] 经济数据 - 6月非农新增就业14 7万人 远超预期的10 6万 但7 3万个岗位来自政府部门 [8] - 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 7% 个人消费支出环比下滑0 1% [8] - 高盛将美联储首次降息时点预测从12月提前至9月 预计年内三次降息 [8] 科技行业表现 - 标普500指数年内20%涨幅几乎完全依赖少数几只科技股支撑 [4] - 中国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募集218亿元 将投向A股核心资产 [12]
美联储降息救市!7月14日,今日爆出五大消息已发酵!
搜狐财经· 2025-07-15 06:15
华尔街的黄昏,如同战场般紧张。纳斯达克指数创下历史新高,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但这喜悦并未感染交易员马克· 汤普森。他紧盯彭博终端上跳动的数字,眉头紧锁,疲惫的面容映衬着屏幕上两年期美债收益率3.88%、十年期4.35%的冰 冷数据。五条猩红的新闻标题,如同五柄利剑,刺穿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表象平静,预示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白热 化。 这场战争的核心,是美联储内部的剧烈分裂。6月会议纪要显示,19位决策者分裂成三大阵营:7人坚持今年不降息,8人支 持降息两次,少数派则力主立即行动。点阵图上最常见与次常见预测之间的差距高达50个基点,分裂程度创十年之最,这 在债市老手马克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动荡。美联储理事沃勒在CNBC的惊人言论——"当前利率水平已经过度抑制经济活 力!"——更是直接挑战了鲍威尔此前在欧洲央行论坛上表达的谨慎立场,将鲍威尔推向了权力博弈的漩涡。在国会听证会 上,鲍威尔罕见地表示"降息宜早不宜迟",却拒绝承诺具体时间,无奈地承认:"没有关税的话,美联储今年可能已经进一 步降息。" 特朗普贸易顾问纳瓦罗更公开呼吁干预鲍威尔的立场,指责他"导致收入损失和利息支出增加",进一步加剧了这 场权力斗争的 ...
美联储降息救市!7月12日,今日传出的五大消息已袭来!
搜狐财经· 2025-07-13 12:20
在华尔街交易大厅的暮色渐浓之时,这场关乎美联储灵魂的战争,已然全面打响。 身经百战的债市老手马克·汤普森,眉头紧锁,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两年期美债收益率3.88%,十年 期4.35%,冷冰冰的液晶屏幕光芒映衬着他略显疲惫的面容。突然,彭博终端发出一连串急促的提示音,五条鲜红的标题如 同一道道闪电划破交易大厅的宁静,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此刻,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场风暴的核心——那五条红色新闻标题背后的暗流涌动: 一、特朗普的降息算盘:财政主导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华尔街日报》的调查报道揭露了特朗普政府的真实意图——通过施压美联储降息,为其庞大的财政计划铺平道路。他试 图打破预算赤字与利率之间的传统关联,推行"财政主导"模式,以配合其财政目标。新近签署的《大美丽法案》预计将在 未来十年内将赤字推高至3万亿美元,占GDP的7.1%。 特朗普曾在福克斯新闻中直言不讳:"我们将让能够降低利率的人进入美联储。"一份白宫内部流传的美联储主席候选名单 也佐证了他的意图——鹰派前理事凯文·沃什、亲信哈西特、财长贝森特,以及主张7月降息的美联储理事沃勒赫然在列。高 盛的经济学家一语道破天机:市场已经预期鲍威 ...
从“双重使命”到“三重挑战”:美联储的政策规则正被改写?
金十数据· 2025-07-10 14:41
市场对降息的预期与基本面背离 - 市场在劳动力市场强劲、通胀黏性、经济未见疲软的情况下仍押注降息卷土重来,期货市场推测2026年底可能降息150个基点 [1] - 美国经济呈现"反重力"运行,净有效关税从2%增至12%,但影响尚未完全显现 [1] - 当前数据不支持衰退迫在眉睫的预期,货币政策暂无立即放松的必要 [1] 美联储政策框架的潜在转变 - 传统泰勒规则可能失效,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成为美联储第三大不可忽视的变量 [2] - 美国公共债务占GDP比例大幅膨胀,偿债成本因高利率翻倍,展期风险达10万亿美元(2025-2026年) [2][3] - 净利息成本已成为美国第二大财政支出项目,政治压力倾向于通过降息缓解债务负担 [3] 货币政策政治化风险 - 美联储独立性面临挑战,可能被迫屈服于政府资产负债表需求而非经济数据 [4] - 特朗普公开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潜在继任者已开始呼吁降息以提升政治资本 [3][4] - 市场定价或反映财政主导的新体制,传统通胀-就业模型预测能力下降 [4] 经济数据与政策矛盾 - 失业率接近历史低点,核心通胀高于2%目标,消费者支出保持韧性 [2] - 工资持续增长,服务业未降温,亚特兰大联储预测实际GDP增长2 8% [2] - 风险资产表现强劲(信用利差收紧、股市创新高)与降息预期形成反差 [2]
今晚,恐又反转!
搜狐财经· 2025-07-08 17:55
黄金市场动态 - 现货黄金价格探底回升,一度跌至3296.37美元后反弹至3336.19美元,目前窄幅震荡于3325美元附近 [1] - 技术面显示黄金走势横盘震荡,短支撑区域为3302-3312,大区域支撑为3274-3294,直接大幅破位概率较小 [16][17] 全球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14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税率从25%(日韩等)至40%(老挝、缅甸)不等 [4] - 欧盟争取7月9日前与美国达成双边贸易协议,巴西总统卢拉批评特朗普加税行为"极不负责任" [5]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道指跌0.94%至44406.36点,标普500跌0.79%至6229.98点,纳指跌0.92%至20412.52点 [1] - 市场担忧关税政策加剧美国通胀,可能延缓美联储降息进程 [6] 央行货币政策动向 - 澳洲联储意外维持现金利率3.85%不变,此前市场普遍预期降息25基点至3.6% [8][9] - 波兰央行降息25基点至5%,挪威央行意外降息25基点至4.25%,均超出经济学家预期 [11] 地缘政治风险 - 也门胡塞武装击沉"魔法海洋"号货轮,并袭击另一艘红海货轮,持续针对关联以色列的船只发动袭击 [12][14]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被指为满足财政优先策略,财长贝森特预计年内将降息两次 [8]
事关降息!美联储,重磅传来!
天天基金网· 2025-07-08 13:09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的真实目的 - 特朗普希望通过施压美联储降息来配合其财政优先策略,为减税法案提供更便利的融资支持 [4] - 特朗普试图打破预算赤字与利率之间的传统联系,通过强制降低利率来抵消减税带来的借贷成本上升 [4] - 这种"财政主导"模式在历史上通常导致通胀、危机和经济停滞的组合,但短期内可能成为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手段 [4] 财政主导模式的风险 - 美国财政部倾向于发行短期证券和国库券以避免长期利率上升对政府融资成本的冲击 [5] - 如果短期利率跳升,成本会迅速冲击预算,特朗普计划通过更换美联储成员来确保利率下降 [5] - 最新法案将使十年内赤字增至3万亿美元(占GDP的7.1%),若减税政策延长,赤字将攀升至3.3万亿美元(占GDP的7.9%) [5] 市场反应与预期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5月的4.55%降至4.35%,市场预期鲍威尔的继任者将更倾向于降息 [6] - 利率互换数据显示,交易员认为7月降息可能性接近零,9月降息概率约为75%,年内预计降息50个基点 [10] 美国政府官员表态 -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市场已将特朗普的降息观点计入价格,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将降息两次 [2] - 贝森特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未及时降息,暗示未来或需大幅调降利率,并指出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已回落至3.88% [8] - 特朗普贸易顾问纳瓦罗指责鲍威尔维持政策利率不变的做法导致收入损失和利息支出增加 [2]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连续四次会议暂停降息,6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4.7万(高于预期的10.6万),失业率降至4.12% [9] - 美联储官员认为劳动力市场数据稳健,支持观望政策,重点监测关税对通胀的影响 [9] - 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尚未看到劳动力市场出现意料之外的疲软迹象 [9]
事关降息!美联储,重磅传来!
券商中国· 2025-07-08 07:19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的真实目的 - 特朗普希望通过施压美联储降息来配合其财政政策目标,为减税法案提供更便利的融资支持 [5] - 特朗普试图打破预算赤字与利率之间的传统联系,通过强制降低利率来抵消减税带来的负面影响 [5] - 这种"财政主导"模式在历史上通常导致通胀、危机和经济停滞,但短期内可能成为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手段 [5] 财政赤字与利率变化 -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5月的4.55%降至4.35%,市场预期未来几年会进一步降息 [10][11] - 美国财政部倾向于发行短期证券和国库券,以避免长期利率上升对政府融资成本的冲击 [7] - 赤字规模庞大:十年内将增至3万亿美元(占GDP的7.1%),若减税政策延长则增至3.3万亿美元(占GDP的7.9%) [8]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预期 - 美联储连续四次会议暂停降息,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4.5% [17] - 市场预计美联储年内降息50个基点,7月降息概率接近零,9月降息概率约为75% [22] - 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至3.88%,财长贝森特认为这传递出隔夜利率过高的信号 [16] 劳动力市场与政策观望 - 6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4.7万,高于预期的10.6万,失业率降至4.12% [17] - 美联储认为劳动力市场稳健,可能延长政策观望期,重点监测关税对通胀的影响 [18][19] - 鲍威尔表示劳动力市场逐步降温,但未出现意料之外的疲软迹象 [21] 政府官员表态 - 财长贝森特暗示未来或需大幅调降利率,批评鲍威尔未及时降息 [14] - 贸易顾问纳瓦罗指责鲍威尔维持利率不变造成收入损失和利息支出增加 [4] - 贝森特表示将按照特朗普的意愿行事,9月将聚焦提名下一任美联储主席 [13][14]
资深央行记者警告:特朗普逼美联储降息为财政赤字买单,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华尔街见闻· 2025-07-06 20:16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的核心动机 - 特朗普要求美联储降息的核心目的是降低政府赤字融资成本 为减税政策提供支持 试图打破预算赤字与利率之间的传统经济学联系 [2][3] - 财政部调整债券发行策略 倾向于短期证券和国库券以避免推高长期利率 但存在短期利率跳升冲击预算的风险 [3] "财政主导"模式的特征与历史案例 - 财政主导指央行优先为政府融资而非控制通胀/就业 常见于新兴市场弱央行国家 典型后果包括通胀危机和经济停滞 [2][3] - 英格兰银行成立初期即为君主制融资 美联储在两次世界大战和1960年代曾配合财政政策导致通胀 [4][5] - 2008-2014年美联储零利率和购债政策基于独立判断 不构成财政主导 [5] 当前财政状况与市场反应 - 美国赤字规模持续扩大 最新法案将使十年内赤字达3万亿美元(占GDP 7 1%)若减税政策延长可能增至3 3万亿美元(占GDP 7 9%)[6]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升反降 从5月4 55%降至4 35% 显示市场对利率压制策略的预期 [7] - 高盛预测鲍威尔继任者可能更倾向降息 但当前通胀预期尚未因特朗普言论改变 [8] 短期市场影响与潜在风险 - 财政主导预期短期内刺激股市创新高 因其被视为强力经济刺激手段 [2] - 债券市场对巨额赤字反应平淡 可能反映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将保持政策独立性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