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胶原蛋白概念炒作

搜索文档
罕见!9家券商集体被怼,有研报已删文,部分机构道歉,行业协会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5 22:06
事件背景 - 华熙生物公开驳斥透明质酸"过时论",点名9家券商研报存在误导性结论,涉及10篇行业研报[2][5] - 被点名券商包括信达证券、华泰证券、方正证券等,研报多涉及重组胶原蛋白企业巨子生物[5][7] - 已有3篇研报被删除,包括平安证券、西部证券、华福证券的相关报告[2][10] 争议焦点 - 华熙生物认为券商研报将重组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进行片面比较,缺乏科学依据[5][7] - 研报中称重组胶原蛋白在安全性、修复性等方面优于透明质酸,但未提供具体数据支持[13][17] - 公司强调透明质酸与胶原蛋白是共生关系,不应简单比较优劣[31][32] 行业反应 -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等两大行业协会发布倡议书,呼吁回归科学本质[10][12] - 部分券商已删除研报或致歉,但多数涉事券商尚未回应[2][3] - 行业专家指出两种物质各有优势,联用已成为趋势[32] 监管动态 - 近年来监管加强对券商研报业务的审查,2023年检查45家券商和300篇研报[26] - 研报合规性核心在于是否违反"客观、专业、审慎"原则[27][28] - 若研报结论缺乏数据支撑,可能构成商业诋毁[28] 技术比较 -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华熙生物透明质酸产品三类医疗器械证数量行业最多[31] - 透明质酸在衰老干预方面的研究证据更多,胶原蛋白在修复和结构重建方面有潜力[31][32] - 券商研报中的比较多基于定性描述,缺乏定量数据支持[13][19]
华熙生物暗指巨子生物联合券商散布玻尿酸过时论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高景气仅因“题材幻象”??
新浪证券· 2025-05-21 17:07
行业技术路线之争 - 华熙生物发布文章直指券商研报鼓吹"透明质酸过时论"是资本驱动的题材幻象 [1] - 行业正经历重组蛋白与玻尿酸技术路线的话语权争夺战 [1] - 公司强调透明质酸作为成熟技术的市场价值不应被短期炒作否定 [1][4] 券商研报争议 - 公司点名9家券商(信达/华泰/方正/平安/西部/安信/申港/国金/华福)涉嫌刻意对比抬高重组胶原蛋白 [2] - 券商研报被指放大重组胶原蛋白在皮肤修复、抗衰老领域的优势 [2][4] - 公司认为相关研报直接动摇其以玻尿酸为核心的业务根基 [4] 企业业绩对比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39亿元(同比+57.2%),归母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42.4%) [6] - 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0.59% [1][6] - 巨子生物2019-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42% [6] 资本市场表现 - 巨子生物股价2025年5月达86.45港元,较2024年底60港元涨幅超44% [8] - 华熙生物市值从1400亿元峰值跌至256亿元,蒸发超千亿 [9] - 华熙生物股价较2021年历史高位309.43元/股下跌逾80% [9] 行业格局变化 - 玻尿酸赛道(华熙/爱美客/昊海生科)与胶原蛋白赛道(巨子/锦波)呈现冰火两重天 [5] - 公司指重组胶原蛋白概念火爆源于资本炒作而非技术突破 [4][5]
手撕玻尿酸“过时论”,华熙生物怒斥券商概念炒作 重组胶原蛋白是不是“题材幻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0 18:28
华熙生物驳斥透明质酸"过时论" - 公司通过官方公众号发文《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直接点名9家券商研报,称透明质酸"过时论"是"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 [1][3] - 公司表示此次发声前已与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沟通并获得支持,认为资本市场概念剧烈切换会伤害产业 [1] - 公司强调透明质酸产业是中国优势产业,2021年全球销量占比82%,其中公司占比44% [6] 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对比 - 透明质酸产业化早于重组胶原蛋白,华熙生物2000年借助微生物发酵技术开启产业化 [5][6] - 券商研报称重组胶原蛋白在安全性等方面优于玻尿酸,华熙生物认为这些结论具有误导性 [7][9] - 目前无官方结论证明两种技术孰优孰劣,重组胶原蛋白被追捧反映资本市场"求新"特性 [2][9] 资本市场表现分化 - 巨子生物2025年股价涨幅近70%,市值达909亿港元,2024年毛利率82.09% [10] - 玻尿酸"三剑客"业绩普遍不及预期:华熙生物市值从1400亿元跌至256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超70%;爱美客营收增速降至5%左右;昊海生科增速降至1%左右 [10][13] -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6年胶原蛋白市场份额将超透明质酸,年复合增长率52.6% [15] 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竞争加剧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预计2025年达585.7亿元,2030年达219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4.93% [16] - 华熙生物已布局该领域,预计1-2年内推出多款重组胶原蛋白医疗器械产品 [17] - 爱美客、华东医药、江苏吴中等多家A股公司也在布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17] 技术发展挑战 - 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处于发展早期,发酵工艺有待完善,原料成本较高 [18] - 作为化妆品新兴成分,其应用研究尚不十分透彻,需要更多研发投入 [18] - 行业面临政策变动、竞争加剧等风险,监管要求可能趋严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