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经典混合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量子模拟器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市场规模分析:从理论突破到市场增长,迈向前沿应用的新征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19 09:21
文章核心观点 - 量子模拟器作为专用量子计算工具,通过直接映射量子态解决经典计算机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行业处于从原理验证向实用工具转型的关键阶段,技术突破和应用拓展推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1][4][6] 行业概述与定义 - 量子模拟器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专用计算工具,核心是通过量子比特、量子门和量子测量模拟目标量子系统的演化过程,解决量子多体问题、拓扑相变等难题 [2] - 主要分为数字量子模拟器和模拟量子模拟器两类 [2] 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自1982年费曼提出概念奠基,历经多个关键实验验证,至2024-2025年中国团队实现多项重大突破,包括中国科大"天元"模拟器、阿里达摩院"太章3.0"等,推动行业向实用化转型 [4] - 2025年阿里达摩院"太章3.0"实现512量子比特全振幅模拟,算力较谷歌Sycamore提升近10倍,在金融风险计算中提速1350倍 [4] 政策环境 - 量子科技被纳入"十四五"规划等国家战略,成为未来产业核心赛道 [6] - 2025年工信部政策提出通过创新计量技术解决"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测不快"等难题,推动量子模拟器从"原理验证"向"实用工具"转型 [6] 市场规模与投融资 - 2024年中国量子模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06亿元,同比增长15.23% [1][10] - 2025年1-8月中国量子技术投融资事件数量达29件,同比增长93.33%,技术突破和政府支持是吸引投资的关键因素 [10][11]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量子芯片、稀释制冷机等核心器件和材料,中游为整机制造与软件开发,下游应用于金融、化工、制药、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 [8] - 在金融领域可用于投资组合优化和风险评估,在医药领域可加速新药分子筛选,在物流领域可优化路径提高效率 [8]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行业呈现"头部引领、多极协同"格局,本源量子和国盾量子为代表硬件企业占据核心地位,阿里达摩院、华为云等互联网企业通过软件与云平台切入 [11] - 国盾量子主导研发"祖冲之三号"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1亿元,同比增长74.54%,研发投入0.55亿元,同比增长33.77% [11] - 本源量子推出第三代72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国产化率超80%,截至2025年1月专利数量达1686项,居全球量子计算专利榜首 [12] 技术挑战与突破 - 当前面临量子噪声积累、系统可扩展性等核心挑战 [1] - 错误缓解技术实验表明,在10量子比特系统中随机错误消除可使等效错误率降低两个数量级 [1] - 美英联合团队研发的纳米电子量子模拟器采用模块化架构,实现了从单个单元到大型网络的扩展能力 [1]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形成"量子-经典混合计算"新范式,硬件层面超导量子芯片将向千比特级迈进 [12][13] - 应用场景将深度渗透制造业、金融、能源等国民经济核心领域,量子云平台将成为主流服务模式 [14] - 中国将主导国际标准制定,通过全球化布局提升国际话语权,推动从"技术跟随"向"全球引领"转变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