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三号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量子科技行业发展历程、政策、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前景展望:量子科技应用前景广阔,行业规模增长潜力巨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1-23 09:24
行业概述 - 量子科技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新型科学技术体系,融合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材料科学,利用量子叠加、量子纠缠等效应进行信息处理、传输和测量 [4] - 行业主要包含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核心领域 [4] - 量子科技是事关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新兴领域,对传统技术体系具有颠覆性影响 [1][1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量子科技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5.2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1.0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55% [1][14] - 2024年全球量子科技行业市场规模为8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77% [13] - 预计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119.3亿美元 [13] - 量子计算在量子科技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达64.92% [13] 全球区域格局 - 2024年北美量子科技产业规模达25.7亿美元,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13] - 欧洲产业规模为22亿美元,展现出扎实的科研基础 [13] - 中国产业规模达18.4亿美元,成为全球量子科技领域的重要力量,市场增长潜力突出 [13] 技术突破与进展 - 2025年3月中国成功研制出自主创新的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在超导体系量子计算领域跃居全球前列 [1][14] -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构建300公里级的量子直接通信网络,验证了长距离高安全通信的可行性 [1][14] - 量子比特数量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量子算力已应用于计算流体动力学、金融、生物医药等领域 [1][14] 政策支持 - "十四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优先发展方向 [9] -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7][9]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7][9]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涵盖基础组件与技术的研发制造,包括稀释制冷机、测控系统、芯片、光源等 [10] - 中游聚焦核心设备与系统开发,包括超导原型机、量子密钥分发设备等 [10] - 下游覆盖多行业应用与服务,如云计算、金融、国防、通信与工业制造等 [10] 重点企业表现 - 中国长城2025年上半年计算产业营业收入为51.48亿元,同比增长9.63% [16] - 光迅科技2025年上半年数据与接入营业收入为37.15亿元,同比增长149.16% [16] - 光迅科技传输营业收入为15.17亿元,同比下降3.68% [16] 行业发展趋势 - 量子计算将重点突破硬件性能瓶颈,提升量子比特质量和稳定性,量子-经典混合计算成为主流路径 [17] - 量子通信将建设覆盖更广、速率更高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推动城域量子通信规模化部署 [18] - 量子测量技术将不断突破经典测量极限,实现测量精度的数量级提升,推动设备小型化和集成化 [19]
潘建伟学生彭承志48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国盾量子董事长
第一财经· 2025-11-21 15:23
公司表现与关键人物 - 国盾量子在彭承志推动下于A股科创板上市 [1] - 公司股价今年迄今涨幅约70% 最新市值约450亿元 [1][1] - 公司前董事长彭承志48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目前还担任中国电信首席科学家 [1][1] 行业技术与研发进展 - 彭承志是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核心科学家 负责地面站建设运行 [3] - 其参与推动了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3] - 潘建伟、朱晓波及彭承志等团队成功构建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 [3] - "祖冲之三号"处理特定问题速度比最快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 打破世界纪录 [3] 行业发展与政策环境 - 量子技术行业正处于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 需要更多年轻科学家贡献力量 [4] - 量子科技已写入我国"十五五"规划 [3] - 量子通信被认为是未来信息科学的重要支柱 能实现更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 [3]
2025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开幕 多项重大成果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11-20 15:48
其中,量子科技重大发布成果包括超导量子计算领域,"祖冲之三号"刷新"量子计算优越性"纪录;光量 子计算领域,首次在光量子芯片上实现多比特连续变量量子纠缠;量子通信领域,跨越12900公里,洲 际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再创纪录;量子精密测量领域,提升新物理搜寻探测界限17个数量级。 量子产业重大成果项目同步亮相。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全球最大规模、互联互 通、广泛应用的量子安全基础设施,中国国家电网发布面向分布式新能源量子加密系列产品;量子计算 领域,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面向千比特规模设 计的超导量子计算系统解决方案等。 大会同步释放产业协同新势能。中央企业量子人才科创空间正式发布;国家高新区量子产业协同创新网 络启动;合肥实验室牵头启动量子密码基础设施标准化技术联盟。 中新社合肥11月20日电 (记者赵强)2025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20日在安徽合肥开幕。在量子科技和产业中 心集中发布环节,一系列重大成果亮相。 11月20日,2025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开幕式在安徽合肥举行。图为与会者参观量子产业创新成果展。中 新社记者赵强摄 金融支持方面,大会分两批举行 ...
机构:量子计算正加速从实验验证走向商业化应用
证券时报网· 2025-11-18 08:46
行业重要性与发展前景 - 量子科技在处理特定问题时相比经典信息工具有巨大优势,下游可应用于计算、通信、测量等领域 [1] - 量子计算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前沿方向,正加速从实验验证走向商业化应用 [2] - 量子计算已成为最具颠覆性的前沿技术之一,并逐渐形成集基础科研、工程研发、应用探索和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发展格局 [3] - 我国在“十五五”规划未来产业布局中将量子科技排在首位,高度重视其产业化发展 [1] - ICV预计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在2024—2035年由50亿美元增长至8000亿美元以上 [2] 技术进展与竞争格局 - 2025年10月量子科技接连斩获“诺贝尔奖”及《Nature》封面,2024年11月谷歌推出拥有105个物理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willow,实现多项性能突破 [1] - 我国于2025年3月推出性能对标willow的“祖冲之三号”,中国在“祖冲之”“九章”等原型机实现多点超越 [1][2] - 量子计算处于早期突破阶段,量子纠错是关键 [3] - 全球科技巨头(谷歌、IBM、微软等)不断突破量子比特规模与纠错精度 [2] 产业化进程与投资机会 - 量子通信率先产业化落地,其中龙头企业领跑行业 [1] - 量子计算市场有望于2028—2030年迎来高速发展,正处于由科研突破向商业落地的关键拐点 [1][2] - 硬件环节先行受益,测控系统、稀释制冷机等核心设备有望早日进入量产周期,硬件环节或将率先实现产业化突破 [2] - 中国在QKD量子安全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已形成以QKD技术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量子保密通信产业链 [3] - 量子测量产业进入多元化发展周期,具有应用场景丰富、产业化前景明确等优势 [3]
触摸“十五五”产业脉搏丨产业链“拼图”加速完善 量子科技厚积薄发
新华社· 2025-11-17 10:08
文章核心观点 - 量子科技产业正从实验室前沿研究加速走向产业落地,有望在“十五五”时期厚积薄发,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7][8] - 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持续突破,配套设施加速完善,商业化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行业迎来加速发展阶段 [4][6][7] 量子科技产业赛道分析 - 产业主要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条赛道,分别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2] - 量子计算市场前景巨大,处于工程化和产业化初期,未来两年有望实现商业量子优势突破 [2] - 量子精密测量已有良好产业基础,部分高端设备应用于疾病早期筛查和前沿科学研究 [2] - 量子通信已有较充分工程化实践,可为后量子时代保密通信提供解决方案 [2]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 - “祖冲之三号”处理特定问题比最快超算快千万亿倍 [1] - 我国首台原子量子计算机“汉原1号”已投入商业化应用,获超4000万元订单,包括首个海外出口订单 [4] - 中性原子量子计算实现高并行、高速率、高稳定性量子比特寻址操控,为大规模计算铺平道路 [4] - 稀释制冷机等关键配套设施技术加速完善,国内涌现十余家自主制造企业和机构 [5] 企业动态与产品应用 - 科大国盾量子正推动量子密钥分发设备芯片化、小型化,参与“天地一体”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 [6] - 玻色量子持续推进千比特级相干光量子计算机研发迭代,扩展量子计算应用生态 [6] - 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已应用于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信息安全保障 [3] - 量子精密测量设备如心磁图仪、脑磁图仪为心肌缺血、阿尔兹海默症早期诊断提供新方案 [3] 政策支持与产业展望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7] - 新监管和风险分担机制有望填平技术转化“死亡之谷”,提升研发与产业转化结合紧密度和效率 [7] - 量子计算应用“奇点”大概率发生在“十五五”期间,产业爆发势在必行 [7] - 未来五年需在技术研发、产品化和应用化上踏实积累,推进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应用的基础工作 [8]
宇树科技完成IPO辅导,国产机器人链条再迎催化 ;数据传输速率再创新高,我国星地通信技术取得突破——《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08:04
重要市场新闻:华为AI技术突破 - 华为计划于11月21日发布AI领域突破性技术,旨在解决算力资源利用效率难题 [1] - 该技术可将GPU、NPU等算力资源的利用率从行业平均的30%-40%提升至70%,显著释放硬件潜能 [1] 行业掘金:人形机器人 - 宇树科技已于11月15日通过IPO辅导验收,有望在未来1-2周内披露招股说明书,加速资本化进程 [2] - 宇树科技是全球首家公开零售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并实现行业落地的公司,公司自2020年以来每年保持盈利,年营收超10亿元,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超120亿元 [2] -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从0到1的关键时点,核心受益方向包括核心零部件、头部供应链、代工制造及相关应用场景订单释放 [2] 行业掘金:星地通信 -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与合作单位成功将X频段星地数据传输速率提升至6.0Gbps,Ka频段提升至20Gbps,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 [3] - 星地通信产业当前市场规模约400-5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2000-4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0%-28%之间 [3] - 产业正从专业领域向大众消费市场渗透,未来将与地面5G/6G网络深度融合,形成空天地海一体化覆盖的新型通信格局 [3] 行业掘金:量子计算 - IBM公司宣布计划于2026年底前实现量子优势,2029年前达成容错量子计算,并推出其最先进的量子处理器“夜鹰” [4] - 中国电信量子研究院搭载“祖冲之三号”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已完成搭建,处理特定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超级计算机快4.5亿倍 [4] - 量子计算被视为引领下一代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是国家“十五五”重点规划方向,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焦点 [4] 公司股东减持 - 中国铝业: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蒋涛计划减持不超过57,500股A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00034% [5] - 国创高新:持股5%以上大股东黄宇计划减持不超过9,163,252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6] - 新农股份: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王湛钦计划减持不超过30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比例的0.1925% [6] - 时空科技: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290,700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29% [6] - 千里科技:持股5%以上股东江河汇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90,422,00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 [6] - 茶花股份:持股5%以上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7,254,600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0% [7] - 高凌信息:多名股东计划合计减持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约1.49% [7] - 益丰药房:公司副总裁王永辉及肖再祥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213,900股股份 [8]
快4.5亿倍!量子计算,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1-14 17:2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电信量子研究院成功搭建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其处理特定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4.5亿倍[1] - 该系统将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首次面向全球开放应用服务,成为我国首个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量子计算云平台[1] - 量子计算正处于由科研突破向商业落地的关键拐点,硬件环节或率先实现产业化突破[7] 技术突破与系统特性 - 系统使用“祖冲之三号”同款系列芯片,拥有105个数据比特和182个耦合比特[3] - 搭建过程实现三大技术突破:全国产化硬件设备、AI赋能的自动校准系统、“超量融合”架构[4][5] - 通过硬件直连实现量子计算与“天翼云”超算的低延时交互,构建全国产化量子计算全栈式工具体系[5] - 自主研发AI赋能的超导芯片参数自动校准系统,实现高效高精度自动校准与维护[5] 量子计算云平台与产业生态 - “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现访问量已突破3700万,覆盖海内外60多个国家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270万[7] - 云平台有效降低技术应用门槛,加速量子计算从实验室研究向实际场景落地进程[7] - 公司已围绕云平台打造覆盖超导量子计算机系统交付运营、云平台服务、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量子计算产品体系[7] 行业发展态势与前景 - 国内量子计算发展呈现“硬件多点突破、软件工具补全、产业协同推进”的良好态势[7] - 量子计算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找到真正有用的场景,预计未来5-10年可能出现实质性进展[8] - 量子信息商业化竞赛将进入新的加速阶段[8]
快4.5亿倍!量子计算大消息
上海证券报· 2025-11-14 13:28
量子计算系统技术突破 - 搭载“祖冲之三号”同款系列芯片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已完成搭建,该系统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能力[1] - 该系统处理特定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4.5亿倍[1] - “祖冲之三号”芯片包含105个数据比特和182个耦合比特,处理量子随机线路取样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5个数量级(快千万亿倍)[2] 技术自主创新与集成 - 系统搭建过程实现三大技术突破:“全国产”、“AI赋能”、“超量融合”[3] - 关键部件如大容量稀释制冷机、测控电子学、低温元器件全部由国内厂商研发生产[3] - 团队自主研发AI赋能的超导芯片参数自动校准系统,实现量子计算系统高效、高精度自动校准与维护[3] - 通过硬件直连实现超导量子计算机与“天翼云”超算的集中部署,构建“硬件—软件—云平台—生态”的全国产化量子计算全栈式工具体系[3] 云平台开放与服务规划 - “天衍-287”将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首次面向全球开放应用服务,成为我国首个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量子计算云平台[1] - 通过“天衍”云平台及Cqlib量子编程框架实现资源管理与任务调度,全面释放开放云服务能力[3] - 公司计划为更多行业用户和科研机构提供算力支撑,拓展量子计算应用边界,提升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与话语权[4] 行业生态建设与展示 - 2025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将于11月20日至22日在安徽合肥举行,主题为“百年量子·智启未来”[5] - 大会将设置超10000平方米的量子产业创新成果展,涵盖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展区,突出量子科技在政务、电力、金融、汽车、医疗等行业的应用[5] - 大会专项活动包括量子产业发展论坛、量子通信论坛、量子计算论坛等系列论坛[5] - 大会将通过全息效果展示超导量子计算机核心部件,并提供在线量子计算云服务演示体验[6]
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搭建完成 搭载“祖冲之三号”同款芯片
证券时报网· 2025-11-14 11:01
量子计算系统性能突破 - 搭载"祖冲之三号"同款芯片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已完成搭建,该系统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能力 [1] - "天衍-287"处理特定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4.5亿倍 [1] - "祖冲之三号"包含105个数据比特和182个耦合比特,处理量子随机线路取样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5个数量级(快千万亿倍) [2] 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链构建 - 搭建过程实现"全国产"突破,大容量稀释制冷机、测控电子学、低温元器件等关键部件全部由国内厂商研发生产 [3] - 团队自主研发AI赋能的超导芯片参数自动校准系统,实现量子计算系统的高效、高精度自动校准与维护 [3] - 通过将超导量子计算机与"天翼云"超算集中部署,实现量子计算和超算的低延时交互,构建"硬件—软件—云平台—生态"的全国产化量子计算全栈式工具体系 [3] 云平台服务与商业化进展 - "天衍-287"未来将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首次面向全球开放应用服务,这将是我国首个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量子计算云平台 [1] - "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现访问量已突破3700万,覆盖海内外60多个国家的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270万 [5] - 公司已围绕"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成功打造覆盖超导量子计算机系统交付运营、云平台服务、教研体系化、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量子计算产品体系 [5]
以笔为舟,载时代新声
辽宁日报· 2025-11-09 08:25
行业规模与从业人员 - 全国持有有效记者证的新闻工作者数量为23万余名 [1] 行业历史与精神传承 - 行业先驱如邵飘萍、范长江、邹韬奋、穆青等以生命践行职业精神,其理念至今激励后人 [2] - 行业精神包括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对社会深刻的洞察、永远立于大众立场以及记录时代强音 [2] 行业工作内容与时代记录 - 行业生动记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实践,并在全球视野中展现中国立场、传递中国声音 [2] - 2025年行业记录的重大事件包括全国两会、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全球妇女峰会等 [2] - 行业记录的民生与科技进展包括"西夏陵"申遗成功、"祖冲之三号"问世、免费学前教育推进、亚冬会赛场瞬间 [2] - 行业在国际冲突前线、缅甸地震灾区、关税谈判等国际事件中发回现场报道,帮助公众理解世界格局变化 [2] 行业技术变革与工具演进 - 行业采写工具从纸笔、相机升级为电脑、手机、无人机 [3] - 行业传播媒介从报纸、广播、电视发展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日益多元 [3] 行业核心价值与使命 - 行业初心不变,始终追求真相、守护理性、坚持正义 [4] - 行业使命是记录时代进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4]